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有一位财富圆满的德卫峡玛婆罗门,邻近 的德卫夏城,有位杰日婆罗门,此二婆罗门关系极为密切。杰日婆罗门娶 舍利为妻,夫妻共同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 夫妇为孩子的降生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为舍利子。德卫峡玛即能 持婆罗门,与妻子共同生活,也生了一个孩子,取名能持子。他们都用牛 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地喂养着各自的孩子,这两个孩子如海莲般地迅速 长大了,他们俩也是同窗共读,互助互学,论典都基本精通,学业圆满了。 舍利子进一步博学论典和辩论,十六岁时,许多辩论家都辩败在他的手下。 后来,他独自走进森林,随一外道出了家。待世尊出世后,舍利子和目犍 连对佛法生起了无比的信心,转依佛门,并在世尊前精进努力,灭尽烦恼, 获证阿罗汉果位。佛陀分别授记:舍利子为智慧第一,目犍连为神通第一。 能持子后来则作了引胜国王的大臣,经常来往于皇宫,做很多事情。但他 经常恃王权,要挟婆罗门、施主等,敛征赋税,暴取民财。此时的舍利子 与能持子是截然不同。能持子已娶妻成家。 此时,舍利子观察到调化能持子的机缘已成熟,打算去度化他。一 天早晨,舍利子着衣持钵到能持子家里化缘去。当时,舍利子只见能持子 安坐在马拉嘎树荫下,指挥人挤奶。正高声吆喝时,突然看见舍利子从很远的地方 来了,高兴得不能自抑,跑上前去抱住舍利子,非常激动,对舍利子说: "久违的老同窗,今日重逢真让我太高兴了,今天请您光临我家,我好好 地供养您鲜奶。"舍利子却婉言谢绝道:"老同学,您有这颗心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但,您家我是不会去的。"能持子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 去我家?我们分别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有一见面的机会,为什么不到我家 去好好聚餐?如果您不去,我心里十分难过的,您不要拒绝老同学的盛情, 好不好?"舍利子说:"因为现在我们彼此的行为(Kiriya)完全不同,你 现在的行为全是不如法的,借职权暴敛赋税,害了许多众生等等。从礼仪 上,我们可以打招呼,但去你家没多大意义。"能持子强辩道:"舍利子, 您不要这么说,我是一个在家人,在家人的生活需要很多消费,不得不做 一些事,否则,生活无法解决。您看,我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奴仆亲眷, 周围有亲戚朋友,都要靠我维持他们的生活;上面还要依靠国王,依靠国 王必须护持土地,护持土地则经常要供养土地神、护法神,还要经常供养 沙门、婆罗门等,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样,若去如理如法的行事,怎么 能行?"舍利子告诉他:"既然这样,我问你问题,你能否好好回答我?" "可以,我一定好好回答。""你刚才说你为了你的父母、妻子、奴仆、 亲朋等不得不造业,那么,譬如你为父母造了很多的恶业,还没来得及忏 悔便死了,随业堕入了地狱。此时,阎罗君以各种兵器击打残害你,你非 常难忍,就祈求阎罗君不要打 ... 你,你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而造业的, 阎罗君会不会原谅你,放宽你?""舍利子,这肯定是不会放宽的,只有 自作自受。""那么,我再问你,一个人为赡养父母去如理如法地行事, 自己与父母即生中都能得到很大的安乐,父母也高兴,自己也积累了很多 资粮,人享受生活不一定造恶业,如果这样,父母是否很高兴?""如果 你为妻子亲眷等造恶业,随恶业而堕恶趣,阎罗君会不会是为别人造恶业 而不打你惩罚你?""那肯定不会放过我的。""那如果你为了他们而如 理如法地去行持,他们也会善待你,这个没有什么疑义吧?""确实没有 什么疑义。"