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上述这段话,出自林觉民的《与妻书》。《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这封家书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信中表达了林觉民慷慨赴死的决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饱含了对妻儿家庭不舍的爱心,这是一封充满矛盾又无可奈何的情书,忠孝难以两全,立志报国救民,就必然要舍弃与父母妻儿的天伦之乐。 图|林觉民 林觉民,1887年出生在福州的大户人家,自幼聪明伶俐,他本可安稳享受着自己富家子弟的生活,国家命运、社会贫乱本可与他无关。 但是少年时代的林觉民便深感国家大义,对当时的清朝 ... 充满了失望,少年时他参加科举考试,深感清廷 ... ,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 ”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然后离开考场。 林觉民的此举也意在表明,不为朝廷效力,他要走向的则是另一条路。 图|林觉民绝笔《与妻书》 1902年,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在这里林觉民接触了革命思想,三年后,也就是1905年,林觉民奉父亲林孝颖之命,娶陈意映为妻。这年,他18岁,她17岁。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与其他人不同,婚后林觉民与陈意映恩爱有加、情意绵绵。正如《与妻书》所述: 初婚三四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婚后的林觉民没有一心醉在自己的温柔乡里,他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陈意映、堂妹林孟瑜等亲友10余人入学。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 婚后仅仅两年后,1907年,林觉民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专攻日语。不久,他加入了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林觉民立志报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头或是停歇,他深感国家民族已经到了危亡之际,而清 ... 已经无望,唯有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国家才有未来。 林觉民毅然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做好了就义的准备。 1911年4月24日,在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含泪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及给妻子的《与妻书》,当时陈意映已经身怀六甲,有孕在身。 图|林觉民及其家人 我们无法想象这时的林觉民的心情如何,他此时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国家、民族、家庭、父母、妻子、还有那尚未谋面的儿子,每一个都是那么难以割舍。与妻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10,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地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从中可见夫妻二人感情之深,有时死亡看似可怕,可是对一对挚爱来说,活着的那一个才是最痛苦的。 图|黄花岗烈士之墓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因为秘密泄露,清 ... 已有准备,起义失败,林觉民等人被俘。 在狱中林觉民大义凛然,丝毫不畏惧。 根据相关记载,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 ”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 ”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那一年,他不过二十四岁,最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以说他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毫不畏惧,为国家民族从容就义。 他与其他牺牲的英雄合葬于广州郊区的红花岗,后改称为「 ”黄花岗”,林觉民等72名殉难烈士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而陈意映,在看到林觉民的绝笔信后,伤心欲绝,几次欲追随林觉民而去,为了腹中孩儿陈意映坚强地选择活下去。不到一个月后,生下了两人的孩子—林仲新。 正如林觉民所言,「 ”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 ”。两年后,陈意映因思念林觉民,悲伤过度,于1913年病逝。 每次读《与妻书》,我的眼中都是充满了泪水,此生唯有一憾,不负苍生却负卿。 ​不仅仅是林觉民,那个年代立志报国的年轻人付出了太多,也舍弃了太多,谁不想陪在妻儿身边,谁不想承欢在父母膝下?他们为了国,舍弃了家,在最好的年华,选择以身殉国。林觉民等人给死亡赋予了意义,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参考资料:林觉民《与妻书》 ​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若不是因为一个刺客捣乱,黄花岗起义成功后,大清朝就可能亡国了

    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四月份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由于准备不充分,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在全国范围内燃起了反抗清廷统治的硝烟。不久之前的黄花岗起义就是众人的警钟,因为,黄花岗起义算是准备最为充分的一次起义。首先,黄花岗起义的经费是比较充足的。其次,黄花岗起义的武器装备十分精良。最后,黄花岗起义计划比以往都精密。那么,为什么黄花岗起义会以失败而告终呢?

  2.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这封家书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信中表达了林觉民慷慨赴死的决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饱含了对妻儿家庭不舍的爱心,这是一封充满矛盾又无可奈何的情书,忠孝难以两全,立志报国救民,就必然要舍弃与父母妻儿的天伦之乐。

  3. 王明信口开河编造的万字谎言,逼得叶挺从此脱党流亡了十年

    1896年,一代名将叶挺生于广东省惠阳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I919年参加援闽粤军,同年加入...。1921年,叶挺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4年,叶挺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2月加入中国...,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叶挺是个在...方面造诣很深的将军,我党早期的三大起义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是两大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南昌起义中,叶挺是前敌总指挥。

  4. 他是我党历史上唯一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 ... ... ,高个帅气博学

    中国...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江苏常州人,故被称为"常州三杰"。瞿秋白曾担任过我党的最高领导人,而张太雷是瞿秋白的入党介绍人,可见其革命资历之深。在运动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张太雷1920年10月,张太雷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国...早期组织,成为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

