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往生是指我们的心灵得救

往生是指我们的心灵得救 有贪、嗔、痴,所以造业。因为造业,随着业力流转,生死不明,六道轮回去了。释迦牟尼佛很慈悲,看到众生业力深重,就为我们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所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来救拔贫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他是为贫苦众生而建立西方极乐净土的,四十八愿也是为贫苦众生而发,希望凡夫众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立下超世宏愿告诉我们: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立此誓愿来救度众生,呼唤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殷切劝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南无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呼唤我们,此遣彼唤,慈悲之心显露无疑。阿弥陀佛视众生如母视子,劝导、呼唤我们回归西方极乐家园。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不仅是恭敬、顶礼的意思,而且是皈依、回向、发愿往生净土之意。在此娑婆世界,释尊慈悲劝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以大悲愿力,呼唤我们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我们只要顺从两位世尊的劝导来归命、回向、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就是南无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一尊怎样的佛呢?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是一位国王,这位国王遇到了世自在王如来,世自在王如来讲微妙佛法的时候,他听了心里很欢喜,觉得佛法不可思议,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当时国王舍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追随世自在王如来出家,号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有一个心愿,他要救度贫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要为这些众生建立一个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国家——西方极乐净土。西方极乐净土不仅仅是一个黄金铺地,七宝琉璃的世界,他要建立这样殊胜的极乐世界,希望贫苦众生能往生到他的国家。他向世自在王如来学习佛法,祈求佛陀开示。世自在王如来说,你的心愿你自己可以达成,不用向我祈求。法藏比丘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惟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他很诚恳地向世自在王如来祈求佛法,希望世自在王佛开示,如法修行,成满所愿。此时世自在王如来对他宣说诸佛清净庄严世界。法藏比丘通过五劫思维,选择诸佛清净住所来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为了让贫苦众生能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去,法藏比丘又发了四十八愿。他超发的四十八愿,愿愿都告诉我们,如果我成佛的话,愿十方众生都能往生到我的国家来,如果有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告诉我们:如果我法藏比丘成佛的话,我以真实慈悲之心,愿众生往生到我的国家,称我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下至十声,如果不能令你往生,我誓不成佛。这就是阿弥陀佛真实慈悲之誓愿。南无阿弥陀佛以他的真实心、慈悲心呼唤众生往生净土,那么他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救度众生呢?而众生又是怎样往生的呢?就是乃至十念,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弥陀本愿功德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法藏比丘以他成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呼唤来救度来接引众生,众生闻名摄取不舍。阿弥陀佛也是以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呼唤众生的,以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传播于十方世界,四十八愿中有一条誓愿告诉我们:“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什么呢?阿弥陀佛告诉我们,如果我成佛的话,我要让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都要共同称扬、赞叹、宣说我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使我的名号能遍于十方世界,让十方众生都能听闻到,让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的众生都能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在娑婆世界,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阿弥陀经》,无问自说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以他的慈悲愿心,他的真实心来救度我们,以光明名号遍照于十方世界,使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能念佛,都能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来念佛,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乃至,就是下至的意思,假如你一生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哪怕念了十声,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我不能救你往生净土的话,我就誓不成佛。这是阿弥陀佛的悲弘誓愿。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此时此刻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时候,《观无量寿经》中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的诸佛国土,他能摄受十方众生,他是以什么方式 ... 来摄受众生的呢?他以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摄受念佛众生,来救度念佛众生往生净土。弥陀的光明体现出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我们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又称无量光无量寿,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被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所摄受,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什么叫摄取不舍?就是你念佛时已经得我的誓愿救度,你已经获得了往生。往生的意思是什么呢?往生不是指我们的肉体死掉,往生不是指死,往生是指我们这颗无明的心, ... 的心,贪、嗔、痴烦恼的心得到阿弥陀佛无碍光明的救度,阿弥陀佛救度的是我们这颗无明烦恼的心,他不是要我们的肉体,我们这个肉体都会死都会散坏的,一把火都会烧掉,或者无奈地埋到土里去。佛救的是我们这颗无明烦恼 ... 的心,当我们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时候,此时此刻我们就得救了,就获得了阿弥陀佛誓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救度,这就是往生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一尊慈悲尊贵的佛。南无就是皈依依靠之意,回向发愿往生净土之意,阿弥陀佛就是一尊慈悲救度我们的佛,他立下超世弘愿“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当我们念佛之时,就是弥陀慈悲救度之时;当我们念佛之时,也就是我们往生之时。往生是指我们的心灵得救,是指我们无明烦恼的心得救。往生不是死,往生是指我们得救,我们的身心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为众生而来,是为我们这样的贫苦众生而来的,他是来救度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众生,当我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就已经映现在我们心里。他已经摄受我们这颗无明烦恼的心,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也就是已经获得往生大利。南无阿弥陀佛!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往生是指我们的心灵得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刘氏先祖善御龙之术 雌龙莫名死掉后逃走隐居

