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陈友谅的第一猛将,差点活捉朱元璋,晚年出家活到100岁

文|午夜鉴史 元末明初谁才是第一猛将,有人认为是常遇春,有人认为是徐达,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赵普胜,这三位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猛将,不过要与陈友谅身边的第一猛将相比,他们还真是比不上,此人名叫张定边,有元末第一猛将的称号。 陈友谅是渔民出身,祖上原本姓谢,到了祖父这一代因为家里穷,他就做了上门女婿,跟着女方改姓陈,父亲陈普才有5个孩子,陈友谅排行老三。元末天下大乱,元朝 ... 无力围剿,各路起义军多如牛毛,而且起义成功概率很大,陈友谅自幼习武,性格豪爽粗犷,他见时机成熟也加入了红巾军。 陈友谅野心很大,他先 ... 倪文俊,后 ... 徐寿辉掌握了大权,他独断专行,稍有谁有不同意见陈友谅就会大发雷霆,身边的人才相比朱元璋少了许多。不过,任何人都会有几个朋友,陈友谅也不例外,他在刚加入红巾军不久就在湖北与张定边和张必先结为兄弟,张定边也成为了陈友谅身边极少的武将和谋士。 张定边与陈友谅是老乡,也算的上是发小,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他也是出身于渔民之家,所以两人才能走的如此近。张定边有勇有谋,他多次向陈友谅提出宝贵合理的意见,只可惜陈友谅刚愎自用,被暂时的胜利所蒙蔽没能听取张定边的建议,导致了大败。 论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元璋是比不了陈友谅的,这点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他的谋士刘伯温就曾告诉朱元璋,陈友谅将来会成为他最大的敌人。可是陈友谅有缺点啊,他的性格直接导致身边的谋臣很少,张定边这一位忠心耿耿的铁杆,他也不重视。 1360年朱元璋利用康茂才对陈友谅诈降时,张定边就极力反对去江东桥,但是陈友谅不听导致惨败。失败之后陈友谅不反思原因,反而急于称帝,张定边哭着劝诫陈友谅不要称帝,这样会把元朝的大军都引向自己,可是陈友谅也不听。 张定边那个生气啊,可是他气归气,还是忠心辅助陈友谅,双方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决战时,一度陷入僵持状态,这种情况对陈友谅的军队很不利,毕竟远道而来缺粮少吃士气必定大降。于是张定边决定实施单独行动,给朱元璋来一个出其不意。 张定边瞒着陈友谅率领三艘战船直扑朱元璋所在中军舰队,大概陈友谅和朱元璋都被张定边惊住了,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直至他的战船快要接近朱元璋时,朱元璋的将领才恍然大悟,原来此人的目标是主帅朱元璋啊,于是众将领急忙驾船迎敌,一时间30艘战船将张定边的战船围住。 朱元璋的将领想这下你张定边完蛋了吧,可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定边手持利剑站在船头,从容镇定地指挥将士冲 ... ,勇猛无敌竟无人能够阻挡,他生生地从30条战船的包围圈中 ... 出一条血路来,同时斩 ... 了朱元璋多位大将。 眼看着张定边的战船就要来到朱元璋身边,朱元璋慌忙名人调转船头撤走,不料情急之下船搁浅了,朱元璋心想这下完蛋了,等着当俘虏吧。然而历史总是在关键时刻开玩笑,此时距离朱元璋战船不远的常遇春看出了朱元璋的危险,于是赶紧问士兵哪一个是张定边,士兵告诉常遇春站在船头的那位就是张定边。 常遇春弯弓搭箭,仅仅几秒钟就听到张定边一声惨叫,很显然张定边中箭受伤了,只能退出战斗,朱元璋获救了。张定边真是差一点就活捉了朱元璋了,更人称奇的是,张定边即便受伤撤退了,朱元璋的战船也没有人敢阻挡他后撤,可见其勇猛无敌。 不久之后,陈友谅在与朱元璋的决战中中箭身亡,张定边突破重重包围背着陈友谅的尸体逃来出来,并将陈友谅下葬。随后张定边又保护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来到武昌,继任了陈友谅的帝位。但是朱元璋没有给他们喘息机会,很快就亲率大军围攻武昌,陈理开城投降,张定边看大势已去,解散了军队,带着女儿一起隐居山林,后来出家为僧,一直活到了1417年,享年100岁。此时朱元璋都已经死了19年了。 陈友谅的失败,其实完全败在了刚愎自用上,如果他能像朱元璋一样招揽人才,听取谋士的意见,天下胜负真是未可知。当年陈友谅率60万大军进攻朱元璋时,张定边就劝他不要在南昌纠缠太久,应该直捣朱元璋老巢南京,可惜陈友谅没听,后悔晚已!

