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试论檀君神话与道教的基本文化精神

哲学向来被认为是无前提的科学,而要解读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包括宗教思想),无论如何是不能脱离该民族根源性的神话传说,也曰故乡的经验。这主要是因为,在经验的范围内所理解的神话传说,不仅培育了我们的存在、与我们的现在存在着联系,而且它还将在我们之中继续保持着持久的活力。庞蒂也曾明确指出:“传说的历史,它可用一篇哲学论文的深度来看世界。”(1)应该说,在别无他途的情况下,神话的历史功能为现代人们全面“体验”、“理解”本民族当时的生活,确实提供了某些比较可信的依据。 另一方面,“创造性的哲学思维,就其本质来说,需要同神话的思维联系起来,同时,还要从那里解脱,获得自我解放。但这种解放和自由化的运动,始初又停留在无意识的水平上。”(2)由此看来,如果无视神话、传说的意义,那么,作为韩国式生活所表现的韩民族哲学思考,也就无从理解了。因此,为了理解韩国人生活准绳和思维的关系,了解韩民族最初的信仰状态,不能不从代表着大韩民族全部神话原型的檀君神话谈起。 > 一、檀君神话代表着韩国全部神话的原型 > 韩国道教研究知名学者都淳先生认为,檀君神话至迟是反映公元前1000多年前韩民族的思想状况。《三国遗事》卷1所记载的檀君神话大致如下: > 昔,桓因上帝之子桓雄每有意于世事,渴望实现。其父知之,俯视三危太伯,谓那里适合于“弘益人间”。桓因即授桓雄王颗天符印,使其下凡。桓雄率徒众三千来到太伯山顶神檀树下,此乃神市。桓雄率风伯、雨师、云师,主管谷、命、病、刑、善恶等一切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他就是桓雄天王。时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于桓雄,愿化为人。神雄给其灵艾一炷和蒜头二十枚,并告诫道: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二十一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故而不得人身。熊女者因无与为婚之,故每于神檀树下,咒愿有孕。雄乃假化为人而婚之。孕后生子,号曰檀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檀君王俭建都阿斯达山(今弘达山),建 ... 国。治国一千五百年,后隐于阿斯达山,成为山神(仙),享年一千九百零八岁。 > 二、檀君神话蕴含着韩民族原始“道教”的基本内核 > 根据上文不难看出,檀君神话已蕴含着韩民族的原始信仰的雏形,并与道教神仙信仰有相同之处: > 檀君神话已初步具备了神仙谱系。神仙信仰是韩国原始的、固有的思想。(3)檀君神话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圣凡不同的多神世界。最上界是桓因、桓雄天王,“桓因、桓雄在韩语中是天绅、天仙的拟音;其中桓因是最高神,犹如存在于后世中国道教中的元始天尊或玉皇上帝。”(4)次界有风伯、云师、雨师等,他们的称谓及功能同中国道教中的天神如出一辙:再次界的就是神众三千;最下界的就是有熊、虎等地仙。 > 檀君隐退而成仙,享年1908岁等记载,充分表明了檀君神话已开韩民族神仙信仰之先河。天符印是早期道教重要道具,是风伯、云师、雨师等神仙道士,实施呼风唤雨、禳灾治病、祛恶劝善等神功不可或缺的法宝,它也是中国道教符派的道具。服食一直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道术,在中国道教中,服食信仰自成一派,即服饵派。檀君神话中,服食灵艾、大蒜能化熊为人,已初显道教与服食成仙的相同之处。 > 道教三一信仰在檀君神话中也有相似之处。中国道教向来奉《道德经》为立教之本,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看成是万物生成的基本模式。檀君神话中多处提及“三”这个数字,如桓因、桓雄、檀君三神在韩民族宗教信仰中,就有王位一体的意思;三危太伯在韩语中就是神仙之山太伯山,以及三天符印等。这种用“三”来表示天地造化的神妙法则,应该说与中国道教不谋而合。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檀君神话中的化熊为人、神人互化,弘益人间、咒愿有孕、隐退山林等思想,无不暗示着“道通为一”、“任运自然”、“功成身退”等道教基本修炼原则。从中我们还能看出反映 ... 基本信仰的檀君神话,具有着入世和出世的双重情怀。檀君神话通过檀君王俭最终长寿而成仙的修炼实证,极大地激活了人们修道的信心和热情,为中国道教在韩国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心理基础和群众基础。它对后来的韩民族基本人格的形成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 由此可知,虽然檀君神话与中国早期道教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为韩国吸收中国文化提供了一座天然的平台。韩国道教学者都淳就曾指出:“神仙思想”起源于韩国,是韩国主体性思想,它在后世吸收外来的三教时期,成了吸收三教的温床。因此,可以说中国神仙思想传到韩国,它一开始就具有从韩国传到中国后重又传到韩国的意味。(6) > 三、中韩神仙思想的交流与互动 > 神仙思想在韩国,它还代表着韩国原始信仰的原型。地处东夷的大韩民族,早在2300多年以前,就在以白头山为中心的地域建立了 ... 国家。由于其主要居住地域是山岳地带,这为神仙思想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而神仙思想又同天神信仰、山岳信仰、山神信仰等有关,所以说,神仙思想是韩族固有的宗教思想。都淳在《韩国的道教》一文中一再强调,“神仙思想”是韩国原始的、固有的思想。 > 古代中国的许多神仙方土,前往韩国求学神仙方术。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 四、入朝道教韩国化的必然趋势 >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韩民族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檀君 ... (7)。由此可知,韩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也颇为深厚。 ... 半岛三面环海,西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韩民族自古就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又由于他们对华夏文明向来采取择善而从的态度,所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佛、道三教思想很早就传到了韩国。 > 然而奇怪的是,在中国本土与儒、佛鼎足而称三教的道教,入朝后却远没有儒、佛名声显赫,甚至处于几近被人遗忘的境地。一方面由于道教本身就倡导“无为”、“不争”的宗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由于韩文化本身的特点,导致入朝道教个性的消失,即中国道教韩国化成为理所当然。 > 当然,道教在韩国个性的消失可能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例如儒、佛的蓄意歪曲,使得道教被视为下等的迷信和异端,而一度遭到韩民族的排斥。另一方面又由于,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道教为了谋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得不渗入韩国的一些新兴宗教中去,从而使得道教进一步丧失了独立性等。 > 总之,就主要方面来讲,在中国与儒、佛分庭抗礼的道教,入朝后与韩国古代土生土长的神仙信仰和神仙思想融合一体,已完全变成了韩民族自己的民俗信仰和民俗思想。在韩国人看来,与儒、佛不同的是,入朝的道教完全成了自家产品,即韩国道教。也就是说:“韩国道教在半岛固有的神仙信仰,即檀君神话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道教的内容,逐渐融合成自己的祈福禳灾的科仪道教(祭祀礼仪)、体内有不死灵药的道教(内丹)和俗信杂术的道教(民间信仰),并体现出韩国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8) >   > 注: > (1) M.梅洛•庞蒂《认识的现象学》,第16页。加利马尔出版社。 > (2) 韩国哲学会编《韩国哲学史•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64年12月第1版,第9页。 > (3)(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藏》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47页。 > (4)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藏》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53页。 > (5) 《道德经》四十二章。 > (6)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藏》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47页。 > (7) (韩)金贞培著《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2页。 > (8)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 ... 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1746页。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4年第2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试论檀君神话与道教的基本文化精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聪明的外星人可能会说我们的语言。你可以帮助解码他们的信息。

