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昌星为读书人、学子们定命与改命(读书人可别错过了!)

文昌星为读书人、学子们定命与改命(读书人可别错过了!)明朝沂州(今山西太原),有一个名字叫王用予的人,为人厚道稳重。他平日侍奉文昌帝君非常的谨慎恭敬。并且与几位好友在里中结了一个社团。每年的元旦,大家就轮流负责建醮坛,到云中山顶上的文昌帝君行宫(庙宇)去祈福。社团中有个叫俞麟的人,为人以孝顺谨慎著称;远近都有许多人来向他求学,拜他为老师。又有个叫郁从周的,相貌非凡,气宇轩昂,才高八斗,口才文笔更是一流,大家都非常的推崇佩服这两位才子。正统辛酉年的元旦这天,王用予提早先到了文昌帝君行宫,并且住在里面。晚上他作了一个梦,梦到文昌帝君正在升殿,天下的城隍都齐集在殿上,向文昌帝君汇报乡试录取的名单。有位戴着朝冠穿着红袍的神,手中抱着一本很大的册子,呈送到文昌帝君面前,请文昌帝君签名批准。王用予就悄悄的问抱册子的神说:“山西省的录取榜单中,有没有王用予、俞麟、郁从周这三个人的名字?”抱册神说:“没有。”过了一会,诸位城隍都退下来在旁等候,那位穿红袍的神就抱着册子上殿,跪着将册子呈送给文昌帝君看,帝君一一的批阅,在每位录取者的名字下面画了一个押。有时候,文昌帝君也犹豫了很久都不画押。红袍神就宣布文昌帝君的指示说:“仍然交付各省的城隍。尽速的查明积阴德的家中的仁厚之子,将他们的名字呈报上来,以替换榜册中未经文昌帝君批准的名额。”这时候,王用予隐藏在殿旁的柱子下面,忽然听到殿内传来,叫王用予入殿晋见帝君的呼唤声。王用予匍匐在殿阶下,被召唤到文昌帝君的座前,进谒帝君。帝君说:“功名的事情,是天庭秘密的记录,不可以轻忽的泄密;因为你十余年来如一日,侍奉我十分的至诚恳切,所以把你召来,为你分析。你的祖父非常朴实严谨,自食其力,从来没有欺负过人,早就已经注记你为乡科的前榜,以彰显你祖父忠厚传家的果报。又因为你平生遇到神佛就都稽首,但是都是默求你自己的功名能够如意,和你妻子杨氏的病能够痊愈,夫妻能够白头偕老;而你那位年老的母亲仍然在堂,你却从来没有替她祈求神佛保佑;因为这个缘故,把你的功名降了二级,所以你中在下榜的五十三名。你应该要改变这种自私的心态和行为,不要再触犯天心了啊!”王用予听了文昌帝君的分析,连连向帝君叩头谢罪。文昌帝君又讲:“跟你同社团的周吉,是今科本省的解元。”当时社团中的成员,惟有周吉为人最懦弱无能,而且学问文章也比别人差。王用予听了之后,感到相当的惊奇愕然。因此就向帝君叩问周吉考中今科解元的原因。帝君说:“周吉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从来没有一次入公门涉讼,也从来没有犯邪淫。周家祖孙三代以来,都未曾说过一次别人的短处、暴露过别人的一件恶事;而且周吉的曾祖父,曾经作过《百忍说》这篇文章,来劝化世人,也因此而感化了不少人。周家的父子祖孙,以简单、朴实、静默,在培植福报,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是最上的阴德,别人都不知道,上帝因而特别的嘉许,已经注记昌盛周家的三代,现在周吉中了本省的解元,这只是周家福泽的开始而已啊!”王用予再向文昌帝君叩头问道:“跟我同社团的俞麟、郁从周,不知道他们两位能不能够考中?”帝君就检视查阅太原读书人的名册,脸上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说道:“俞麟本来应该可以考中一科,但是因为他侍奉双亲,犯了腹诽的过失,又经常刻薄的批评他人,不近情理,更妄言自命为君子,所以便除去了他的科名,使他终身穷途潦倒!”王用予再请问文昌帝君说:“什么叫做侍亲腹诽?”帝君说道:“俞麟对他的父母,虽然在言语举动上,表现出服从孝顺的样子;但是在他的内心,则是不以为然,只是勉强的不露声色而已;外表上好像事事都顺从父母,而他的真性却是一天一天的疏远了,这种自欺欺人伪装出来的孝顺,简直就是把双亲视同路人一样啊!要知道以欺骗虚伪的言行,来欺世盗名,更是触怒神明了,所以才惩罚他。至于郁从周,本是天纵的英才,二十六岁就该中进士,三十岁出头,应该做到中丞的官位,四十五岁晋升为大司空,而且还兼领司农司寇的职务;五十四岁在少保的职位上退休,活到六十九岁,并且得到善终。但是因为他从十七岁入学以后,就恃才傲物,言语间经常的讽刺讥弹,语带双关的戏谑调侃他人;阴间记录他轻薄的口过,已经满了二千四百七十余条了。上帝因而震怒,已经将他记注在阴恶的黑籍中,除去他命中所有的功名。倘若他仍然不知道悔改,到满了三千条过失,就要夺掉他的寿命了。并且还要处罚他的子孙沦落为乞丐啊!因为这些轻薄的口过,会伤了天地间的和气,也触犯了神明的忌讳,所以这种口业的罪过,与 ... 生和邪淫的罪过相等,你们可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啊!”停了一会儿,文昌帝君又指示说:“邪淫、 ... 生、口过的恶业,就是犯了少许一些,也会有果报的,这就不需要再说了。但是邪淫、 ... 生这两种恶业,自爱的人,就会知道禁戒不犯。至于口头上的讪笑,随意的讥弹讽刺,这种笑里藏刀、隐匿贼害他人之心,养成习惯之后,就会很难自己觉察了;最后竟然连言语容貌和心胸,全部变成轻薄了。而这些口恶,也全都被鬼神记录下来,所以凶煞恶事,也就跟随而来了。本来命中该享有极大福报,一下子就转变成贫穷 ... 的命了,实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怕了啊!你应当广劝世人,要以此为戒,不要再烦我在签榜的时候,大费周章,犹豫不决啊!”王用予听完教谕,就向文昌帝君再拜而退。这时候,文帝君行宫的大钟已经响起,王用予因而警醒。外面的鸡,也已经叫过三次了。王用予于是到行宫叩谢了文昌帝君,然后立即拿起笔来,记下了上述的梦境。等到秋天开榜时,周吉果然考中了山西省的第一名。王用予因而就将这个梦境的记录公诸于世,用来警惕世人。据《集福消灾之道》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昌星为读书人、学子们定命与改命(读书人可别错过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道脉仍存,精神不绝——看近代高道们的演道路

