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如今,不管年老或者年轻的人们,都纷纷踏上了养生征程。植发、泡脚、...……有时虽是戏谑,但却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状态的关注。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养生呢?带着这一问题,6月30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四川省图书馆举办了「”养生有道健康人生”的巴蜀讲坛活动。本次活动主讲人为「”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拔尖中青年中医

「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如今,不管年老或者年轻的人们,都纷纷踏上了养生征程。植发、泡脚、 ... ……有时虽是戏谑,但却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状态的关注。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养生呢? 带着这一问题,6月30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四川省图书馆举办了「 ”养生有道 健康人生”的巴蜀讲坛活动。本次活动主讲人为「 ”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拔尖中青年中医师、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马界老师。 「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从这一问题讲起,马老师分享了「 ”用正确的 ... 对健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理念。而全生命周期管理则是指从出生到死亡之前的生命养护。对于「 ”治未病”概念,马老师指出世人多有误解。其实治未病即是进行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命质量研究。这一名词实则源远流长,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指导思想为「 ”防”——「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未病指人的最佳状态,既病指亚健康及轻病状态,瘥后则是指有病经治疗后的康复状态。 随后,马老师就「 ”有道养生”对读者朋友们进行了分享。「 ”道”即合乎自然规律,她强调,中医讲究「 ”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而西医虽也有整体观念,但明显前者更强。基于「 ”道”,马老师又介绍了四季养生原则。春季应帮助阳气正常的升发,利于肝胆气机的舒畅;夏季应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对脾的养护,不要使阳气外泄太过;秋季则应注意对肺的养护,并养阴防燥;冬季注意养护肾,敛阴护阳等。 在原则介绍后,马老师分享了四大调摄 ... 。首先是饮食方面,应「 ”五行五色调五脏,荤素搭配保平衡,时间合理呈有效”。如餐桌上不应全是绿叶菜,而应多色搭配。中医五行中,木对肝,相应颜色为青色;火对心,对应颜色为赤色;土对脾,相应颜色为黄色;金对肺,相应颜色为白色;水对肾,相应颜色为黑色。马老师强调,饮食养生应基于这一规律进行。对于进餐时间,由于当令时气血盛,相冲时气血衰,故人体应在七至九点吃早餐,而19点后则不应进食。马老师总结吃饭原则——早上吃饱(精)、中午吃好、晚上吃少、不吃宵夜。 在起居方面,马老师强调应时间合理,寝具得当。春夏三月应夜卧早起,秋三月应早卧早起,冬三月应早卧晚起。此外,对于人体,午觉也是必需的。每人都应进行约半小时的小憩。在睡觉过程中,睡姿正确也十分重要。如趴在桌上睡觉便会伤脊柱,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寝具选择上,应松软适度;仰睡应选择低枕,高度不超过5厘米;侧卧时枕头应与肩同宽。 在运动调摄上,马老师认为大家应根据自身的运动状况选择,正确运动、适量运动,同时保持脊柱平衡。其指导思想是「 ”保持脊柱中心直线力”。此处,马老师强调了微运动的适用性。尤其对于上班族,久坐后可站立原地进行,养生又省力。随后,马老师介绍了三种脊柱平衡操——自我牵引式、旋颈耸(旋)肩式及展翅飞燕式和八段锦微运动。这一环节,全场起立,由马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简单的动作学习。对于不懂之处,热情的读者朋友们便邀请老师再次进行示范,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是情志调摄。马老师以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师等高龄老人的生活方式为例,指出保持良好心理修养的重要性。养生可以五行音乐调适合,同时应注意畅谈心声,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读者朋友们踊跃的提问交流后,本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感谢马老师的倾心分享,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养生有道,成就健康人生。 来源:四川中医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养生中医健康养生马博士治未病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