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简述翡翠审美变化:东西会说话

简述翡翠审美变化:东西会说话

普通的翠,清晚期,一面云龙,一面凤凰牡丹

  摘要:教您怎么样从史料中考证审美的变化,如果能够还原器物 ... 那个时代的审美,其实鉴定古玉也就不难了。资料摘录自《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P12—P24,杨伯达先生《从文献记载考翡翠在中国的流传》一文。

  我们先从资料中看看各代对翡翠的审美变化:

  乾隆—清中期,没有专门的翡翠记载,所有对于翡翠的记载都是建立在与和田玉的比较之中做出的,也就是说,翡翠的审美就是和田玉的审美。白翠应该更像白玉,绿翠应该更像碧玉,黄翡应该更像黄皮。绝好的证据是故宫博物院有一件乾隆44年4月29日,江苏巡抚吴坛端午供翡翠花觚。像不像和田玉的做法?我想看过就会有结论。

  19世纪晚期,也就大致是我们所说的清晚期。慈禧的实际执政让事情有了变化,绿色的翡翠在清廷受到热捧。只因为慈禧虽然是个女强人,但实质还是个女人,对于女人视觉的美感远远胜于对内涵的追求。能够撕烂传统的束缚,真是一个坚强心灵的女人。这一时期翡翠的宫廷记载为“绿玉”,也是一个反映的侧面。

  1889年,古籍中对于翡翠最重要的书籍《玉说》问世,唐荣祚先生全方位的解读了翡翠。因为这本书是接受伦敦博物院的约稿,科学精神和客观性都很值得赞赏。唐先生在书中明确的提及了翡翠的五个分级:

  宝贵翠:1)绿色正碧,明艳晶莹;(2)不油不干;(3)无斑无绺;(4)体质苍润;(5)色相沉着。

  佳品翠:(1)白绿分明;(2)色泽融润;(3)白如凝脂;(4)绿如滴翠。

  上乘翠:(1)质地纯白;(2)浓碧点染活泼、流丽,不散不晕;(3)清彻无滓。是为俏绿,亦属上乘。

  无足取之翠:(1)绿色或淡而似晕,或浓而近黑;(2)白色或污似香灰,或暗如烂石。皆无足取。

  庸常之翠:(1)通体淡碧,初睹品若甚佳,细玩则颜色走散,漫无定踪,转不能指其绿色之所在;(2)或绿色内杂沉黑斑,或搀白屑。亦属庸常之物

  这个分级描述精确。我们很清楚看到了清晚翡翠审美的变化,俺简而言之的归纳了一下

  1、头等大事是要绿,是那种比较浓的绿。而且要绿得干净。绿感不强或者不干净的,不如白翠。

  2、白翠虽然不如绿翠,但是脂粉好(也就是颗粒细)的白翠也是相当难得的。

  3、绿色和白色分明的为佳。

  4、【极其重要的是这里只有种(也就是细腻程度),而无水的论述。水头并非翡翠审美的重要标准】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东西方审美的撞击。翡翠的审美仍然顺着清晚的路子在发展。另一本极著名的玉器古籍《古玩指南》中,赵汝南先生对于此期的审美变化记述极为细致。

  1、“在以前之风俗白色者亦可用(注:此与明末云南人的看法不同),有一二处红绿者更佳,纯绿者百无一物焉。”这部分说的该就是上述的清晚时期。赵先生还说得很清楚:“盖系风习如此,非限于财力也。”不差钱,就是喜欢白的,如果满色那就牛大了。

  2、“数十年前……翡与翠等重,一物而兼备者更妙。今则只贵翠而不重翡,且有以翡为疵之趋势。”这部分说的大约是清末时期。

  3、而到了民国,“近甘年来风习在 ,白地者即不能用为饰物。饰物系装饰之物,可有可无,非必要者,如用白地反不如不用之为愈,故白地翡翠今人绝少用之。即有红绿者亦多将白地去掉。质言之:今日所用翡翠必须完全为翡翠,即颜色不佳可用之,带白地者绝不能用。”仅仅过了20年,白翠已经没有市场了。

  现代的“种水色”、““浓、阳、俏、正、和”就不一一细述了。

  相信有心人读下来,会对清代翡翠审美的变化有个大概的认识,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件老翡翠选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能够大致的把它划入适当的年代呢?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器物本身散发的气质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东西会说话”。

  其实所有的古代器物都有类似的情况,翡翠只是一个小例子,和田的审美变化更是极长的有趣历程。

  我们通常看到古玩行内,多十分推崇“上手”,认为“读书”一事只是纸上谈兵。甚至给愿意读书的朋友冠以“学院派”,这个名称,相对于“实践派”无疑都是一个稍带着贬义的称呼,背后的寓意大致就是“四眼田鸡”般傻乎乎的书呆子。

  但是读书有那么傻么?起码各位看官在看完上面的内容的时候,还觉得读书真有那么傻么?不读书、不泡博物馆,凭着经验和想象,哪来的断代依据呢?说书无用,并不是书的错,而是读书的没看懂罢了。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点点滴滴,黄金屋、颜如玉不敢指望,但是从各代之书,看出审美的变化,好恶的变化,探寻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却是很容易做到的。

  读书确实是最笨的办法,但同样也是最靠谱的办法,也希望走捷径的“聪明人”、“老藏家”少些再少些,安心读书的“书呆子”“小学生”多些再多些。

  补充资料:

