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民国巨匠罗振玉的功与过

  罗振玉(1866—1940),初名振钰,字叔宝、式如,后改名振玉,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又号贞松堂,自署贞松老人、永丰乡人、仇亭老民等,江苏淮安人。祖居浙江上虞永丰乡。他5岁读《毛诗》,15岁读完《周易》《尚书》等经史。16岁中秀才,后屡试不第,曾在山阳刘氏、邱于蕃、刘鹗等人家中做教师。刘鹗之子刘大绅曾从罗振玉就读,后罗氏以长女许配给大绅为妻。罗振玉不仅熟读经史,而且涉猎名物训诂、金石文字等。1896年,罗振玉在上海创立“农学社”,并创设“农报馆”,介绍西方农业技术,10年间翻译农业书刊百余种。为了培养日语翻译人才,他于1898年创立“东文学社”,教授日文。1900年,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请,罗振玉赴湖北武昌主持农务局,兼农校监督。此后,罗振玉步入仕途。1901年罗振玉主持武昌江楚编译局并创办(教育)杂志,后辞职归上海,又被张之洞、刘坤一派往日本考察教育。1902年两广总督岑春煊聘罗振玉为教育顾问。1906年,罗振玉经端方等人力荐,由地方被召进京师,在清廷学部任参事厅行走,后擢升为参事,直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

  在此期间,罗振玉曾往直隶、山西、山东、江西、安徽等省视察学务。在京居官期间,他常去市肆收购古籍、铜器、碑帖、字画以及甲骨等古代文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罗振玉以清朝遗臣自居,与王国维举家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罗振玉专攻经史及金石学,出版了《殷虚书契》《殷虚书契精华》《殷虚书契前后编》《殷虚书契考释》等重要甲骨学著作。

  1919年,罗振玉自日本回国,寓居天津,继续从事著述。1924年,罗振玉应清废帝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清理宫中器物。当年11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罗振玉与陈宝琛秘密护送溥仪出宫到日本使馆。1925年又秘密护送溥仪至天津日租界张园,罗振玉被溥仪任命为“顾问”。1929年,罗振玉移居旅顺,居住在旅顺火车站西山坡(今洞庭街1号)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俄式藏书楼。这座藏书楼面积300平方米,称“大云书库”。他一直想借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恢复清室”,参与、策划了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罗振玉参加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典礼,并代溥仪向外宾致答辞。伪政权任命他为“参议府参议”,后改为“临时赈务督办”。翌年6月,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罗被邀为大典筹备委员会委员,受到“叙勋一位”的封赏。1936年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因此后人称他为汉奸。1940年5月14日,罗振玉病故于旅顺寓所,享年74岁。辞世前自题挽联总结自己一生云:“毕世寝馈书丛,得观洹水遗文,西陲坠简,鸿都石刻,柱下秘藏,抱残守缺差不幸;半生沉沦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跸,壬申于役,丁丑乞身,补天浴日竟何成”。

  罗振玉一生勤于治学,著述不辍,平生著书130余种,刊印书籍百余种,校刊书籍642种。他在中国历代史料的保存、敦煌文卷的整理、汉晋木简的研究,尤其是对甲骨文的搜集、收藏、考释、传播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殷代甲骨的搜集、保藏、流传、考释,实是中国近30年来文化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项事件”(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罗振玉适逢我国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及西部边陲地区出土的汉晋木简、内阁大库明清档案、四裔碑铭、中州明器、齐鲁封泥、商周有铭青铜重器等重大发现时期,这些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大批传统金石文字以外重要的新资料,也为兼收并蓄的罗振玉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施展才学的广阔空间与平台。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他的亲家刘鹗家中看到甲骨文墨拓片,情不自禁地惊叹道:“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杜、杨、许诸儒所不得见也。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言辞中不仅感慨万分,而且感觉到自己有责任进一步地去传播、研究、弘扬。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时,开始收集甲骨文,并着手调查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当时的古董商为了赚更多的钱,获取更多的利润,对甲骨出土地秘而不宣。直到1908年,罗振玉才得知甲骨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立即派人前去访求。1915年,他亲自前赴小屯村。后据胡厚先先生统计,罗氏得甲骨3万余片,并考订出安阳小屯为殷墟,甲骨为殷王室的遗物。为了能使这些甲骨得以保存,他“寒夜拥炉、自加毡墨”亲手墨拓甲骨文。通过研究,考释出甲骨文字485个,能识读出卜辞1303条,同时编印甲骨专著《殷商贞卜文字》《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三卷》《殷墟书契菁华》《铁云藏龟之余》等。我们在阐述罗氏对甲骨文的成就与贡献之时,不得不提及,“日本现藏甲骨8200片,其中有5745片是通过罗振玉之手流往日本的。这些甲骨,为罗振玉自己所著录的不多,……还有很多当时并未著录的重要材料”(王宇信1989年《甲骨学通论》),这成了历史的过失与遗憾。

