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备如何将诸葛亮绑上战车为其卖命一辈子?

  诸葛亮在离开隆中追随刘备时,曾再三告诫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园,他将来还要回来。而多年以后,当他位极人臣,身为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时,他在给后主的奏章中又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时的诸葛亮再也无法回到青年时的隆中了,但他希望子孙能够自食其力,囿于农桑。这到底说明了诸葛亮性格的淡泊(他曾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话),还是说明了他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在打一场根本没有可能赢得胜利的战争,在从事一场知其不可为而为知之的事业?

  许倬云在《从历史看组织》一书中,以现代企业为喻,对诸葛亮和他一生的事业作了一个形象的定位分析,他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预料天下的局面仍大有可为,他没有想到原本可用的本钱少了一大半,没有想到要开拓软市场,也没有想要借贷。但是因为董事长做错事,刘备把荆州的这笔本钱压在赌桌上,一把输光了。关公麦城败亡,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 *** 全国的力量,连营七百里伐东吴,这个意气用事的豪赌,把本钱折掉了一半。换句话说,诸葛亮收拾了残局,不得不以一半的本钱,做一倍半的买卖——当然办不到。刘备董事长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却要由诸葛亮来收拾残局,诸葛亮送掉了一条命,却依然收拾不了。所以蜀汉之所以败,并不是败在阿斗手上,是败在刘备的一场豪赌,使得诸葛亮总经理无法挽回。诸葛亮也晓得难以成事,之所以仍然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为了在情感上报答刘备,能多做一分是一分。诸葛亮明知后果,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五十四岁就死了。其实即使他多活二十年,结果也未必改变。”

  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将他和自己视为鱼水关系,这自然令身为儒者的诸葛亮会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而诸葛亮偏偏在人格上又是一个执著隐忍而且一板一眼皆有度的人,这当然更使这种决心从下定之日起就坚如磐石。不知晚年的诸葛亮在锦官城外,浣花溪旁,是否为他一生的选择感到后悔过?因为当刘备一意孤行,不但失掉荆州而且失掉了蜀汉最基本的国力之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提出的远大前程早已没有实现的可能,诸葛亮是否会为此感到当初跟随刘备是一种人生的错误选择呢?

  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群雄割据的岁月里,诸侯间的地位应该说是平等的,都是东汉的臣子,都是因为天下大乱才雄心勃勃地拥兵自重,因而从本质上讲,刘备也并不因为他和东汉的皇帝同一个姓,而且据说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这种后裔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早已血淡于水),从而就具有更大的号召力或凝聚力——将刘备称为皇叔,并认定百姓对他一往情深乃是罗贯中小说一家之言而已,原本当不得真的。因此,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出山之前,完全可以投靠当时的任何人,在“任何人”中,曹操身为汉室丞相,亦雄才大略,算得上是诸葛亮投靠的最佳人选;此外,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乃至当时据有河北方面的袁绍,每一位主公都比刘备要有势力得多——刘备在起用诸葛亮之前,一向惶惶如丧家之犬,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等人,在新野亦只是在刘表手里分得一杯羹。

  因而,如果我们像许倬云那样以现代企业来形象化三国的话,那么诸葛亮显然进了一家业绩相当差劲,且后续乏力的公司;相反,像曹操和孙权这样的强势公司,因为其董事长没有对诸葛亮来一番虚伪的礼贤下士,诸葛亮竟轻易地将它们放过了。他决心为刘氏集团打工,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是一只绩优股,有着如何光明远大的未来,而是因为它的董事长对他有知遇之恩,对他求贤若渴。

  因此,诸葛亮感动了。他改变了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人生规划,遂许驱驰,从此被绑上了刘氏集团的战车。

  因此,中国知识分子也感动了,从此认定士为知己者死,哪怕这个知己乃是谬托,乃是作秀,乃是披着羊皮的狼。

  因此,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在缅怀诸葛亮这位士之楷模时感叹生不逢时,没有运气遇到刘备那么礼贤下士的主子。

  因此,没有找到好主子的奴才们总是自怨自艾,在诗词歌赋里发着怀才不遇的酸味牢骚。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载以来最优秀的文章之一,曾长期使那些处于逆境的孤臣和愤懑之士诵读不已,为之怒发冲冠。一千七百年后,它甚至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它是要教我们成为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忠烈之人吗?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即是针对《出师表》而发出来的。它的全文如下:

