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由于原作者没有认领,《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金缕衣》的作者署名就是她。《资治通鉴》称她为杜仲阳,后世多敬称她为杜秋娘。秋娘原名杜丽,生在江苏镇江。她的妈妈在南京从事娱乐业,与姓杜的一位官员相好后怀有小杜,却遭无情抛弃。小杜15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买下她在府中当歌妓。小杜是一位集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于一身的创作型艺人,谱写的一曲《金镂衣》,想必大家有所耳闻。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
由于原作者没有认领,《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金缕衣》的作者署名就是她。《资治通鉴》称她为杜仲阳,后世多敬称她为杜秋娘。秋娘原名杜丽,生在江苏镇江。她的妈妈在南京从事娱乐业,与姓杜的一位官员相好后怀有小杜,却遭无情抛弃。
小杜15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买下她在府中当歌妓。小杜是一位集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于一身的创作型艺人,谱写的一曲《金镂衣》,想必大家有所耳闻。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年过花甲的李锜听罢这一曲,一想对呀,就把小杜这朵花折了下来,收作侍妾。唐德宗驾崩后顺宗李诵继位,因病体不支,8个月后顺宗又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宪宗年轻气盛,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为此感到不满,养兵图叛。
宪宗身体棒棒,有得是精力,好想打架,就派兵去镇压李锜。李锜的外甥和牙将一看两边阵势,一边是青春朝气如日中天的宪宗,一边是垂垂老矣日落西山的李锜,答案很明显了。他们三下五除二,把老头拿下交给宪宗。数月后,67岁的李锜被腰斩于独柳树下。
小杜则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后宫充当歌舞伎。是金子总会发光,小杜趁着为宪宗表演的机会,再次推出成名曲《金镂衣》。小杜可不是吃老本,她将歌词改了一下,因为她深知创新才是艺术的灵魂。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
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词中有深意,小杜以新梅自比,且把宪宗比作高枝。宪宗听罢,一高兴,免除了小杜的罪名,不久又封她为秋妃,对她宠幸尤甚。秋妃在宪宗身边可以说是身兼数职,她既是宪宗的爱妃、玩伴,又是谏臣、秘书。
天下太平后,宪宗在秋妃的建议下,以德治天下,国家昌盛。秋妃占据了宪宗整个身心,宰相曾劝宪宗充实后宫,宪宗拒绝道:「 ”我有一秋妃足矣!” 世事难料,身体棒棒的宪宗壮年时突然驾崩,24岁的太子被宦官马潭等人拥立为唐穆宗。三十开外的杜秋娘进宫已有十二年,算是宫中老人了,所以这场政治风暴并没有影响到她。杜秋娘奉命成了穆宗之子李凑的保姆,也算是完成了再就业工程。
好色荒淫的穆宗在位五年就玩完了,15岁的李湛继位为唐敬宗。这位小皇帝贪玩且不操心国事,两年后被弑于内室。敬宗过世后,枢密使王守澄与宦官勾结,保举敬宗之弟江王为唐文宗,大权旁落。此时的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又开始当起李凑的机要秘书。
她暗中与宰相宋申锡配合,打算除掉宦官势力,立李凑为帝。无奈机密败露,杜秋娘与李凑都被贬为庶民,宋申锡贬为江州司马。公元833年,杜家的一位大诗人与杜秋娘相遇,他的名字叫杜牧。杜牧见杜秋娘容颜老去,贫困不堪,有感而发作了一首《杜秋娘诗》。
杜秋娘见了此诗,创作欲望又起来了: 红颜薄命实堪悲,况是秋风瑟瑟时。深夜孤灯怀往事,一腔心事付阿谁? 两年后,没了「 ”花开堪折直须折”的笃定,也没了「 ”新梅重绽最高枝”的豪气,44岁的杜秋娘冻毙于玄武湖畔,令人唏嘘。时间是生命的判官,老的少的,大的小的,男人女人,都请珍惜时间吧,莫待无花空折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