    资料图「”因为吾人是黄帝子孙,不能数典忘祖,故对于黄老之遗教,无论是正脉本宗,或旁支余绪,皆当尽力宣传,以继往开来为己任。”这句话载于20世纪初期道教刊物《扬善半月刊》。从中不难想象出道教界近代以来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内心中对本教文化的坚守,到底是什么样的局面才会让他们发出这种声音?前辈高道们又是如何在种种困境中走出来的呢?自道教产生,老子思想就是教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历代的老子研究都不乏道门中

  2. 在英雄辈出的中国历史上,为何唯独关羽享此待遇?

    农历六月廿十四日的2019年7月26日,是关羽诞辰的第1859个周年。

  3. 弟子忏悔邪淫、 ... 生的罪业

    愿您蒙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以后以后、定会做一个戒...护生放生的人!下面我忏悔我的妄语罪业:我经常和朋友说谎!我做传销是...生、邪淫招感来的果报!我在忏悔我贡高我慢、骄傲、自私自己的心。我在向地藏王菩萨发露忏悔弟子漏掉没有忏悔的罪业!弟子愿把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弟子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

  4. 戒邪淫大半年,要素食,更不能小看“五荤”

    本人从去年9月开始纯素后,得到的好处不可思议。一直也没有什么邪淫的念头,。由此可见“五荤”生吃容易生气,熟吃容易淫欲”真是确有此事。是我太糊涂,深深忏悔,随提醒戒邪淫的各位,淫念来时很强大,消极抵抗很容易失败。所以一定要在平时能注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留心,吃素以及不吃“五辛”,这样一定能很轻松的战胜邪淫而不用那么痛苦。

  5. 戒邪淫的宣告(上)-- ... 对于我学习历程的影响

    当时还只是国中时期,还很小,父母亲知道了应该要晓以大义,让小孩子知道会对身理以及心理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会对小孩子的学业,以及未来的事业,甚至家庭。在国中时不论是身理或是心理并没有特别的差异感觉,当时体力还算不错,由于外公家是种田务农,因此暑假都会被叫去帮忙,我也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国一就开始,做的事情并没有像大人的负担那样,但是也算是会累,在当时算是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

  6. 念佛不守戒 有功没有德(图文)

    念佛不守戒有功没有德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比自己好的就嫉妒诽谤,比自己差的就嘲笑打击,口中虽念着“佛”,行为造作却依然是“恶人”的行为,却以为自己念佛学佛,功德巨大。佛看所有众生都是佛,因为他心清净、具足佛眼,可观无量世!

  7. 准提咒不可思议的功效

    准提咒不可思议的功效各位师兄好,这次我是在凌晨2点左右从床上爬起来发帖的,完全是因为准提咒的作用对戒邪淫的作用实在太明显了,使我想要把我自己的经验介绍给还在为戒邪淫而努力奋斗的师兄们,希望你们早日脱离苦海。说实话,到今天我才是第3天开始修准提咒,但我竟发现它那种不可思议的功效了!