    有一天,你可能需要帮助破解来自智能外星人的信息。专业语言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工作“可能不足以”解开一个宇宙之谜,SheriWellsJensen说,俄亥俄州保龄球格林大学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旧金山非营利组织METI的董事会成员。

  2. 复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复”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复”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苍黄翻复——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七日来复——《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 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3. 梦见打碎了玻璃

    周公解梦梦见打碎了玻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碎了玻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热馒头

    周公解梦梦见热馒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热馒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丧魂落魄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ànghúnluòpò【解释】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出处】【例子】【相关】百度“丧魂落魄”

  6. 推贤让能造句_推贤让能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推贤让能tuīxiánràngnéng推贤让能的意思和解释: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推贤让能的出处《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推贤让能的例子在朝之士相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之风从此生矣。推贤让能造句推贤让能造句相关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

  7. 逃出地狱安然回家

    十六日换乘华航回台,抵家已是夜深人静了,高龄的爷爷乍见我安然回来,不觉老泪纵横,老父见到我又是嘘寒问暖,恍如隔世,而我也哽咽着详述越南沦陷前后的情形以及祈求观音的结果。家人除了感叹‘人心险恶’外,都称颂‘阿弥陀佛’不已,自此断了的天伦之弦又再续上了。

  8. 历史神话故事大全:钟馗与财神刘海的传说

    相传刘海从小家贫,靠打柴养活着双目失明的老母。年复一年,刘海长大了,担的柴也多了。后来,刘海就答应了梅姑,一同下山结成夫妻。不久,母亲去世,他们依然相亲相爱,刘海打柴回来也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梅姑看出破绽,经再三盘问,刘海才把遇见跛足道人的事告诉了梅姑。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

  9. 遁身远迹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ùnshēnyuǎnjì【解释】犹言避世隐居。【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例子】无【相关】百度“遁身远迹”

  10. 和谦谦君子相似的成语 | 历史新知网

    和谦谦君子相似的成语步步为营、比比皆是、楚楚动人、津津有味依依不舍、娓娓道来、洋洋得意、步步高昂耿耿于怀、蠢蠢欲动、惺惺作态、熊熊大火芸芸众生、咄咄逼人、谦谦君子对应的成语是谦谦君子/反义词称王称霸,害群之马,亡命之徒,专横跋扈百科词语:谦谦君子;拼音:qiānqiānjūnzǐ;注释: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带君子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