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克鼎世家

大克鼎世家

  在传世的西周青铜重器中,如果大盂鼎号称第一,那么当之无愧的第二,则非大克鼎莫属。大克鼎高931mm;口径756mm;重201.5kg。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青铜重器的伯仲竟是同门,它们都曾经是清晚期的金石收藏大家潘祖荫的旧藏。

  大克鼎,也可称作善夫克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发现于陕西扶风。出土当时为一个器群,计有小克鼎七具为列;克钟五枚成组,另有克鎛、克盨等多件器物,而大克鼎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件。

  克器群在重见天日后即被拆散,并从此天各一方。晚清的金石大家,如端方、吴大澂等人均曾收藏过小克鼎等克群器物。时至今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日本的书道博物馆;黑川文化研究所和美国的芝加哥美术馆等处都分别收藏有小克鼎;克钟、克鎛、克盨等克器 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善夫克为追述其祖父师华父辅佐周王的功绩;颂扬周天子并感谢大王对自己的重用和赏赐而作的重型礼器。大克鼎造型为双立耳;口沿宽阔;颈部饰三组兽面纹,六出脊;器腹稍垂,饰以 ... 曲纹;下承三粗壮蹄足,足上部亦饰有兽面纹。整体感觉庄严凝重;气宇轩昂。器的内壁铸有铭文28行,计290字。通篇铭文布局在整齐的网格之中,每格一字,美观端庄。

  大克鼎重光后,首先为津门人士柯劭忞收藏,而柯氏是为潘祖荫的门长。未几,潘氏得知柯有大克鼎入藏,欣羡不已,亲往求让。稍加协商,大克鼎即易主归了潘祖荫所有。三十年前,潘已藏有大盂鼎,于今又得大克鼎,两大礼器至尊齐聚潘府,可谓壮观,潘氏的金石声名也由此益盛。盛名之下,不免引来诸多文人雅士及显贵上门,以求一睹二鼎的尊容。但潘氏奉二鼎若拱璧,不予示人。为此潘家还真得罪了不少人。

  孰料,潘祖荫在得到大克鼎的当年即撒手人寰。潘本人无后,而潘家也再无当朝为官之人。潘祖荫的弟弟潘祖年,虽不为官,但也深知官场险恶。怕哥哥的去世使潘家失去庇护,迟早会遭人暗算。于是经过族内商议,决定举家回迁故乡苏州。大克鼎和大盂鼎以及大量钟鼎珍玩就此随潘家离开京城,落户到了苏州。

  在此后的日子里,大克鼎、大盂鼎等潘家珍藏历经端方强索、 ... 当局诱骗以及日本占领军搜查等诸多磨难。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获得新生。潘家后人于1951年7月26日将大克鼎、大盂鼎等全部所藏捐献给国家。从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至今大克鼎已在此公展了半个多世纪。而大盂鼎却于1959年为支援北京历史博物馆开馆,调拨到了北京。

  四十五年过去了,上海博物馆有情有义,为了让大克鼎和大盂鼎的捐赠人潘达于老人重见两大鼎聚首的盛况。特地在老人百岁诞辰时将大盂鼎从北京接回上海,于2004年2月29日至3月6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盂鼎大克鼎回顾特展”。

  大克鼎虽然从清末离开北京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但是,北京的一间闻名遐尔的餐饮企业,却在2003年请大克鼎作了吉祥物,这企业就是全聚德。据说是因为大克鼎的“大克”两字的读音,正应了英文DUCK(鸭子)的缘故。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大克鼎故事的一朵精彩花絮。

  编辑:之谦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克鼎世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这个汉代黑科技,难倒了英国皇家学会,如今成了高科技检测技术

    本文由《万物》杂志官方微信「”把科学带回家”提供作者美图君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这句话是雕刻在古代铜镜上的常见铭文。把镜子反转过来,这句铭文就会展现在眼前,这似乎没什么奇怪的。可是,如果是镜面上反射出了这句话,你会是什么反应呢?这件事让古人和近代科学家们惊呆了,因为众所周知,金属和玻璃不一样,是不透光的。这种能够反射背面图案的铜镜就叫做透光镜,在古代也叫幻镜。古中国、古埃及和古印度河谷在公元前290