通过舍利子一步深入一步地点化,终于使他如梦初醒,觉得 自己为父母、妻子、亲朋、眷属等造了很大的恶业,顿时生起很大的后悔 心,一时忍不住内心的痛悔,在舍利子面前呜呜痛苦起来,边哭边用衣服 揩着泪水,并于舍利子前忏悔:"舍利子,我的行为确实不如法。最近, 我又娶了一个小妾,为此也造了很大的业。现在,我愿把她好好打发回娘 家,在您面前受持五戒。"舍利子也慈悲地摄受了他,为他授了五戒。如 此圆满地调伏了能持子后,舍利子便返回了。 过了很久。一次,舍利子来到印度南方的森林中,有一位从王舍城 来的比丘,他遥见舍利子后,心里非常欢喜,马上趋前顶礼。舍利子问他: "你从何处来?""从王舍城来。""那你知道王舍城的能持子吗?""知 道,知道,是尊者以前的同窗好友,后来,受了居士戒。""他现在仍旧 对佛陀和正法具有很大的信心和欢喜心吗?他的身体生活各方面都好 吗?""能持子对佛陀和正法还是很有信心和欢喜心的,但他的身体患了 重病,看来是很危险。"舍利子听后,立刻披上法衣前往王舍城。时能持 子重病卧床,看见尊者亲临探病,非常欢喜,欲起不得。舍利子连忙摇手 示意:"不要起来,不要起来,我在一边坐就是了。"舍利子亲切地询问: "老同学,你是否觉得很痛?比以前稍有好转吗?……"如是详详细细、 轻声细语地询问了他的病情饮食等。能持子有气无力地说:"舍利子,我 现在已经病得不行了,昼夜都是特别的痛……"歇了一会又说道:"我的 头痛得比一个大力气的人用绳子紧紧捆绑一个毫无力气人还痛;我的肚子 痛得比屠夫把牦牛的内脏全掏出来再塞进去还痛,非常地难忍;我的浑身 滚烫得象两个大力人把我拖在熊熊燃烧的烈火里一样滚烫。病情愈来愈 重,没有一点好转。看来,活命无望了。"舍利子对他说:"能持子,我 问你,你好好地回答。你觉得地狱(Niraya)与饿鬼(Peta)哪个好?"饿鬼 好一点。""饿鬼与傍生呢?""傍生好一点。""傍生与人呢?""人 好。"……这样依次问到欲界的最后梵天,能持子说:"生在梵天是最好 的。"舍利子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觉得梵天的果位最好,那就好好听 我给你传授四无量心的教言,你好好作观,肯定能转到天界。"(藏文中 有广明,此处从略。)传完教言后,舍利子就往回返。此时,世尊观知舍 利子没有对他传究竟的法,只能升天,不能得圣果,马上显示神变,在舍 利子走后,显现在能持子前。能持子见到世尊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佛为他 传了相应的法,能持子得到了无来果位(Anagami)。世尊又显示神变比舍 利子先到,坐在那里等舍利子。舍利子来到佛前,世尊问:"你哪儿去了?" "世尊,我去给能持子传法了。""你传的法不究竟,在你走之后,我又 去给他传了法,他得到了圣果。"舍利子赞叹曰:"善哉!善哉!如来神 变无比,如来度众无边!"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世尊,能持子以何因缘 生于富贵之家,对佛生起欢喜心?请为我等宣说。"世尊告曰:"此乃前 世的愿力所致。很早以前,无争城的龙天国王治理朝政,整个国家安泰和 平,君臣齐心合力,人民无争无怨。这时,他手下有位大臣,常借王权, 暴敛赋税,生活奢侈,放荡闲乐。有一个穷人见了,觉得应该积累一些善 法,后来遇到了一位独觉,他也尽力做了供养。供毕,独觉显示神变飞走 了。他观想自己在独觉前顶礼发愿:以今供养独觉的善根,愿我将来生于 富贵之家,能象国王手下的大臣那样,依仗权势享受美好的生活。诸比丘, 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穷人就是现在的能持子。还有一段因缘,人天导 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皈依佛门受了居士戒,临终时发愿: 愿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当时的这位居士就是能持子,以两世的愿 力成熟故,他今生先作大臣,依仗国王的权势,暴敛民税,奢侈享乐。后 来遇佛生欢喜心,得证圣果。"其因缘如是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衣服沾到油漆怎么洗?油漆的危害与防护

