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朱简数十载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刻苦实践,治印著述,成果累累。而朱简在《印品》的《正始篇》中,则摹刻了小鉨及秦印数十方,并认为这是“商周迨先秦”的作品。在当时条件下,朱简提出这样的论断,是富有创见的。直到同治、光绪年间,藏印家编辑印谱时,才将“古鉨”列在“秦印”之前,比朱简的《印品》成书迟了二百多年。朱简这种不讳名家、不讲私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为难能可贵。
[名家名品] 朱简的篆刻
明朱简 “半日村”印
明朱简 “范允临印”印
明朱简 “冯梦祯印”印
明朱简 “龙友”印
明朱简 “钱谦益印”印
明朱简 “孙克弘印”印
明朱简 “汤显祖印”印
明朱简 “汪道昆印”
明朱简 “元春”印
明朱简 “臧懋循印”印
明朱简 “质父”印
明朱简 “米万锺印”印
朱简(公元1590——1611年)字修能,号畸臣,休宁县人,是明末的篆刻名家。
当时,海内为数众多的金石家,都师承何震开创的“皖派”篆刻,而修能却有创新,自成一格,成为名满海内的金石大家。
修能学识渊博,精于古篆。其作印技艺,与汪关不同,他以“切刀”刻石,追求神韵,而不拘泥于形似,作品豪放,个性鲜明,印文尔雅,笔力有神,加之见闻广博,所以金石作品达到了高深的艺术境界。后来丁敬仿效他的切刀法,稍变其体,参以汉印带有隶意的方体治印,苍劲质朴,创新面貌,遂成“浙派”篆刻的创始者。
在朱简数十载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刻苦实践,治印著述,成果累累。他不仅精于金石艺术,而且长于金石考证和评论,一生著作甚多,有《印经》、《菌阁藏印》、《修能印谱》等等。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到三十九年(1611年),他共花了十四年时间,几经易稿,撰写成《印品》一书。书中对金石考证,章法探讨,真赝辨别,谬误纠正等,均有论述,是我国金石史上的不朽巨著。宋元以来,对古鉨的考证,长时期一直未能解决,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印谱,但都把“古鉨”列入“杂印”,足见人们对“古鉨”的认识是很不深的。而朱简在《印品》的《正始篇》中,则摹刻了小鉨及秦印数十方,并认为这是“商周迨先秦”的作品。在当时条件下,朱简提出这样的论断,是富有创见的。直到同治、光绪年间,藏印家编辑印谱时,才将“古鉨”列在“秦印”之前,比朱简的《印品》成书迟了二百多年。
在金石篆刻艺术上,朱简讲究质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他在《印品》里,搜集摹刻了何震、梁袠、陈万言、谈其澂诸名家的“谬印”,加以评论:“附印亦出近日名手,所谓太巧则拙,太拘则板,偶而倡之,群而习之,犹北驰太行,日趋日远,微曰秦汉,求宋元不可得已,敢摘数章,以当前轨。”朱简这种不讳名家、不讲私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为难能可贵。
此外,朱简的诗也很好,经常和李流芳、赵宦光、陈继儒等名流一起,互相是咏,时相唱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