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奇特的人,他们似乎不需要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就能学富五车、纵横古今,唐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唐寅是一个天才,从小时候起,周围的人就这样形容他,他确实很聪明,读书悟性很高,似乎做什么事情都不必付出太多努力,而众人的夸耀使得到后来连他自己也信以为真,便不再上学,整日饮酒作乐,连考取功名做官也不放在眼里。在这位天才即将被荒废的关键时刻,他的朋友祝枝山前来拜访他,承认了他的天分,却也告诉他,若无十年寒窗,妄想金榜题名。祝枝山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虽然他自己淡泊功名,却真心期望他的朋友唐伯虎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唐伯虎听从了他的劝告,谢绝了来客,闭门苦读,终悟学业之道。

  弘治十一年(1498),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十八岁的唐伯虎准备参加这次考试,考试前,他聚集了平生关系最好的三个朋友一起吃饭,在这次酒宴上,成竹在胸的他放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狂言,但他的三个朋友却没有丝毫异议,因为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有说这句话的资格。参加唐寅酒宴的这三位朋友分别是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他们四人被合称为"吴中四才子",也有人称他们为江南四大才子。

  事实证明,唐寅没有吹牛,在这次的乡试中,唐寅考得第一名,成为应天府的解元。可能是他的文章写得实在太好,当时的主考官梁储还特意把卷子留下,给了另一个人看。但他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将给后来发生的事情布下重重疑团。

  看卷子的人就是程敏政,他和唐寅一样,小时候也是个神童,后来做了李贤的女婿,平步青云,他看过卷子后也十分欣赏,并在心中牢牢地记下了唐寅这个名字。不久之后,他们将在京城相聚,因为第二年,唐寅即将面对的主考官就是程敏政。

  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准备进京赶考,当时的他已经名动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在前方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唐寅也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他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他将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他已经成为了解元,以他的才学,会元和状元绝不是遥不可及的,如果一切顺利,他将成为继商辂之后的又一个传奇!信心十足的唐寅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他将在那里获取属于自己的荣誉。可是唐寅兄,命运有时候是十分残酷的。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唐寅遇见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徐经。

  徐经,江阴人,是唐寅的同科举人,他在赶考途中与唐寅偶遇,此时的唐寅已经是偶像级的人物,徐经对他十分崇拜,当即表示愿意报销唐寅的所有路上费用,只求能够与偶像同行。白吃白住谁不干?唐寅答应了。

  徐经这个人并不出名,他虽不是才子,却是财子,家里有的是钱。才财不分家,这两个人就这么一路逍遥快活到了京城。进京之后,两人开始了各自的忙碌,从他们进京到开考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一个空白,而事情正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唐寅注定到哪里都是明星人物,他在万众瞩目之下进了考场,然后带着轻松的微笑离开。和他同样信心十足离开考场的,还有徐经。从考完的那一天起,唐寅就开始为最后的殿试做准备,因为考卷中的一道题目让他相信,自己考上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是名次前后不同罢了。可不久之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唐寅落榜了!还没等唐寅从惊诧中反应过来,手持镣铐的差役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把他当作犯人关进了大狱。金榜题名的梦还没有做醒,却突然被一闷棍打醒成了阶下囚,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唐寅所不知道的是,这次倒霉的并不只他一个人,他的同期狱友还有徐经和程敏政。他们的入狱罪名是合谋作弊。唐寅的人生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而罪魁祸首就是考卷中的那一道题目。

  在这一年的考试中,考官出了一道让人十分费解的题目,据说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能找到题目的出处,还有人只好交了白卷,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主考官程敏政当即表示,他将在这两个考生中选出今科的会元。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徐经。其实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答出来了说明你有本事,谁也说不了什么,可事情坏就坏在唐伯虎的那张嘴上。这位仁兄考完之后参加宴会,估计是喝多了,又被人捧了两句,爱发狂言的老毛病又犯了,当时大家正在猜谁能够夺得会元,唐伯虎意气风发之下说出了一句话:"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

  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句话,很多人没有在意,但更多的人却把它记在了心里。这是一句让唐寅追悔终身的话,因为它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首先这里不是吴县,说话对象也不是他的朋友祝枝山、文征明,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更为重要的是,当唐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此次考试的成绩单还没发下来(发榜)。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当年的考生们对考试名次是十分关注的,由于进士录取率太低,即使是才华横溢,名满天下,也万万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考上,更何况是考第一名?你唐寅虽有才学,也自信得过了头吧!所以当酒宴上的唐寅还在眉飞色舞的时候,无数沉默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这个人的自信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告黑状从来都是读书人的专长,很快就有人向 ... 反映这一情况,主考官们不敢怠慢,立刻汇报了李东阳。李东阳到底经验丰富,当时就已估计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马上报告了皇帝陛下。朱佑樘当即下令核查试卷,事实果然如传言那样,唐寅确实是今科会元的不二人选。而选定唐寅的人正是程敏政。