    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因为尧姓祁,所以刘氏又称“祁姓刘氏”。河南鲁山县境内的尧山,便是因刘累在此祭拜祖先尧帝而得名。>刘累御龙>养龙失败,逃走隐居>《竹书纪年》记载: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阳。据记载,刘累小时候跟着豢龙氏学习御龙之术,10岁时便掌握了“扰龙”的技能。>然而4年后,一条雌龙莫名死掉了。刘累干脆将龙肉煮熟,做成菜肴送给孔甲。

  2. 朱元璋被老妇人破口大 ... ,他却说:赏赐豪宅,子孙封侯

    朱元璋被黑得也很惨了。>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件事情可不一样,说的是朱元璋在应天府“马家桥”附近,被一个老妇人拦了御驾,还被这个妇人怒气冲冲地...了一顿,可是奇葩的事情发生了,朱元璋不仅没有怪罪于她,反而还给他赏赐了一座豪宅,子孙更是封了王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朱元璋一看,嘿,居然敢...当今皇帝了,就问她是何人,这个老妇人答道:>“我乃韩成之母。”

  3. 【临朝称制】的意思是什么?【临朝称制】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临朝称制líncháochēngzhì谓母后当政,代行皇帝职权。

  4. 婚宴新娘祝酒词_结婚誓词,婚礼致辞,结婚证婚词,婚礼贺词

    有用婚宴新娘祝酒词一、各位亲朋好友、各位领导:今天是我与×××向全世界宣布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的日子,借此机会我想表达我心中对父母、对公婆的感谢。婚宴新娘祝酒词二、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婚宴新娘祝酒词三、各们亲朋好友:人生能有几次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今天我才真正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

  5. 张良悟道/ 钟馗得道

      张良悟道  张良,祖先五代为韩国丞相,后秦亡韩,张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水狙击秦王而未果,逃亡江苏  ,遇黄石公,得传“太公兵法”,后助刘邦建立汉朝,封“留候”。  张良在拜相封候之后,领悟到人生如梦,富贵名利像过眼云烟。  钟馗得道  唐朝时有位秀才,名为钟馗,天生貌...

  6. ... 空间最感人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十六、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7. 危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危”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危如朝露——危险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就会消失。比喻处境极危险。危于累卵——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危言正色——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危言竦论——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危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8. 全球通史:改革与反改革,孔雀帝国,以及产生的影响

    以法、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作为基本原则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宗教制度最基本的部分,最初,雅利安人信奉的雅典的部落神都是自然力的化身,如因陀罗为雷和战争之神,这些自然之神对畜牧业是很合适的,但是,当雅利安人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就不得不转向新的神,因而,出现了印度教的三大神,这些新神,尤其是湿婆,与印度河流域一些遗址中发现物惊人的相似,并不是偶然的,因为那是,雅利安人自然会占用当地古代农业文明在数千年中相

  9. 般剌密帝剖臂藏经 楞严传译到中国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怎么传译到中国来的?什么时间传到中国来的?这部经是在唐中宗时代传到中国来的,就是武则天的下一代。这个中印度沙门他的名字叫般剌密帝,般剌密帝也是梵语,翻成华言就叫极量,这位师父很有才德、有智慧,他故事很长的,不是很容易来翻这部经的,是辗转来到中国的。但是般剌密帝尊者怎么把这部经带出来翻译的?那他遇到这个经了,他就跟般剌密帝尊者合作,由他来翻译成中文。

  10. 纪念911:玛丽亚·塞西莉亚·本纳文特的凉鞋

    玛丽亚·塞西莉亚·本纳文特在世贸中心南塔103层工作。她活了下来,但她在怡安风险服务公司的176名同事没有活下来。2002年,她与史密森杂志(Smithsonianmagazine)谈到了那个决定性的早晨:她记得……一杯咖啡,从她办公室103层的窗户往外瞥了一眼,两个世贸中心,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另一座塔在燃烧,她反射性地尖叫着“滚出去!走出!“一个同事在摇晃她,”有什么问题吗?“拉响火警。没有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