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白纸包和红纸包

在山东潍县的一条巷口边,住着个叫王大发的年轻人,他开了个剃头铺。 有天,剃头铺里来了个剃头的。剃着剃着两个人聊了起来,聊的都是些家常事,不一会儿两个人就像是老朋友了。王大发对这个自称叫“张长庚”的人充满了好感。 剃完头张长庚问王大发,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为啥还没老婆?王大发说,只因老爹死后老娘悲伤过度,不久就随老爹去了。双亲在世时,曾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可二老死后,他还欠着人家几十两银子的丧葬费,哪还有钱娶老婆?而今,女方父母想悔婚,说年底如果还娶不起亲,他们家可不能养老闺女,那就别怪他们要给女儿另许人家了。说到这里,王大发叹了口气说:“唉,这都是命啊……”> “你见过那姑娘吗?”张长庚问。> “咋没见过?小时候我俩还是邻居呢!”王大发告诉张长庚,姑娘叫周小芹,不算很漂亮,但很勤劳,很善良,一听说父母想悔婚,就同父母闹了起来,说父母嫌贫爱富。可父母哪会听她的,说年底王家不来下聘礼,就得给她另许人家。有女嫁不出,他们的老脸可往哪儿搁呀……就这样,小芹偷偷来找过他,要他带她走。可是,他缺亲少友,又能带她去哪儿呢?他只好要她认命。结果,小芹就哭着走了,说这一辈子不嫁人了。> “好一个有情有义的姑娘……”张长庚不住声地夸着姑娘,之后又一笑说:“王大发,我看这样好啵?既然你没本事把小芹娶进门,那我就送个老婆给你,要不要?”王大发认为张长庚在同他闹着玩,哪有刚认识就给人送老婆的?> 才过两天,刚吃过早饭,张长庚就来剃头铺给了王大发两个纸包,说:“如果有人找你问起我,你就把这个白纸包交给他,要他当着你的面打开纸包念一首诗。红纸包是我给你的,等那个人走了之后你再打开。”说到这里又叮嘱说:“一定要照我说的办啊!不然就不灵了。”王大发摸不透张长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是个老实人,也没问,就说记住了。> 果然,第二天就有个人找王大发,问有个叫张长庚的给过他一个纸包没有。王大发说给过,就去房里拿出白纸包交给了来人,并要他打开纸包念一首诗,说这是张长庚叮嘱过的。> 来人打开纸包一看,包里有一大一小两张纸,大纸上写了很大一个“天”字,小纸上写着首打油诗:要大容易要天难,要天还得交现钱。纹银百两换天字,天字面前不赊欠。> 来人大喜,赶忙掏出一张银票给王大发说:“这里正好100两。”> 来人一走,莫名其妙的王大发就打开那红纸包,只见红纸包里也包了一张纸,纸上写的也是一首打油诗:男大当婚女当嫁,纹银百两好安家。娶回小芹恩爱多,一年之后添个娃。> 落款处写的是:许你一个老婆的郑板桥。“啊!”王大发这才如梦初醒,原来“张长庚”就是新上任的县官老爷郑板桥呀!他一激动就止不住泪流满面……没料到想老婆,老婆就能娶回家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潍县的贪官被查办后,乡绅们早就打听到了新县官郑板桥要来上任的消息,一商量就在县城南边的山丘上建了座牌楼,取名南天门。主要是为了巴结郑板桥让他题写“南天门”的牌楼名;也想借此在牌楼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眼下,就等郑板桥写“南天门”三个大字了。他的书法“乱石铺街体”可是天下一绝啊!> 不久,郑板桥到任了,领头的周乡绅就去请郑板桥写字,可郑板桥没答应。三天前,乡绅们邀了一起去求郑板桥题写牌楼名。一来郑板桥不想拂众多乡绅的面子,二来刚从剃头铺回衙,想起了给王大发说过的要给他送个老婆,于是心里一笑就答应下来。但又说今天还有要紧事办,明天写好了他会派人给周乡绅送去。> 第二天,当周乡绅和众乡绅看了郑板桥写的字时大吃一惊!“南天门”写成了“南大门”。虽是一笔之差,景点的气势和境界就一落千丈,这咋行?想是郑大人疏忽了。> 怎么办?有人建议字写得好的周乡绅添一横算了。周乡绅想,也好,不就一横吗?于是就模仿着郑板桥的笔形在“大”字上添了一横。哪晓得这一添,怎么看都别扭,这才晓得“乱石铺街”也不是谁都能“铺”的。周乡绅添坏了字,只好厚着脸皮去找郑板桥。郑板桥看了“大”字上边添的一横不觉哈哈大笑,说:“今天没心情,明天给你补写一个天字,你后天下午来拿吧。”> 第三天午后,当周乡绅去拿“天”字时,郑板桥却苦笑一声说:“唉,我不想为了一个字让你跑腿,所以字写好后就派张长庚给你送去了。不料,他走到王大发剃头铺时闹起了肚子来,只好把那个包好“天”字的纸包放到王大发家里就回衙了。你去王大发那里拿吧。只是,可不要说是我写的字哦,我怕麻烦。” “是,多谢大人……”周乡绅做梦都不会想到,他拿到的“天”字会是郑板桥送给王大发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白纸包和红纸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生命哀歌,娑婆频响;菩萨救渡,随化示现。过去,我是位厨师,十八岁受习厨艺,先后到鸿禧山庄西餐部、铁板烧及复兴航空当厨师。十年来,想尽办法让美食锁住客户的心,于是割剖庖烙、残形...戮,累年难计!自此,改行开计程车,同时放生。放生未久,业报来现。未学发觉,胸口有颗如黄豆大肿瘤,不痛,有异味,长庚医师说是脂肪瘤,无大碍。过几日,传出臭味,化脓,将其余挤出;近一月,伤口自愈,疤痕全无。

