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信佛学佛因缘

刘德华,香港娱乐圈的四大天王之一,影视歌坛的三栖红星,众多年青人的偶像。鲜为人知的是,原来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是台湾省灵岩山寺妙莲老和尚的皈依弟子。

皈依三宝

据刘德华说,家中父母是信佛的,自小也有接触佛教,但都是去寺院拜佛﹑参观﹑游览而已,对佛教教义可以说是一知半解。真正认识佛教和皈依佛教,作为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是近几年间的事。在此之前,华仔在港﹑台两地也曾接触﹑认识不少高僧大德,后来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台湾省灵岩山寺上妙下莲老和尚,可以说是一种“缘”份,华仔初见老和尚慈祥而又庄严的法相,听其开示,烦恼顿息,寂静安祥,犹如红尘中之清莲,顿感身心清凉自在,老和尚平实无华的言词,是高僧般若智能的流露,语重心长的剀切教诲,无非是悲愿无尽的度世本怀。华仔悠然生起归依念头,于是在妙莲老和尚接引下,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法名“慧果”。“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这是佛教所讲因缘所生法。在归依当日,华仔问师父:自己会否出家?妙莲老和尚说:我们信佛学佛,要了达缘生缘灭──万事皆随因缘而变,一切要看“缘”份。华仔自从归依三宝,认真地接触佛教,受师父妙莲老和尚之启发后,人生的目标和以前也有所不同,不像以前这么多漏习。学了佛,较容易接受不如意的事,师父常说:“凡事向好处想,忍一忍就过去了嘛!既然有些事情一定要做的,为何不用个欢喜心去做呢?大家都开心不好吗?尽量去尝试接受﹑容忍﹑包涵。以欢喜心做任何事,就能做得更好,而且身心快乐”。做人处事比以前较为宽宏大量,人生观也豁达开朗?!

学佛的收获

由于自己对佛教义理认识不深,不能去宣讲佛法,唯有身体力行,多做慈善事业。记起师父经常开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只要用你的悲心,说好话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发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能修福田”。出钱或出力,帮助贫穷无依者,都能广结善缘。身为艺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媒介,去扬善,劝更多人献出爱心,参与慈善活动。很多时候,华仔往台湾省拍电影,但都抽不出时间上灵岩山寺去探望师父,只可打 ... 作简单的问候,与师父见面的机会不多,师父不能经常指点,但可以从师兄弟中或善知识中去了解佛法的真义。华仔感觉师父佛学上的知识,全摆在面前,在乎有没有心去学,要看自己能否感觉到?吸收得到?华仔与妙莲老和尚倾谈中,感觉到师父多数用很简单的譬喻,将信念﹑道理带给自己,很容易明白。甚么是“第一”?尤其是艺人,在这个娱乐圈子里,很多时都为争这个“第一”而烦恼。但师父带给我“第一”的启示是:所有人都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够带给他们所需要的,你就是“第一”。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次第,佛教讲因缘﹑时节﹑果报。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的来,时间未到,你想也没有,时间一到,你不想它也有。学佛的人要大公无私,就好象佛陀一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不要以私心做事,只为自己,而损害他人。