  2.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最了解中国的西方元首,曾在上海博物馆「 ”反客为主”

    据法新社今天消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过世,享年86岁。

  3. 左宗棠为感谢救命之恩,将此文物作为答谢,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袁保恒当时在陕甘总督左宗棠帐下当幕僚,为了讨好上司,他将这件国宝作为大礼,送给了左宗棠。所以,左宗棠发迹之后,为了这件事,专门以大孟鼎这件国宝相赠,也算是一件美谈。更为重要的是,这件文物还有19行291字,记载的是周康王向孟发出告诫。有了这么多特点,这件青铜鼎成为国宝,是当之无愧的事情。在商议之后,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出面,将这件国宝捐给了国家。

  4. 李鸿章后人家藏古董全捐国家,堆满72间房,足足装了6卡车

    虽然没了政界的风光,但李鸿章的后人在收藏界却有很大的名气。在这些文物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李鸿章侄孙李荫轩收藏的几百件青铜器了。痴迷于古代文物的李荫轩并不愿意被安上李鸿章后人的光环,一直低调行事。但此时李荫轩已经去世,他的夫人拒绝接受这些归还回来的文物。尽管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功过难以评定,但李荫轩的举动却算得上是大义之举。

  5. 镂锼繁复、精雕细琢|古代雕刻一件玉器耗费多少工时?

    龙纹鲜卑头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白玉衮带鲜卑头是上海博物馆一件颇为引人瞩目的藏品,扁平的器身上透雕一龙纹,长首,长角,弯颈,躯身蟠曲,满饰鳞纹,细尾下卷。据考证为晋代皇帝的御用之物。与一般张牙舞爪的龙纹相比,此种俯首的造型并不多见。龙颈腹部排列整齐的鳞纹,腰部为细格纹,尾、鳍、爪则以长阴线条表现纹理,龙眼内凹,闭嘴扣齿,五官琢刻精细,线条委婉流畅,工艺奇巧精湛,属西晋时期难得的佳作。

  6. 潘家,又是潘家!藏书三十万卷,传承六代人!

    潘景郑,原名承弼,字良甫,别署寄沤,江苏吴县(苏州)人。近现代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

  7. 上海博物馆明朝中期瓷器大展看什么?

    这个展览可以说是陶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览,它解答了困扰陶瓷史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先来看看标题,灼烁重现,灼烁是光彩光华之类的意思,灼烁重现当然是光彩重新展现。是以前看不到,现在看到了吗?

  8. 上博亮相十二艺节文博会:不仅仅是「 ”董其昌”与「 ”文人雅玩”

    文物如何转化为「”文创”?一个董其昌大展如何可以开发50余种、160余款文创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将于5月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这是中国艺术节首次聚焦文创项目,目前已获得700多家文化机构的响应,其中超过半数是文博、文创类机构。此次文博会上海博物馆将主打江南文化、海派文化,预计展示60余件文创产品,主要分为「”董其昌”系列、「”文人雅玩”和「”海上风华”三部分。近日,澎湃

  9. [专家点评] 北宋 耀州窑青釉镂孔盏托

    [专家点评]北宋耀州窑青釉镂孔盏托这件北宋耀州窑青釉镂孔盏托,托盘为花叶状,圈足微撇,口部微敛,腹部...,与下部的盏托连为一体,造型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更为独特的是,盏形部分有镂孔之处状似中国传统符号之一的葫芦,寓意福禄圆满。透过葫芦形的镂孔,隐约可见盏内风光,使造型实中有虚,更显得灵巧别致,这种独特的造型极为罕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0. 庞莱臣的书画收藏帝国

    庞莱臣的书画收藏帝国吴琴木作于庞虚斋家中元任仁发《秋水凫鷖》虚斋旧藏庞莱臣书画鉴藏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他效仿前贤,对所藏书画进行考证和著录。与许多收藏家一样,庞莱臣也将自己的收藏印盖在他收藏过的书画上,对于一个有责任感和严肃学术之心的收藏家而言,这无疑是给中国书画艺术品贴上了一帧防伪标签。庞莱臣书画收藏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广纳贤才。

随机推荐

  1. 为什么古代的笞刑不打背只打臀?