  事态严重了,成绩单还没有发布,你唐寅怎么就能提前预知呢?当年那个时候,特异功能似乎还不能成为这一问题的答案。此时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整日探头探脑的言官们也不失时机跳了出来,政治嗅觉敏锐的给事中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程敏政,认为他事先出卖了考题,因此唐伯虎和徐经两人才能答出考题高中。

  中华这一状告得实在太狠,本来李东阳还想拉兄弟一把,让徐经和唐伯虎回家三年之后再考,把这件事压下去,可是这样一来,事情就搞成了政治阴谋、考场黑幕,只好公事公办,把这三位仁兄一股脑儿抓了进来。

  经过审理,案件内部判决如下: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合谋作弊查无实据,但其仆人确系出卖考题给徐经,失察行为成立。结论:勒令退休。江阴举人徐经:购买考题查实,作弊行为成立。结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吴县举人唐寅: ……。结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当然了,这些都是内部结论,除处罚结果外,具体情况并未向社会公开。对了,还漏了一个:给事中华:胡乱告状,所言不实。结论:贬官。

1

明史记载的唐伯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九岁语犹不甚了了,53岁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

    幼年的文征明,身体孱弱,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在父亲文林的安排下,文征明师从吴宽学习古文。吴宽是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作为同科进士的父亲文林,让文征明拜吴宽为师,是希望他能够在科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文征明前后参加不下十次科举考试,竟然全部失败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寅在科场上的胜利。唐寅16岁时即以童子试第一名考中秀才,29

  2.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唐伯虎字画欣赏

    在五百多年前的苏州城外,一位身着破旧青衫的男子遗世而立。春风吹起,花瓣漫天飞舞,仿佛下了一场落英缤纷的花雨。

  3. 小学课本中最「 ”没水平”的诗,不少人觉得土得掉渣,读一次就难忘

    提起唐伯虎,不少人会想到一个词:癫狂。曾经的唐寅,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和众多文人一样,希望通过仕途走进官场。但29岁那年的科场舞弊案,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从此苏州名才子下线,浪迹江湖的一代画师上线。唐伯虎的画有多值钱,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也能想象,都是以千万为单位。那么他的诗又如何?

  4. 这些古代名人的双关对联,构思巧妙,每一首都是经典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嬉笑怒...皆成文章,古代的名人和名联相互映衬,名人因为名联而名气更大,名联因为名人而流传更广。关注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这些语带双关的经典对联。第1首: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根据《解人颐》的记载,上联是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出的。下联是唐伯虎的朋友张灵对的。这个对联中,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名人对名人,十分贴切。

  5. 唐伯虎和王阳明,自那场科举舞弊案后,各自走向了命运的两极

    故事的开始,先从王阳明讲起。学习圣贤首先就是读书,在王阳明那个年代,读书人主要读的是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和北宋以来理学家的著作。二程和朱熹,是北宋理学的宗师,他们的学问被称为程朱理学,是当时读书人都必须学...正统学问。王阳明在少年时代就是在这些宗师的指引下发心做圣人,但同时他也面临着现实障碍。他能看得见的目标是程朱理学宣扬的人生境界和修行目标,但是却不懂其中的修行功夫。

  6. 解密历史真相: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么?

    唐伯虎,又名唐寅,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7. 唐伯虎有9个老婆,还娶了秋香?别逗了,真实的他穷困潦倒得很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给我们留下了唐伯虎风流倜傥、才华卓著的公子哥儿形象,和秋香的浪漫爱情故事更是增添了才子佳人气息。可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确跟影视作品中的形象相差甚远。他没有妻妾成群、腰缠万贯,更没有娶秋香。相反的是,他一生仕途受挫、穷困潦倒。唐伯虎,字伯虎,名唐寅,出生于一般商人家庭。29岁参加应天府乡试,又是第一名。30岁那年,唐伯虎和江苏的举人徐经一起赶赴京城参加会试。