  恍然,错觉那是一个远行的父亲对留在家乡的儿子的谆谆教诲。

  然而,篇首的“臣亮言”三字,又无情地表明了这只是一个出征的臣子向君父所上的奏章而已。

  从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的危机到“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规劝,诸葛之心可谓人神共鉴。其一生擒孟获、定南方、出祁山、伐中原,的确做到了他所许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然而,恐怕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自己一生苦心扶持的蜀汉王国,在他死后仅二十来年,就败在了自己曾寄予了无限希望的君主刘禅手上。

  刘禅的平庸无能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是人所共知的,连先主刘备临终向诸葛托孤,也不得不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备的意思似乎是说,如他的儿子刘禅不能胜任的话,诸葛亮可自己做蜀国之君。不少人读书至此,大多称赞刘备的宽宏与气度。实则大谬也!这一招正是刘备把诸葛亮推向死心塌地为他的傻儿子做儿子(臣子)卖命的一条毒计。

  以刘备一生之虚伪狡诈,安能不知诸葛亮知识分子气质中的那种恪守臣道、投桃报李的愚忠思想?岂能不知自己的儿子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刘备这一招欲擒故纵的手法便使得诸葛亮绝不敢动废主自立的“贼心”。是时,“孔明听毕,汗流满面,手足无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见《三国志》)

 

  从此,以诸葛亮之智、之聪、之能,竟不得不听从于刘禅之蠢、之愚、之笨。

刘备如何将诸葛亮绑上战车为其卖命一辈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元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元朝历代国君大全

    今天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元朝历代国君都有谁吧!>元朝帝王元朝历代国君大全:1、元世祖(忽必烈)15年——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视文治的皇帝。

  2. 很想念一个人的说说大全 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感人的情话

    二十、世界上最美丽、最引人入胜的恐怕就是我们心中这种隐隐约约的伤痛二十一、我本将心照明,奈何明照沟渠。

  3. 带有逢字的成语

    带有逢字的成语  包含有“逢”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适逢其会——适:正,恰好;会:时机。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  生不逢时——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生不逢辰——辰:日子,时光。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曲意逢迎——曲意:违背自己的...

  4. 一个“病秧子”在峨眉山遇到的旷世奇缘

    于是我坐上飞机去了四川成都,然后又乘车去了峨眉山。我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去峨眉山,只是心底里有个声音在指引着我,自然而然就选择了峨眉山。那天早上,购买了进山的门票后,从峨眉山脚下,我开始徒步攀登,而没有选择坐空中缆车。大家知道,峨眉山上猴子是很多的,而且那些猴子很放肆,不怕人,经常抢劫游客。大猴子就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距离,呲着长长的犬牙,随时准备要抢我怀里的小猴子。

  5. 玛丽·都铎简介_亨利八世的妹妹玛丽·都铎_玛丽·都铎生平事迹_玛丽·都铎评价

    中文名称:玛丽·都铎外文名称:MaryTudor出生日期:1496年3月18日逝世日期:1533年6月25日信仰:天主教历史地位: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第三位王后性别:女玛丽·都铎——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妹妹玛丽·都铎,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妹妹,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第三位王后。亨利八世以妹妹的名字给他的女儿也取名玛丽,即后来的玛丽一世,并且还命名他的战舰为玛丽玫瑰,以示妹妹的荣耀。路易十二与玛丽的婚姻没有生过孩子。

  6.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首说貂婵  貂婵的父亲是一个天文工作者。在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中被杀害,貂婵也颠帔流离,被卖到王允家作丫环。王允是个老 *** ,貂婵很讨厌他,可是,作为丫环,又不能对他怎么样。  貂婵从小跟父亲学天文,精通历算,她是中国最早推算出日食和月食规律的人。...

  7. 梦见门框

    周公解梦梦见门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门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庆的近义词是什么呢 | 历史新知网

    庆的近义词是什么呢庆的近义词:贺庆祝qìngzhù庆贺qìnghè祝贺zhùhè为著共同的喜事而展开活动以表示快乐或纪念等。如:1.在大会堂将要竣工的时候,建筑工人在这里举行庆祝大会。如:2.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9. 关于过去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董桥《从前》二、离开你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要收起对你的依赖。保持纯洁的心,不要轻易说出你的爱。有一种人,无论伤害多少,依然笑如从前。这是缘份已过的人。这是注定在一起的人。

  10.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要回答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从其提倡的口号入手。这一口号反映了...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不仅仅是对新文化运动目的的概括,亦真正能够体现出新文化运动“新”之所在。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文化运动所反对的迷信盲从,绝不代表新文化运动对宗教信仰持反对态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