  告往知来为学日益乐天安命于人无求

  罗振玉在日本毡拓、著录、传播甲骨文,长期考释、研究甲骨文字,对甲骨文的字形、字义及对甲骨文的契刻刀法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从日本回国后,开始用已释的甲骨文字集联,其手书的《集殷墟文字楹帖》153条,真正把甲骨文字引导到书法园地,可谓是最早的甲骨文书法集。他在自序中记云:“自客津沽,人事旁骛,读书之日几辍其半,去冬奔走南北,匍匐赈灾,四月间益无寸晷,昨小憩尘劳,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为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辞之工拙非所计也。”其“去冬奔走南北,匍匐赈灾”之句,是指当时北方旱灾,南方又遭风潮之厄,罗振玉为赈济灾区,将自己所藏一部分金石书画珍品,在京师展览拍卖,所得款用于救灾。1925年,罗振玉又吸收章钰134联、高德馨85联、王季烈23联,加上自集的178联共计420联,全由他本人手书,旁注楷书译文,编为《集殷墟文字楹帖汇编》。那时甲骨文可识者不足千字,能集出这么多的楹联,用毛笔书写,实属难得。由此始,甲骨文字的研究从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等领域,真正延伸转入到书法艺术领域,此番创新之举确实具有“披荆斩棘、开天辟地”之功。

  曰有室家百年好合相女夫子四德毋违

  罗振玉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既做过好事,也干过坏事,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能相抵冲,功过自有公论。

民国巨匠罗振玉的功与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八百诸侯如期会盟,周武王为什么不直接伐纣,反而选择退兵?

    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现在周文王明目张胆地讨伐这个家伙,纣王居然没有一点反应。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夏商周时期出征都是需要占卜的,上一次八百诸侯会盟的时候,占到的都很吉利,但这一次占到的却是很不吉利,天象也不好。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在众人认为必胜的时候,周武王宣布退兵,在众人恐惧的时候,周武王带兵伐纣。

  2. 涂山之会是华夏民族形成与华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华夏民族如何形成以及华夏文化如何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信仰?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之谜。众所周知,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三位圣人,在中华正统儒家思想中,尧舜禹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民间,尧、舜、禹三位华夏民族先人化身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圣灵,保佑着天下华夏百姓,是三官庙中的三位神仙。尧舜禹之间形成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仁义思想的来源。

  3. 汉字是谁发明的?仓颉?夏人?大商?

    在考古上来说,是商朝首先发明了文字,即甲骨文。

  4. 夏朝存亡之惑,中国首个王朝因何灭亡?

    很多人对夏朝的了解并不多,然而对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也表示有怀疑,夏朝也成为了考古界的一大谜团。因此,城市在中国古代社会并不十分重要,尤其在早期夏商周时代。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对玉石的重视程度超过对金银的重视程度,而玉石并非用来做贸易中介物的。所以,以一个小型城市遗址拥有金银财宝数量的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的文明,并不十分适用。

  5.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6.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7. 他是一国之主,却成了「 ”人祭”的祭品,这「 ”人祭”得有多神圣?