  8. 用准提咒戒邪淫

    用准提咒戒邪淫各位师兄好,这次我是在凌晨2点左右从床上爬起来发帖的,完全是因为准提咒的作用对戒邪淫的作用实在太明显了,使我想要把我自己的经验介绍给还在为戒邪淫而努力奋斗的师兄们,希望你们早日脱离苦海。后来听各位师兄的介绍,先想想用准提咒试试看吧。正当我又快把持不住的时候,想起可以用准提咒试一下,于是就坐在床上盘腿而做,结好手印就开始修准提咒了。

  9. 邪淫罪报惨烈 当力戒之

    邪淫罪报惨烈,当力戒之!非合法夫妻行淫事者,是为邪淫。邪淫现世恶报,莫论古之典籍记述甚多,今之报章亦日日刊载。普劝世人,未曾犯邪淫者,当自庆幸,并务期懔懔守持,谨防失足。邪淫之罪已是极重,引发他人邪淫其罪更重。引发他人邪淫之罪既重,则知杜防他人邪淫之功必广。杜防之道,辗转流通福善祸淫之文以警世人,是为其一。若曾自犯邪淫者,或曾引发他人而犯者,应痛切悔改,力行此事。

  10.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问题的问答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问题的问答问: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纵不学佛而犯邪淫,亦为道德法律所不许,更受因果报应之支配,求快于片刻,受苦于千劫,真聪明人,自能抑制。若有目标,宜作不净观,或对长者作母想,幼者作子想,而人性未泯者,当亦自息其邪矣。

随机推荐

  1. 每日故事:人羊大战

    从前,在遥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主人、他的女仆,以及一头公羊。事件的起因十分稀松平常:「麦豆」。勤俭认真的女仆,时常听从主人的吩咐,熬煮一锅麦豆,但那只率性机灵的公羊,却常趁着四下无人时偷吃。不明究里的主人,发现麦豆消耗速度太快,所以常对女仆大动肝火。几次恶性循环下来,一肚子委屈的女仆,对公羊的厌恶与怀疑与日俱增。主人家中日日上演人羊大战,...味一天比一天浓厚。

  2. 砥节励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ǐjiélìxíng【解释】指磨砺操守和品行。砥,磨练。励,振奋;振作。【出处】《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例子】无【相关】百度“砥节励行”

  3. 百头鱼

    百头鱼清早,佛陀与弟子们经过犁越河畔,要前往毗舍离城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大鱼,可是怎么也拉不上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原本善良的迦毗黎,变得愈来愈傲慢,愈来愈口不择言,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动物来...,如:猪头、狗脸、驴头、马脸、猴脸……「如此深重恶业,使迦毗黎招感堕为水族的恶果,身上长满了百余颗畜生头,犹如无数毒瘤。」佛陀的音声中,流露着无限的悲愍,教化了一旁听法的大众。

  4. 定安公主身份尊贵,为什么会出任三次?

    >>定安公主的父亲是唐中宗李显,奶奶是武则天,早早便被许配给了世家子弟王同皎。王同皎本人在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中立有大功,成为韦后和武三思的眼中钉。定安公主在王同皎被...害后,先被韦后指婚给祖弟韦濯。景龙政变以后,定安公主带着和王同皎生的儿子王繇,和韦濯生的儿子韦会,第三次出嫁。>>崔铣和定安公主做了二十余年太平夫妻,相安无事。开元二十一年二月,定安公主先崔铣去世。

  5. 本是封疆大吏,立下很大功劳,却被皇帝贬到西北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英国以坚船利炮撞开了大门。19岁那年,林则徐便中了举人。对于科举,林则徐与好友龚自珍等人的意见不同。在他担任江苏巡察使期间,甚至被称呼为“林青天”。也正是这个原因,林则徐在处理...问题上,才会如此强硬。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几乎是以清朝的完败为结束。>为了找到替罪羊,道光皇帝将林则...配西北,送往新疆伊犁。

  6. 旁门外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ángménwàidào【解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出处】《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例子】盖谭诗论文,有粗鄙熟烂者,有旁门外道者,有泥古至死不悟者,最足损人神智。清·郑燮《花间堂诗草跋》【相关】百度“旁门外道”

  7. 福建十大標誌性建築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在福州新區三江口片區,5個花瓣式場館組成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2015年動工,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將建成多功能戲劇廳、歌劇院、音樂廳、藝術博物館、影視中心等一系列文化設施.整體建築羣造型如一朵潔白的茉莉花綻放在閩江之畔。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位於福州市倉山區,是國內目前唯一坐落在自貿區內的大型會展中心,佔地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

  8. 表达思念家乡的诗句 四万万人齐下泪

    --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 历史上的郑克爽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个草包吗

    历史上的郑克爽,非但不是剧中那样草包,还是不折不扣的君子!>郑克爽是《鹿鼎记》中,阿珂的梦中情人,他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本来和阿珂两情相悦,但韦小宝看上阿珂后,郑克爽就倒霉了,被整的十分惨!光凭这些,也不能说他是个小人,是个草包。

  10. 虚云大师为何流泪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著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为何来求见虚老?”他和阿便说著话,没想到虚云老和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菜园柴房门口了。>光绪元年,虚云老和尚运龙藏大经回山之后,举行传戒,阿便也来求戒出家,那时他才二十一岁。>传具足戒之后,虚云赐他法名为“具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