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肉身菩萨之迷(图文)

九华山肉身菩萨之迷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遂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5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九华山的肉身菩萨这么多?为什么这些肉身历千年而不腐?是不是经过特别的防腐处理?是不是与九华的地理环境有关?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修行 ... 等等,肉身菩萨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自然环境与防腐   九华山的山 ... 于皖南断块隆起的中心部位,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受构造、岩性等影响,形成以山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泉流交织其中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其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显著,从而形成阴、凉、湿的山区气候特点。九华街年平均气温13.4℃,冬季极端最低温度 -11.8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4.5℃;空气相对湿度在78℃至 85℃之间;年平均湿度 80℃。全年降水日期182.7天,全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山上森林覆盖率75%,大气质量优良。   这样的自然环境,当然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但却不是防腐防霉的好所在。居民家里的衣物,尽管不停地翻晒,但仍有霉变,墙边的木柱和放在地上的木桌经常发霉,甚至长出了木蘑菇。宾馆的客房,尽管晴天通风、雨天空调,但其崭新的墙壁不出两年就生出霉点、斑块。而存放肉身菩萨的坐缸,却置于室外任风吹雨打,经三年而不腐,实在是不可思议。贴金供养后,其身体一直暴露在空气中,却也完好无损。更令人称奇的是,百岁宫明代无暇肉身菩萨,在“文革”中被埋入地窖十余年,身上的贴金已剥落,但身体却完好无损。这尊肉身,从其圆寂算起,至今近 400年了。这些事实,实在是不可思议。     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烂的解释。   1、修行的结晶   纵观九华山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现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站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内存清净。 由于他们严谨的修持,使他们的心体广大,内心清净。心无污染,行为自然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复杂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烂的主要原因。   2、修行者的愿心   在教内,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萨为什么这样少呢?这与修行者的愿心有直接的关系。 许多高僧在圆寂时。嘱咐将遗体火化。我曾问过一们公认的高僧,问他往坐后是否保留遗体,他说:“四大皆空,不着于相,留个臭皮囊干什么?”这是大多数修行者的观点。   至于这些肉身菩萨,他们在圆寂前嘱咐保留遗体,完全是慈悲度生的愿心。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种众生,这些肉身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共愿之中,又发下别愿,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金地藏(约696-794),即金乔觉,唐代僧人,原籍新罗国鸡林州(今韩国庆州市),为新罗国王室金氏近属(或曰新罗国王之支属)子弟,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顶耸奇骨,躯长七尺,力倍百夫。他曾说:“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正是基于这种学修佛法的信念,遂于新罗圣德王在位期间(702-737),即中国唐朝玄宗开元年间(702-741)毅然辞荣就苦,落发出家;涉海西渡,入唐求法;历尽艰辛,访道名山。开元末辗转至江南池州,卓锡九华山。初居东岩石室,后归山潜心修法。至德初年,诸葛节等乡老发现了苦修的地藏,遂建化城寺延请大师居之。从此,化城寺成为新罗僧地藏传经布道的大伽蓝。他在此广施教化,德被四方,故乡新罗人闻说也相与渡海来从,一时东僧云集,无以济粮,大师即率徒垦荒种植,过着“夏则食土,冬则衣半火”的生活,这种“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南方号为枯槁众”的苦修精神,世人无不敬仰。僧地藏晚年仍学修不止,每当中夏结夏时期,常带领一名从者居南台,攻读佛经,“独味深旨”。唐贞元十年(794),大师春秋九十九,夏末的一天忽召徒众告别,跏趺示寂,当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唉啼,其肉身趺坐石函,经三年开启,颜状如生,摇撼骨节,发出金锁般声音,《藏经》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视其瑞相和生前言行,僧俗界一致认定他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示现,于是在大师晏坐的南台之上立小石塔安奉其肉身,因其地上空曾现“圆光”如火,人们称之“神光岭”,又在岭头建肉身殿,以护石塔。   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神光岭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金乔觉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   【慈明】(1904~1991)现代僧人。俗名陈万超,字福如,法名道参。江苏高邮县伯勤乡三河村人。6岁时进本地普提寺依当年当林寺武术教练了庆禅师习武。后回家住守3年,重返普提寺依了庆禅师剃度出家,法号慈明。1934年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寺求具足戒。1937年依扬州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参学,得师赏识,委以行堂、知客、寮元、当家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在邗江县瓜洲镇修江堤工地上,他一人挑数人的筐土,重达400公斤,获该县、镇颁发的奖旗,旗上绣有“八百斤”3个大字,另赠送他一条桑木扁担。从此他以“八百斤”称号饮誉苏中一带。1961年春至九华山后山双溪寺,先后住过水府庙、百岁宫、一宿庵、东崖禅寺等寺庙。1963年下放到铜陵佛教大队,住东崖钟亭。在钟亭敲钟近10年。他平时总是头戴济公帽,手持方便铲。洒脱轻逸,面恶心善。1988年,慈明到正天门,维修灵官殿,重塑菩萨像,严持戒律,坐禅悟道。临终前写下四句偈语:“妄我成生灭,如是不变迁。真持亦放下,谁住叹空也。”1991年1月11日晚6时圆寂。其徒遵嘱,将其入殓装缸。3年后开缸,见和尚毛发尚存,喉节清晰,体肤无损,关节能屈,遂安放肉身宝殿。其肉身今供奉在地藏禅寺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肉身菩萨之迷(图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

