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至正二十一年、龙凤七年正月开春,“老”上级小明王韩林儿在屡屡接到南方捷报后,为了表彰朱元璋取得的辉煌战果,特封他为吴国公。大约花了20天的时间,抵达了安庆,随即对安庆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可没想到却是屡战屡败。朱元璋军队最擅长的是步兵战,因而平日里并不太注重使用水师。在张志雄和廖永忠的数次打击下,安庆水寨被攻破,朱元璋军队随即进入安庆城,100来条陈军水师战船又留给了朱元璋作为了见面礼。
龙湾之战后,陈友谅手下有相当数量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如张志雄、梁铉、俞国兴、刘世衍等人投降了,为朱元璋的反攻指点引路。其中张志雄,勇敢善战,人称“长张”。虽然他是胜的部将,但两人关系好得跟亲兄弟似的,所以当赵普胜无端被杀,张志雄不胜悲痛;陈友谅发动战争攻打应天,他无时无刻不指望打败仗。应天大捷后他告诉朱元璋:此次陈友谅东进时所调的是安庆方面的军队,龙湾大战,死伤无数,投降了2万,安庆本来就空虚,加上现在新败,陈友谅回去后肯定不得安宁。朱元璋听到这等重要的军事情报后,马上派遣、冯国胜、张德胜等人迅速追击陈军。> > 再说陈友谅边退边战,幸亏手下有个猛将,人称“黑旋风”的张定边十分勇敢,保护着主子一路平安地撤退。原先大汉军一路占领的地方如采石矶、太平、池州、信州、广信等,如多米诺骨牌倒下似地相继失陷,不久安庆也被朱元璋军占领。但陈友谅深知安庆的重要性,绝非其他城市可比,于是就调集兵力,由猛将张定边挂帅,发起了凶猛的反扑,最终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夺回了安庆。> > 其实陈友谅这一次军事冒险的恶劣后果还不至于此,就在他们败退到安庆时,原先接受朱元璋密令,打算猛捣陈友谅后方军事据点的胡大海已经顺顺当当地拿下了信州。见此,当地的鄱阳大财主刘就向浮梁守将、徐寿辉的旧部于光进言道:“现在我们江西境内军政不一,依我看,倒是金陵那边很有生机,且兵强马壮,很有可能将来会成就大业,将军莫如现在就活动一下,或许以后还能……”于光没等刘把话说完便插话道:“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啊,要不,麻烦您为我走一趟金陵?”刘说是为人考虑,可更多的是为自己着想,当于光发话叫他充当特使时,他头磕得像捣蒜似,连连说:“好!好!”再说刘来到应天后,不仅转达了于光的想法,而且也说出了江西当地“边塞城池军力”,并告诉朱元璋:“江西有可图之机。”朱元璋一听到这话,顿时就特别来劲,随即安排了相关事宜。至正二十年七月,接受徐寿辉旧将于光献土浮梁(包括景德镇);九月接受徐寿辉另一旧将欧普祥献土袁州。差不多与此同时,曾受命于徐寿辉,率兵进攻四川的另一位部将明玉珍,在获悉主子被陈友谅杀害的消息后,不胜悲愤地跟人说:“与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随即他“命以兵塞瞿塘,绝不与通。立寿辉庙于城南隅,岁时致祀。自立为陇蜀王,以刘桢为参谋”,大汉国。> > 与陈友谅大汉国分崩离析、“疆场日蹙”的窘迫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元璋却是展疆拓土、硕果连连,且还福星高挂,官运亨通。至正二十一年、龙凤七年(1361)正月开春,“老”上级小明王韩林儿在屡屡接到南方捷报后,为了表彰朱元璋取得的辉煌战果,特封他为吴国公。> > 不过,这在当时日益做大做强皇帝梦但又“缓称王”的朱元璋看来,国公不国公的,没多大意义,所有的关键在于枪杆子说话,在于军事上的胜利,而军事胜利有个最为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千万不能像徐寿辉和小明王那样,当个挂名的“主”,必须要将军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地盘越来越大,底下将领各人手中都有一部分军事力量,如果不进行有效军事管理,不仅无法确保日后的军事胜利,弄不好还可能成为徐寿辉第二。想到这些,心思缜密又能含而不露的朱元璋在接到小明王御旨后的第三个月,就开始对自己政权中的军事行政最高机构及其人事做了调整,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亲侄儿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参议李善长兼司马事,宋思颜兼参军事,前检校谭起宗为经历掾史,汪河为都事;并对相关的军事做了布置和准备。> > 朱元璋在准备,已斗红了眼又不愿服输的陈友谅也在准备,且日思夜想来一次大翻盘。至正二十一年(1361)五月,当听到攻占信州的朱元璋手下猛将胡大海离开江西前往浙东的消息后,他当即决定,派部将李明道火速赶往江西,偷袭信州。信州守将胡大海养子胡德济见到敌军几倍于自己,顿感情势不妙,赶紧派人前往浙东,通报胡大海。胡大海立即率兵赶回信州,当来到信州郊外时,胡德济组织人马由城内往外打,胡大海由外围往城内打,一时间夹在中间的李明道手下将士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受击,没一会儿就溃不成军,主将李明道和宣慰王汉二并部卒千余人被俘。胡大海将他们带往浙东金华,交给李文忠。李文忠又将他们送到应天去,交给了朱元璋。> > 朱元璋问李明道:“陈友谅怎么样?”李明道说:“友谅自弑徐寿辉,将士皆离心,且政令不一,擅权者多,骁勇之将如赵普胜者,又忌而杀之,虽有众,不足用也!”听到这样的信息,朱元璋十分激动,立即调集兵马战舰,亲率徐达、常遇春等各领舟师,又特竖了一面大大的旗帜,上书:“吊民伐罪,纳顺招降”,然后浩浩荡荡地从应天的龙湾出发,一路西行。大约花了20天的时间,抵达了安庆,随即对安庆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可没想到却是屡战屡败。朱元璋军队最擅长的是步兵战,因而平日里并不太注重使用水师。不过,当多次陆战努力都不成功的情势下,大家都想到了水师。于是朱元璋下令,让刚刚投降过来的张志雄部会同廖永忠的水师,一起发动攻击。而陈友谅似乎总看老黄历,认为朱元璋的水师不怎样,所以在自己水域防御方面未曾加强,这下可让敌人钻了空子。在张志雄和廖永忠的数次打击下,安庆水寨被攻破,朱元璋军队随即进入安庆城,100来条陈军水师战船又留给了朱元璋作为了见面礼。> > 安庆城被攻下后,朱元璋乘胜追击,追到安庆附近的长江天险小孤山时,陈友谅守将丁普郎和傅友德率部归降。这两位将领对于后来朱元璋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其中的傅友德在明军南征北战中成了无往而不胜的“常胜将军”,为大明帝国的开创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