陈友谅的第一猛将,差点活捉朱元璋,晚年出家活到100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茗边】两宋香炉源流

    两宋香炉源流南宋龙泉窑鬲式香炉燕居焚香,是两宋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2. 天下第一名将白起 因病无法出征而被赐死

    因此,白起得名天下第一名将。白起因病无法率兵征战,最后秦国军队大败而归,国君将怨气撒在白起身上,将他赐死。

  3. 一个不贞女的因果报应

    我是一个刚入佛门的弟子,我希望将我曾经所做的无知不洁的经历及报应讲出来给大家一个提醒。当然因为家里穷我也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更加不知道一个女孩子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对的,只知道不...人放火不范法就行了。

  4. 宋仁宗为什么没有子嗣?只因决策太勾人心!

    只因决策太勾人心!>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一个儿子都没有呢?还亲自在辽国祠堂为宋仁宗立了牌位供后人瞻仰。>>然而宋仁宗平生却有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终生无子。然而这三位皇后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一人为宋仁宗生出一个儿子。每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宋仁宗都喜出望外,盼望着首位龙子降生。就这样慢慢的随着宋仁宗的年纪越来越大,已经对生育能力方面力不从心了,就再也没有机会生儿子了。

  5. 中秋祝福语

    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祝你节日愉快,身体安康送上香甜的月饼,连同一颗祝福的心…中秋之夜我在月宫宴请客人,为大家准备丰盛的晚餐:清蒸浪漫,红烧祝福,水煮团圆,油炸快乐糕,真诚温馨汤,十分开心果,温暖幸福酒。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

  6. 一般精气常泄的人,智力就比较差

    人身的三宝是精气神。一般人的心神要看眼睛。有神的人,眼睛非常灵活。精足则神气皆足。反之,精气充足的人,神力就充足。所以,一般精气常泄的人,智力就比较差,不管是少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皆是如此。因为精气一失,身体就虚亏撑不下去。若是精气不失,就是三个钟头不吃饭也无所谓。经中将此罗剎女列为所有罗剎女之最后一名,有在有很深刻的用意在。此罗剎女真是极兇大恶,一女当关,万夫莫敌。

  7. 被编入八旗,他们为维护祖国族内男儿尽数战死,800女将誓死抵抗

    但有人怀疑这三人的真实身份,于是他们选择按兵不动,等到中央派兵前去救援的时候早已错过了营救的最佳时刻,而那些索伦族的男儿们也几乎在那场战争之中死绝。前去支援的将领曾将自己写地战报传回后方,在那里面大约描写了当时惨烈的战况,索伦族中柔弱的妇女孩童带着牛羊后退,其余又有800身体强健的女子另外加入战争,在战役中死去的部族男儿大概有上万人。我国现存的鄂温克族人,大都是出自这两支之中。

  8. 荀彧是谁 荀彧与曹操是什么关系历史名人

    荀彧是谁,“王佐之才”,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荀彧是曹操的军事,他长期坚守在曹操的后方,极少亲临战场,这让曹操多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荀彧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彧调度筹划。两人不仅合作亲密无间,就连曹操的女儿也嫁给了荀彧的儿子为妻,可见曹操对荀彧的重视和信任。

  9. 贲门B简介

    从那以后,她已经有了三首单曲,“博达克黄”,“我喜欢它”和“像你这样的女孩”。她打破了几项纪录,成为第一位在广告牌排行榜上获得多首单曲的女说唱歌手。她的处女作《侵犯隐私》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获得格莱美最佳说唱专辑奖。

  10. 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夏启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