    为什么古代的笞刑不打背只打臀?  我们常看到许多古装剧中,在公堂上被判“重打五十大板”时,犯人都是被打臀部,而不是打手、脚、胸或背部,除了因为臀部比较多肉外,那又是为什么呢?  在《新唐书。刑法志》上载:“太宗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

  2. 老公的情人怀孕

    周公解梦老公的情人怀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老公的情人怀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四书”这一说法始于:

    《大学》大约是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有人说是曾子所写。《中庸》相传是战国时子思所作。《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南宋时,大学者朱熹对《论语》进行了注释,还从《礼记》中摘出《大学》和《中庸》,再配上《孟子》,写成一本《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四书”的名称就这样流传下来。

  4.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迦毘罗城的悲运

    迦毘罗城的悲运佛陀应身的年龄,随着春花秋月在增加;佛陀的态度,更慈和、更沉着、更庄严。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因为近邻强大的憍萨弥罗国的兴起,常常威胁其安全。迦毗罗卫国的悲运就这样的注定而不能避免。当佛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认为这是迦毗罗卫国人民共业的果报成熟。目犍连尊者凭着自己的神通,对佛陀的话不能完全接受,他要发起保卫迦毗罗卫国的运动。

  5.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7号:明武宗朱厚照出生

    1491年10月27日明武宗朱厚照出生。明武宗朱厚照,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

  6. 人亡邦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énwángbāngcuì【解释】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出处】《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例子】无【相关】百度“人亡邦瘁”

  7. 匈奴阿提拉

    “阿提拉的住所…是由抛光的木板制成的,周围环绕着木制的围墙,设计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外观。”-公元448年,罗马使节普里卡斯在参观匈奴阿提拉“家是心脏所在地”后说,匈奴阿提拉今天穿着一件老鼠皮便装休闲套装在他隐居的多瑙河隐居处接受专访。完成后,他的大草原遗产博物馆和主题公园将容纳阿提拉的大量纪念品,从木棒和罗马凉鞋到他最新版本的“只需麻袋”T恤。

  8. 野兽禁行者——恶口 ... 僧 百世兽报

    一时,佛在王舍城。世尊悲悯这五百野兽禁行者,观知他们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一次,五百野兽禁行者随其它野兽去了王舍城,世尊特意对他们作了加持,使真正的野兽群突然不见了,只剩下五百野兽禁行者。当地的很多人看到他们不如法的行为,说他们的过失、污蔑他们,他们经不住那些可畏的人言,便离开了王舍城另去别处了。

  9. 钟馗嫁妹(图)

    终南进士钟馗进京赴试,误入鬼窟而毁容。钟馗羞归故里,触阶而死,遗体被同窗学友杜平葬埋。钟馗为报埋骨之恩,将小妹嫁与杜平,并亲率众小鬼送往杜家。《嫁妹》是北昆老艺人有“活钟馗”之称的侯玉山代表作,也是京剧武净乃至武生常演的戏。>历史本无钟馗其人。明皇惊醒,忙请大画家吴道子画梦中所见钟馗。自此钟馗的画像广为流传,人们将它挂于门庭以趋鬼避邪,《乌盆记》中甚至图财害命的赵大家中也有一幅。

  10. 清代性灵派三大家简介 性灵派三大家都是哪三位

    在诸多清诗流派中,性灵派是最能代表“清诗”面目的、最有价值的流派。性灵派主将袁枚、副将赵翼、殿军张问陶,支撑起乾嘉时期队伍庞大的性灵派,为使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回归表现真情、个性的健康轨道,扫除模拟复古的风气,发扬开辟新径的创造精神,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性灵说”,对儒家诗教提出异议。张问陶与袁枚、赵翼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