    今天,要说的这场祭祀,居然把一国之主作为祭品,这又是怎样的一场祭祀活动呢?相传,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禹成为了夏朝的统治者。那个时候,夏朝是最强大的部落,其它附属的部落统统被称为方国。在治国中更是如此,对那些不顺从的方国部落,直接进行武力讨伐,劫掠落败部落的美貌女子和财物。桀的暴行加速了夏朝毁灭的步伐。禹因为与共工一族共同治理洪水救了天下百姓,成为夏朝的精神领袖。

  8. 中国唯一的总统手植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手植槐

    中华民国大总统手植树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片树林里居然还有一棵袁世凯当年栽种的槐树。中华民国大总统手植树从树冠上看,袁世凯手植槐还是比较茂盛的,貌似没有什么病害。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这是没有争议的。中华民国大总统手植树袁世凯手植槐已经挂牌,按照法律规定,100年-299年的古树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铭牌上写着二级保护。

  9. 西夏揭密,羌人所建为何与拓跋氏关系密切?党项人又到哪去了?

    因此党项人的首领拓跋氏可能就是出自西北地区的鲜卑人。西夏立国到灭亡而在唐朝灭亡之后,党项人首领的李氏家族自称定难节度使,开始逐渐扩张自己的领地。而在围困中兴府期间,铁木真因为不明原因去世,后世许多人认为他是在与西夏战争期间受伤,最终伤重不治的。而在元朝时,唐兀人被视为色目人的一支。

  10. 「 ”春节”历史才100多年?民国时还曾被禁止,这是为什么?

    大家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所以在许多人的认识里,春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随机推荐

  1. 伊利湖事实

    根据密歇根州经济发展公司的数据,伊利湖的面积使其成为世界第11大湖泊。伊利湖天气由于其最南端的位置,伊利湖是所有大湖中最温暖的。冬季,水温达到冰点,由于湖水较浅,伊利湖比其他五大湖结冰得多。伊利湖之战这个湖在1812年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813年9月10日,伊利湖战役在北岸举行。在1999年伊利湖被蜉蝣入侵,这被视为伊利湖恢复健康和自然平衡的标志。由于其肥沃的土壤,伊利湖该地区有大量的康科德葡萄。

  2. 梦见侄子 侄儿

    周公解梦梦见侄子 侄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侄子 侄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竭诚为国兴 努力不为私

    陈芳允是浙江省台州市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联合会...。作为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设计和制订工作的主要参加者,陈芳允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的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乡分布与留学经历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4. 梦见旅游碰见同学

    周公解梦梦见旅游碰见同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游碰见同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侏儒梦灶的故事

    卫灵公在位时,不大亲理朝政。他们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灵公的宠信。在封建官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是一个获胜者。他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而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权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有一次,一个侏儒求见灵公。

  6. 梦见水渠流水

    周公解梦梦见水渠流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水渠流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半身不遂_周公解梦梦到半身不遂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半身不遂好不好

    梦见半身不遂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半身不遂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半身不遂,象征会遭遇困难,陷入困境。梦见妻子半身不遂,预示孩子可能会生病。梦见一个认识的人半身不遂,表示内心对梦中人的同情,或对他所处困境的理解。梦见治疗半身不遂的情景,表示将近期对事业、生意或财产的管理起了作用。病人梦见自己半身不遂,预示病情在好转。

  8. 清朝的“黑水党”是怎么形成的?奕经为什么能打胜仗?

    对清朝黑水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却打了一次胜仗。走投无路的道光皇帝想起了他这位曾经当过兵的侄子奕经。道光任命奕经为杨威将军,让他率兵奔赴杭州前线,抗击英军。>>(奕经)>然而令满朝文武没有想到的是,前方竟然传来了捷报:奕经在浙江打了胜仗,收复了宁波。事实是奕经花钱买来的。道光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撤了奕经的职务。

  9. 刘宽简介 刘宽后裔 刘宽的后人

    刘宽刘宽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不仅是东汉宗室,也是当时名臣。刘宽简介>刘宽字文饶,出生弘农郡华阴县,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司徒刘崎之子,东汉时期名臣、宗室。他为政以宽恕为主,被海内之人称为长者。在职三年,因日食免。>刘宽后裔刘宽的后人>儿子:刘松,世袭父亲爵位逯乡侯,官至宗正。>现今刘宽后裔主要分布在潼关县刘家、荒移二村,山西石楼县刘家村及永和县刘家河村、陕北清涧等地。

  10. 患上肺癌后,要管住自己的嘴,牢记饮食的4个不

    因为烧烤类的食物营养价值较低,而且食物通过烧烤之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毒素。因此,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应该少吃烧烤类的食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