    同时,泡饭中的水还可冲淡胃液,影响正常消化吸收。饭后马上吃水果:有的老人喜欢饭后马上吃水果,认为有助于消化,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喝了未煮透的豆浆,会使人恶心、呕吐、腹泻甚至中毒。

  2. 梦见朋友和朋友打架

    周公解梦梦见朋友和朋友打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朋友和朋友打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毛人凤为什么一直想除掉沈醉?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毛人凤和沈醉之间的事情。因为毛人凤和沈醉在军统局中都是戴笠看重和欣赏的人。那毛人凤和沈醉的梁子是怎么结下的呢?有一次,毛人凤在烟花之地和一女子正风流快活结果被沈醉撞个正着,沈醉很多人都了解,虽然从军做官很多年但一直都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直到戴笠去世,毛人凤开始掌权就更想把沈醉害死。各位,本文讲了毛人凤一直想除掉沈醉,因为沈醉知道他一个秘密。

  4. 梦见撞邪了

    周公解梦梦见撞邪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撞邪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龍生九子,爲何沒有一條是真龍?看看龍的妻子你就明白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啦!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古代很多皇帝也都稱自己爲真龍天子。那麼龍到底是什麼?龍子又有哪些特點?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事兒,讓我們通過本期內容瞭解一下。一、中外定義的龍有哪些不同?傳說,龍是一種上古時代的生物,會騰雲駕霧,能控制風雨。其實外國也有龍,叫Dragon,希臘的源詞是巨蛇。外國人現在說的龍是在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流傳的英雄史詩《貝奧武甫》中確定

  6. 梦见老虎下山

    周公解梦梦见老虎下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虎下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其乐不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ílèbùqióng【解释】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其乐不穷”

  8. 由此及彼是什么意思?

    【拼音】yóucǐjíbǐ【解释】此:这个;彼:那个。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例子】无【相关】百度“由此及彼”

  9. 张三丰传内容介绍 揭露张三丰外号叫什么

    张三丰传内容介绍关于张三丰的生辰有两个说法,一说是1247年,一说是1264年。如果张三丰生于1247年的话,享年211岁,如果生于1264年的话,享年194岁。按照年龄年说,张三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长寿者。后来,根据张三丰的生平,进行了很多创作,比如小说、剧本、电影、电视剧等等。86版《倚天屠龙记》张三丰剧照《张三丰传》就是一本小说,当下更流行的电子小说。是由...作家张道士所写的一本玄幻修真类小

  10. 三头两日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āntóuliǎngrì【解释】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例子】无【相关】百度“三头两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