    但如果怕有很大气味的话,可以用香蕉油涂于沾到油漆的位置洗一下。或者直接到油漆店买点松节油进行清洗。如果是普通水溶性油漆,直接用水就可以清除,衣服较贵重的话避免质地受到影响,沾到非水溶性的油漆可以用驱蚊用的清凉油直接涂到沾有油漆的位置,隔几分钟,用棉花球顺衣料的纹擦拭,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再用清水洗净即可。

  2. 女儿给爸爸的父亲节暖心祝福语

    女儿给爸爸的父亲节暖心祝福语1、老爸您知道吗?父亲节到了,老爸:快买礼物送给爷爷吧!父亲节,愿您快乐安康!

  3. 马年新春贺岁短信

    ..☆马年到来,红红火火过新年,今年我一定要红,加油吧,一定能红的。这就是马年好运事事如意;辛卯吉祥处处圆满。新春大吉,万事成祥!马年纳百财,钱运乐开怀!happy兔u☆马年笑哈哈,人人把财发,举杯祝祖国,来年更强大。共寄语,友情长相守,祥和年。拜年日,贺新春永福,岁无边。☆寅往卯来新春到,爆竹响,烟花耀。☆《贺岁》相送玉兔迎金龙,合家欢乐庆团圆。

  4. 积年累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īniánlěisuì【解释】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例子】无【相关】百度“积年累岁”

  5. 常吃大豆能多防病吗?

    大豆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对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大豆对绝经期的老年妇女乳腺癌,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大豆所含的优质蛋白质能良好地增进骨的形成,在短期内能增加骨的密度,从而促进骨骼的健壮。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每天进食大豆优质蛋白质50克,可获得中等水平或高水平的异黄酮,6个月后可降低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6. ... 鬼缠身

    ...鬼缠身>因以前有SY的毛病,所以招来了...鬼。每次只要吃葱或是蒜,梦里就会有淫邪之事发生,而且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没有两样,即伤身{肾虚}又火烧功德林。我学佛有些时间了,吃素,因为单身,所以也无夫妻生活,虽然现在改了SY的毛病,但已经...鬼缠身了。以前我很迷惑,不知道为什么会梦见不干净的事情,现在懂了,本身我年龄不算老,又因自己招来的...鬼在身,而葱和蒜是助淫的,所以,想要往生的,一定要注意。

  7. 他是意大利末代王子,沦落街头摆摊卖意面,却娶了35岁柏林影后

    他是意大利末代王子,沦落街头摆摊卖意面,却娶了35岁柏林影后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发出过「”王侯将相宁有种”的经典语录。纵观世界近百年的历史,二战后欧洲王冠落了一地,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走上了民主化道路。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意大利末代王子伊曼纽尔·菲利伯托。他是意大利王室的末代王子,曾经流落街头摆摊卖意面,却与三十五岁的柏林影后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菲利伯托上世纪七十年代

  8.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的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有偿还,于是他就到借钱人那去讨账。为了讨回半个钱的债,用掉四个钱,再加上路途往返的辛苦,劳累不堪,借出去的钱很少,因要账失去的却很多,而且还被人家当作笑话。世界上是有这样一种人的,为了取得一点点小名小利,以至不惜丧失自己的品德。只顾有利自己,就不考虑人格和信誉,眼前得到不光彩的声名,来世还要受到极痛苦的报应。

  9. 【今日历史】6月21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00年6月21日清廷正式发布诏书向列强宣战119年前,1900年6月21日,清廷正式发布宣战诏书。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尔州成为美国第九个认同美国宪法的州231年前,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尔州批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九个州。1991年6月21日,拉奥正式走马上任。1991年6月21日德国决定迁都柏林28年前,1991年6月21日,德国众议院以338票对320票,达成历史性的决定:将首都由波恩迁至柏林。

  10. 关于爱情美文美句摘抄-感人的情话

    毕竟人活着只有一次,而喜欢和爱人又是那么不容易留存的事。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