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所以说郭沫若并不是自动脱党。中央对于立群反映的问题十分重视,立即责成专人对郭沫若的入党时间进行了查证。在郭沫若的档案资料里,确实找到了他在1927年南昌起义后加入党组织的证明。出于对党最高利益的考虑,郭沫若忠诚地执行了党组织的决议。这样才有了1958年郭沫若“重新入党”的新闻。如果郭沫若从日本回国以后没有恢复党籍,他当然就没有资格介绍于立群入党。
data-filtered="filtered" 郭沫若
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以86岁高龄在北京医院病逝。郭沫若那首脍炙人口的“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诗句言犹在耳,谁也没有想到,一代文坛巨星竟在拨乱反正的新时期突然陨落了。
在郭沫若病逝的当天, ... 中央就组成了以 ... 锋、 ... 和 ... 等人为首的治丧 ... 会,负责隆重追悼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文化事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当天下午,中央委派乌兰夫亲自前往郭沫若在北京后海的家里,向他的夫人于立群女士表示慰问,同时询问对于郭沫若治丧有无具体要求。于立群听了乌兰夫的话,终于把她思索多日的问题郑重地向中央提了出来。她的请求是:在中央为郭老写的悼词中,一定要确认郭沫若的真正入党时间。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八日下午, ... 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向郭沫若同志的夫人于立群同志表示亲切慰问
众所周知,郭沫若生前曾是 ... 第九届代表和第十届、十一届中央 ... ,多年来,郭沫若都是以党内作家和史学家的身份出现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在郭老病逝以后,于立群忽然向中央提出一个党龄问题呢?
事情要从“ ... ”时期说起。1958年9月,在 ... 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上,曾经刊载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著名诗人郭沫若入党!”这条新闻,在一些不了解郭沫若革命经历的普通群众看来,很容易会认为这是身为全国政协 ... 的郭沫若的第一次入党。
data-filtered="filtered" 于立群
然而,作为和郭沫若一同走过几十年坎坷人生的于立群,深知郭沫若早在中国革命的初创时期,就曾经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了。在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中,他就成了周恩来、朱德和贺龙的得力助手。于立群向乌兰夫提及的,正是郭沫若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经历。
她说:“郭老生前只有这件事成为他人生的最后遗憾。可是,他生前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现在他已经过世了,我应该向党报告,并请 ... 考虑确认郭老的入党时间问题。”
data-filtered="filtered" 郭沫若与第三任妻子于立群及孩子们在一起
于立群介绍的情况是:1927年南昌起义的时候,郭沫若是当时的参加者之一。在武装起义失败后,郭沫若是在行军途中经李一氓等介绍加入中国 ... 的。这在当时是许多党内老同志都十分清楚的事情。可是,大革命失败以后,郭沫若不久即离开上海前往日本,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同志看来,郭沫若是自动脱党。
1958年报上发表郭沫若重新入党的消息也是举国皆知,一些人误以为郭沫若是那时才入党的。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据我所知,郭沫若当年在去日本之前,周恩来曾代表党组织找他谈了一次话。周恩来告诉郭沫若,派他前去日本积蓄力量是 ... 研究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党派郭沫若去日本的。同时,周恩来还再三说明要保留党籍。所以说郭沫若并不是自动脱党。
于立群还向乌兰夫表示:郭沫若在世时从不计较个人的事,所以多少年来,他对自己的入党时间问题是从来不肯提出的。我希望 ... 能够考虑这个问题。
data-filtered="filtered" 1957年11月,访问苏联,左起:杨尚昆、胡乔木、郭沫若、 ... 、 ... 。
乌兰夫马上将于立群的意见反映给中央和郭沫若治丧 ... 会。中央对于立群反映的问题十分重视,立即责成专人对郭沫若的入党时间进行了查证。在郭沫若的档案资料里,确实找到了他在1927年南昌起义后加入党组织的证明。然而,对于郭沫若在全国抗战开始后从日本返回祖国,当时是否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等情况,由于年深日久,却一时找不到可供参考的文字证明;而当时在郭沫若身边一起工作的周恩来等党内老同志,绝大多数都已经去世。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有力证据,在郭沫若的悼词中对他的入党时间一时就难以认定,而这又确实关系到对一位为中国革命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老战士的最后评价。所以, ... 当即指示:“一定要尽快把郭老的入党时间搞清楚,以对他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
所幸的是,另一位了解郭沫若抗战期间活动的老同志邓颖超仍然健在。经她回忆,很快就对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后是否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等情况,得到了让人信服的证据。
data-filtered="filtered" 郭沫若中将
邓颖超提出的第一个证据是:193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武汉时期,曾经和郭沫若一起参加过党的小组会议,当时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刚来武汉不久,名义上出任国民 ... 军事 ... 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中将军衔),但在周恩来领导的 ... 党组织中,郭沫若已经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不过,郭沫若的党籍虽然恢复了,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迫,周恩来建议郭沫若继续保持秘密党员的特殊身份。出于对党最高利益的考虑,郭沫若忠诚地执行了党组织的决议。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郭沫若忍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猜疑和误解。直到全国解放以后,郭沫若才正式向 ... 提出要求,公开他在党内的真实身份。这样才有了1958年郭沫若“重新入党”的新闻。
邓颖超提出的第二个证据是:1938年秋天,于立群在重庆加入中国 ... 的时候,她的入党介绍人就是邓颖超和郭沫若。如果郭沫若从日本回国以后没有恢复党籍,他当然就没有资格介绍于立群入党。而邓颖超和郭沫若介绍于立群加入 ... 的证明,马上就从于立群的档案中找到了。
由此观之,郭沫若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 ... 的证据是充分的,邓颖超的证明足以说明问题。 ... 中央鉴于这些不可置疑的历史事实,决定承认郭沫若的入党时间为1927年。
data-filtered="filtered"
3天以后,在 ... 中央为郭沫若举行的追悼大会上, ... 在代表 ... 所致的悼词中这样说:“郭沫若同志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 ... 。”悼词对郭沫若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 ... 领导下,在 ... 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摘自《党史博览》 作者:窦应泰)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