  5. 幸还是不幸?民国最伟大的弃妇,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的悲情人生

    「”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相爱,同年9月1日,孙中山原配卢慕贞应邀从澳门抵东京商谈离婚事宜。开始同盟会的元老们并不支持离婚,但卢慕贞抵达东京后,自己当着大家的面,掷地有声地说了这话。那一刻,屋里一片寂静。要知道,这一年她已经多年媳妇熬成婆,她18岁嫁给孙文,到这一刻贵为...,呕心沥血

  6. 历史上的今天4月27号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在105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26日晚,黄兴召...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7. 历史上的今天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失败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26日晚,黄兴召...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8.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由同盟会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黄花岗起义,即第三次广州起义。

  9. 叶挺

    遗著有《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等,他记录军旅生涯的部分照片,被收入《叶挺将军摄影集》。在北伐战争中,他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起了重要作用。叶挺在新四军任职期间,针对...限制新四军发展的方针,在编制、经费、防区以及两军关系等方面,与蒋介石及...有关当局进行了许多交涉和斗争。

  10. 湘西会战中何应钦和王耀武为什么说不动邱维达?

    时任旅长是王耀武。直到抗战后期王耀武高升第四方面军总司令,把方面军参谋长的位置仍然留给了邱维达。>>上海,南京,徐州,兰封,德安,长沙,上高,直到抗战的最后一场大型会战——湘西会战时任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担任名义上的总司令,已经升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的王耀武负责前线指挥,邱维达作为参谋长协助指挥。王耀武很精明,答应下来,找到邱维达。何应钦知道后亲自来劝,邱维达还是死死抗住。

随机推荐

  1. 叔嫂 ...  家破人亡

    一九九四年十月,台中县和平乡自由村东崎路二段黄姓人家,有兄弟三人,二位兄长均已娶妻,长兄育有一子二女,二嫂已怀孕八个月。他们是居住在同户的家庭,因为二十五岁的小叔与二十六岁的长嫂,有不正常的恋情,遂导致家庭失和,昆仲反目;小叔不但未自我收敛及检点,反而纵火烧死亲兄弟与三位年幼的侄儿侄女,二嫂与腹中胎儿俱受殃及,葬身火海。长嫂虽逃出火窟,但已家破人亡!难道他还有心情与长嫂再续孽缘吗?

  2. 吃带鱼的好处-带鱼的营养价值

    带鱼又叫刀鱼,带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带鱼鳞是制造解热息痛片和抗肿瘤的药物原料。带鱼的营养价值1、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3. 【僚贤】的意思是什么?【僚贤】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僚贤」在《汉语大词典》第1664页第1卷1664僚贤liáoxián贤能的僚佐。南朝·梁·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近被诏旨,赐令臣府自辟僚贤。」僚贤的拼音liáoxián僚贤是什么意思★「僚贤」在《汉语大词典》第1664页第1卷1664僚贤liáoxián贤能的僚佐。

  4. 新中国奇异的“人质外交”:促成75年中泰建交

    中泰两国被周恩来戏称为人质外交1975年7月1日,中泰正式建交。在促成这一成果的众多中泰人士中,有周恩来,还有两位20年前来到中国的泰国“小人质”。在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眼里,万隆会议是个开拓性的会议,“改变了很多国家对中国固有的成见”。而中泰建交就是周...的外交破冰之旅的杰作之一。“人质外交”缘起常怀、常媛兄妹是上世纪50年代受泰国...銮披汶委托同中国秘密接触的友好人士乃讪的儿子和女儿。在中泰

  5. 死且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ǐqiěbùxiǔ【解释】犹言至死不忘。【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死且不朽”

  6. 春节祝福语_春节拜年短信精选_春节祝福

    拜年祝福语|拜年短信|新春祝福语|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春节祝福语,欢迎阅读与参考。春节拜年短信1.新年到,开口笑,钞票大把怀里抱!春节返乡,祝一路平安!

  7. 用不声不响造句

    用不声不响造句   一:不声不响——趁父亲母亲不在的时候,我把没有写完的作业不声不响地写完了。不声不响——我不声不响地在房间里看书,连点了都不知道。   二:只见咱们班上一位同学总是不声不响,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   三:不声不响:每当我睡觉踢被子时,母亲总是不...

  8. 表达真情的诗句 投我以木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

  9. 梦见求神拜佛_周公解梦梦到求神拜佛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求神拜佛好不好

    梦见求神拜佛是什么意思梦见求神拜佛意味着,这两天你的身心都有疲惫的感觉。梦见求神拜佛跟唐僧去取经意味着:今天不知不觉就会成为别人提防的对象呢!梦见求神拜佛跟唐僧去取经的解析梦见求神拜佛跟唐僧去取经的吉凶:虽易产生不平、不满之念,招致家庭不和,但幸因知机,而养成而能亨通安祥,总之大体平顺幸福,而必有相当之成就,只因成功运受到压制,故成功之后,恐难再伸展。

  10. 人生就是奉献和付出

    有位中年人,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不堪重负,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看到对你有用的就弯下腰来捡起来放到篓子里。等把篓子装满就回来。”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一路上,看到许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