乾隆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江苏巡抚吴坛,端午供,翡翠花觚

这是典型的慈禧调调的东西,是以慈禧为代表的一个时代的女性的审美追求

这个扳指大约就是清晚—清末的东西,表达的审美已经和现代较为趋同

  光绪二十三年恭亲王弈訢献给光绪皇帝的贡品,可见这一期间,绿还是最重要的,这样没有水头的东西,绿也是斑驳而已,照样是贡品

  这件东西是进贡给乾隆爷以后,乾隆皇帝命如意馆的苏州刻字匠刻款的,可见乾隆对其的喜爱,也可以窥见乾隆一朝对于翡翠的最高追求之一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简述翡翠审美变化:东西会说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4. 大清为何拒不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满清朝廷显然是拒绝革新的,而其中的关键点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这个道理自然不言自明,如果承认人家先进,那势必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5. 慈禧为自己定制了一副棺材但为何到死都没用上

    慈禧为自己定制了一副棺材但为何到死都没用上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因痢疾引发心脏衰竭病逝西苑仪鸾殿,享年七十四岁。作为晚清的最高掌权者,慈禧太后的葬礼自然是风风光光,隆重异常,规模空前,世人皆为之震撼。慈禧生前念念不忘的大玉棺并没有如愿来安放自己。或许是翡翠的缘故,慈禧首先想到了和田玉,并下定了定制一副大玉棺的决心。随着慈禧懿旨的下传,玉棺之事很快经李莲英之手摊派到了新疆地方官吏的头上。

  6.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7. 慈禧太后生前最爱的15件国宝翡翠玉雕,价值连城,名字也超美!

    而说起历史上谁最爱玉,除去乾隆爷就是慈禧太后了,按说是他们二位让中国的玉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慈禧太后对翡翠玉器的喜爱曾一度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平时的生活中更是处处有玉。慈禧之所以爱玉,一是因为其自身的稀少,慈禧作为当时的掌权者,拥有如此多数量的玉器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

  8. 「 ”祺祥政变”——晚清各方政治势力之大博弈

    1861年9月30日,早已回到京城的慈禧太后命令睿亲王仁寿、醇亲王奕寰率领京师卫队前往密云逮捕「”顾命八大臣”核心要员肃顺,将其与载垣、端华等一起关在宗人府。与此同时,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五人也被抓捕。逮捕后不久,慈禧便以小皇帝载淳名义发布上谕:「”载垣、端华、肃顺于七月十七日皇帝升遐,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但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其赞政务之谕。载垣等乃造

  9.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10.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随机推荐

  1. 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

    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體解四聖諦――苦、集、滅、道之理,證阿那含果。婆羅門出家後獨自思惟:「善男子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應以正信出家而學道……。」由於這念心已解脫憍慢的束縛,便證得阿羅漢。

  2. 顾命八大臣为什么斗不过慈禧?一场政变就全被端掉了

    据《清史稿》,咸丰六年,咸丰宠妃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名叫载淳(后来的同治帝)的娃娃,也是皇长子,当立为太子,可是大臣肃顺等人担心其母将来专权,劝咸丰学学汉武帝,「”立子...母”以绝后患。咸丰先是犹豫不决,后来一想,难道非要...人,才能避免后宫干政吗?不...人也有办法。咸丰的办法是,临死前给皇后钮祜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留了一道密诏:朕百年后,那拉氏若有不轨行为,你就动

  3. 【俪对】的意思是什么?【俪对】是什么意思?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义山浪子,薄有才藻,遂工俪对,宋人慕之,号为‘西昆’。」★「俪对」在《汉语大词典》第1740页第1卷1740参见:俪对俪对是什么意思俪对lìduì对偶。

  4. 男人要常吃此菜,腰腿不酸,体能充沛,外酥肉香,一整盘都不够吃

    男人要常吃此菜,腰腿不酸,体能充沛,外酥肉香,一整盘都不够吃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短暂的滋养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5. 女人之苦何时了

    女人之苦何时了这个世界上,无论在物质上和法律上以及精神上都推广男女平等,男女却是无法平等的,因为女人太苦,苦过黄连。法师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女人比男人苦。在挂甲禅寺,早课,如此庄严和肃静的气氛里,忽然,两个女人就吵起来。>我感慨的这个苦,也不仅是目睹两个女人的争吵,而是将整个生命的苦,前生后世的苦都兜了进来。其实,男人没有修为,也苦,只是某些方面不像女人表现的这么粗猛罢了。

  6. 造句

    一天,从幼儿园接出刚满两岁的儿子回家,孩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怪无聊的,我就说,“哎,儿子,我出个词儿,你给爸爸造个句行吗?”>“好吃”,我说。>“好吃个屁!”,他紧接着我的话音脱口而出?

  7. 梦见还钱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还钱是什么意思,梦见还钱会有哪些寓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梦见还钱是什么意思(摄图网)梦见死人还钱,预示着你近期可能会得到意外之财,建议你要谨慎小心,以免是些不法之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梦见仇人还钱给我,预示着你近日要小心行事,以免小人或是敌人背后针对你,对你放冷箭。

  8. 梦见很多飞翔的浣熊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飞翔的浣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飞翔的浣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玉石 梦见玉石什么意思

    梦见玉石是什么意思?梦见玉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玉石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得到玉碗是吉兆。梦见玉碎了也是凶兆。年轻女性梦到她遗失了碧玉,表示她对男朋友的行为不满。梦见玉石的案例分析说真的,我对金银什么的一点都不感兴趣,而对美玉却情有独钟。〔女性,28岁)梦境解析:玉石的梦,是顺利与幸福之意。

  10. 肝胆楚越造句_肝胆楚越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肝胆楚越gāndǎnchǔyuè肝胆楚越的意思和解释: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肝胆楚越的出处《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肝胆楚越的例子肝胆楚越造句肝胆楚越造句相关成语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结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