曾经问华仔,皈依后对佛法有甚么新的认识

华仔坦白说,对佛法还是认识有限。尽管如此,他承认佛法对人生观有所启发:“皈依前,我的埋怨比较多,甚么事情也要问个为甚么。皈依后,我较能安于现实。虽未至于无求,但也不会因为某一件事不称心如意而受影响,心境较以往平静得多了。以前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事情做不好,会怪人、怪自己,放不下。现在好一些,懂得包容!”1999年9月,妙莲老和尚的《解惑叮咛语》有了广东话译本的cd、录音带,转述人是刘德华,因此,有意无意间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华仔以他虔敬的发心,动人的声线,恭录了他师父上妙下莲老和尚的开示问答《解惑叮咛语》,免费结缘,把老师父的国语开示以粤语演译,方便香港的信众与市民聆听受益。从构思、 ... 到流通,都是低调进行,看得出华仔的全心全意,以及他对师父的尊重。《解惑叮咛语》是妙莲老和尚平常跟弟子聊天或者是他讲经、开示和问答节录,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问得贴心,答得精彩,例如家人不和,怎么办?命运可以改变吗?为儿孙做牛马,值得吗?如何令婆媳和睦?致富可有良方?吃亏、工作不开心、睡不着,怎么办?穷人如何布施?丈夫有外遇怎办……等等,现已出书了。刘德华是影视歌三栖艺人,声音的表达能力自有一定的水准,但他在许多演唱会、演戏、拍广告、读剧本、练健身等工作之中,如何还能够匀出时间来做这件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译述工作?是甚么原因促使他要做这件事?华仔自己解释道:“我觉得,香港人对看书的兴趣,远不及听声带。在台湾省、在大陆,读书风气都比较盛,可是在香港,尤其是想要推广佛学,你要人看书,一定事倍功半。所以我才想,假如把师父的《解惑叮咛语》翻译成广东话录成cd,大家当听故事也好,当听歌也好,都容易接受好多。这就是这件事的缘起。我们第一批录了五万份,之后又有没有加制或制了多少,我并不知道。完成了就放下了,没有过问。有人喜欢,能推广,当然是最好的事,我想我师父会很高兴的。”从一九九五年开始,华仔就在港台地区担任了五个大使:“消防大使”、“反毒大使”、“骨髓捐赠基金仍像大使”、“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名誉大使”和“生活教育中心亲善大使”。以公益活动的“大使”,为社会付出爱心,促进港台人文素质的提高。华仔声称:“如有佛教任何团体,需要其帮忙的时候,我会尽量抽空配合,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慈善事业!阿弥陀佛!”懂得看破、放下、自在,人生就会活出彩虹。刘德华演绎妙莲老和尚的解惑叮咛,默默的推广佛法,不断的助人为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信佛学佛因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困知勉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kùnzhīmiǎnxíng【解释】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出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例子】【相关】百度“困知勉行”

  2. 梦见修车

    周公解梦梦见修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修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神奇!他无眼无鼻竟能洞察万物嗅出香臭

    在他的治理下,迦尸国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一副太平景象。按照当时迦尸国的礼法规定,国王儿子取名要参考长相、参考生辰八字以及父母方面的特征。虽然镜面王没有眼睛,但能洞察事情的毫米;虽然没有鼻子,却嗅得出香臭,王公大臣们都称镜面王独具慧心与“天眼”。因此当王子登基之后,把迦尸国治理得更为井井有条。当时朝中有个大臣,听说国王长有天眼,不太相信,多次想测试国王,但一直没有机会。

  4. 有种喜欢叫沉默,而种那沉默叫暗恋-感人的情话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毛姆《刀锋》十三、有种喜欢叫沉默,而种那沉默叫暗恋。

  5. 历历落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6. 古代元宝原来长这样,网友看后直呼上当:误解了古代的元宝和银子

    在中国古代的是偶,元宝是一种常见的通用货币,一般是金子或者是银子铸造而成的,相比较于金元宝来说,银元宝失败比较常见。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元宝都是圆的,很规则的一锭,但是这种外观很规则的元宝,在古代就很难见到。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出于制造工艺的限制。

  7. 刊首寄语

    刊首寄语(一)日报刊首寄语岁月如梭,光阴荏苒。邢台日报从创刊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55个春秋。刊首寄语(二)公司企业内刊刊首寄语缔造物联网新时代下的企业新文化——寄语《唐锐人》创刊他来了,他来了,他终于出来了。刊首寄语(三)校刊刊首寄语孕育——春孕育了夏的朝气蓬勃,夏孕育了秋的硕果累累,秋孕育了冬的洁白无暇,冬孕育了春的生命无价……

  8. 王实味斩首 王实味是怎么死的

    王实味>王实味斩首王实味是怎么死的>1942年3月,王实味连续推出《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两篇文章,认为“揭破清洗工作不止是消极的,因为...消灭,光明自然增长。”1942年6月起展开了对托派王实味的批判并且不断升级扩大。不久此地遭到...轰炸,看守所需要转移,行前请示对于王实味的处置办法,王震将军亲自批复指示将王实味就地秘密处死。上述事实证明,说王实味“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的”,显然不符合事实。

  9.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出生

    1856年12月2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出生于弗吉尼亚州斯汤顿的一个牧师家庭。1883年,伍德罗·威尔逊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并在3年后获得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他是唯一一位葬于此的美国总统。>1961年12月28日,坐落于特区附近的伍德罗·威尔逊大桥开通。>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前4位,仅次于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

  10. 一生不幸的画家凡·高

    >病愈后的最初日子,幻觉总是缠绕着凡·高,他患了失眠症,只能靠药物镇静睡眠。1889年2月,凡·高再一次被送进医院,因为他怀疑有人要毒死他。此后,他的精神分裂症时经时重,一种无可奈何的沮丧侵蚀着凡·高的意志。>凡·高终于因发疯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从1889年5月到次年5月,整整一年的时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