  8.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负唐伯虎的坎坷人生

    按这个分类,那么唐伯虎就应该算是相当出名的一个。提起唐伯虎,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真实的、颠覆认知的唐伯虎的坎坷人生。天才的诞生唐伯虎,本命唐寅,伯虎是他的字。他的好友自然清楚他的实力,表示赞同。果然,结果出来了,唐伯虎考了第一名。不久考试结束了,唐寅很自信,因为他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徐经也很自信,因为钱是万能的。结果这么一查,唐寅没查出问题,徐经被查出来了。

  9. 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被「 ”周文宾”调包,但并不能掩盖他的光芒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在近年来的影视剧中,人们会发现这四大才子中并没有徐祯卿这个人,影视剧中有潇洒风流的唐伯虎,有四绝全才之称的文征明,有草书天下一绝的祝枝山,而四大才子的最后一个人,是长相秀美的周文宾。至于徐祯卿,虽然在历史上有着「”吴中诗冠”之称,可惜却鲜为人知。这个因唐伯虎名气太大而被淹没的才子,到底有

  10. 他53岁时,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

    他53岁时,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幼年的文征明,身体孱弱,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在父亲文林的安排下,文征明师从吴宽学习古文。吴宽是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作为同科进士的父亲文林,让文征明拜吴宽为师,是希望他能够在科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文征明前后参加不下十次科举考试,竟然全部失败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寅在科场上的

随机推荐

  1. 顾恺之有真迹吗 怎么评价顾恺之

    顾恺之顾恺之与谢安是挚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等,尽管已经没有真迹传世,但其仍被尊为中国画祖、山水画祖。顾恺之有真迹吗>顾恺之作品真迹没有保存下来。>怎么评价顾恺之>顾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顾恺之博学多才,世人评价他“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2. 梦见情网

    周公解梦梦见情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情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祝福短信 最适合撒娇的父亲节祝福语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给你无期限的保护,是为你的成长而终日不停的忙碌,是不善言辞却又大爱无边的慈父,父亲节到了,愿天下父亲节日快乐,幸福安康!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是,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父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父亲节,祝父亲快乐幸福!今天父亲节,多点关怀多点爱,愿你的父亲最幸福!

  4. 为什么2010年被人称为“寡妇年”?

    农历乙酉无“立春”,南方称为“盲年”,北方则叫“寡妇年”,寡妇年是指某年在农历的整个一年中没有立春。一般每年的立春在阳历2月4日,阴历视推算而定。无阳为孤阴,不生。于人,无阳,即无男相配,自然就是寡妇。所谓“寡妇年”,来由在此。

  5. 梦见匿名信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如果梦见自己收到一封匿名信,可能象征潜意识对自己的警告。少女梦见接到了一个男青年的密信,会很快嫁给一位如意的男人。梦见信件,通常意味着交上新朋友,或者和朋友之间消除了误解与隔阂,言归于好。商人梦见信件,意味着得到了顾客有效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经营,获得更大利益。梦见长信件,意味着要身居高位。梦见戏院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6. 心情压抑的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只有和谐的心态,才能引发出和谐的事态。但寂寞是一种,你将无法将感觉跟人沟通或者分享的心理状态。为着想有太多的爱而失去爱,真是讽刺的爱情现象,却又每日发生,沦为不够资格见报的真人真事。所以,我们无须在意别人的评说,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无须看别人的眼神,只需走自己的路;无须有过多的抱怨,那样会使自己活得更累。

  7. 梦见被上司批评:批评工作进,习难获成就

    上司在梦中表示著权利和地位,也表示你对荣誉的渴求和敬畏的心理,是一种内心的反映。梦见受到上司批评,暗示著做梦人的工作会更进一步,梦见受到上司刁难,表明做梦人过于谨慎和老实,需要更加开放,才可以获得更大成就。大师解梦梦见文件:文件被藏,恐有...·权威解梦:12年专注解梦服务,值得信赖。·专业解梦:每天服务100万人次,助你趋吉避凶。

  8. 梦见被打死

    周公解梦梦见被打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打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寻法志坚,不惧万难

    寻法志坚,不惧万难释迦牟尼佛为国王香朗嘎乐时,常欲听闻佛法。众人纷纷对其进行劝阻,但国王求法心切,根本就不听从。太子整日四处寻法,但就是难闻正法法音,他为此很是苦恼、痛苦。结果竟无一人响应,国王不觉伤心万分。为求得佛法,国王心中未生丝毫不悦感。国王立即悬赏十万两黄金四处寻求善法,但却处处碰壁,无法觅得佛法踪迹。寻善说依然用十万两黄金在赡部洲广泛搜寻,但自始至终都不闻正法名称。

  10. 梦见认干妈

    周公解梦梦见认干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认干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