  2. 白纸包和红纸包

    >才过两天,刚吃过早饭,张长庚就来剃头铺给了王大发两个纸包,说:“如果有人找你问起我,你就把这个白纸包交给他,要他当着你的面打开纸包念一首诗。红纸包是我给你的,等那个人走了之后你再打开。”王大发说给过,就去房里拿出白纸包交给了来人,并要他打开纸包念一首诗,说这是张长庚叮嘱过的。

  3. 叶长庚智擒“白脸狼”

    一天,新上任的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叶长庚突然接到“白脸狼”率部投降的报告。叶长庚对此难以置信,估计到是“白脸狼”在耍花招,设圈套。大家坐稳后,叶长庚司令员首先致欢迎词,接着,“白脸狼”装腔作势地讲了几句,宴席便开始了。叶长庚赶忙边往回拉“白脸狼”,边劝说道:“这又何必呢!弟兄们今晚高兴,让他们吃去,不会误事的。来,我们喝!”言谈话语中,叶长庚探听出“白脸狼”只带了三个连进城,还有两个连留在了城外。

  4. 归鸿郑彬是好是坏?郑彬真实身份揭秘

    《归鸿》是一部讲述航空领域的谍战剧,其背景故事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从预告片来看,富大龙饰演的郑彬和聂云开应该是对手关系,郑彬的身份也是扑朔迷离,不过看似是反派的人物,说不定会迎来反转。剧中,凌潇肃饰演潜伏的地下党员聂云开,他以总经济师的身份深入华航内部,游走在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地带,最终成功策反“两航”高层。

随机推荐

  1. 万年长安之花萼相辉楼

    沿着长安天街,也叫朱雀大街,往北走的尽头就是皇城。皇城里面还有宫城。唐朝的时候皇宫在长安城的最北面,不是正中心。这和今天的北京,也就是明清时候的首都格局是不一样的。从天街北面的朱雀门进去皇城,右手边就是太庙。长安地图当年...在虎牢关一战定天下,同时击破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支割据势力。这一战之后唐朝统一天下的大业几乎就完成了。

  2. 坐拥百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òyōngbǎichéng【解释】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出处】《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例子】【近义词】坐拥书城【相关】百度“坐拥百城”

  3. 爱情句子甜蜜超长爱你一生一世

    有些人的恋爱,仅仅是爱上了“恋爱”。每个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会很缠绵,可真正过日子都得有自己的追求。

  4. 起床后 口干 口苦 口臭 往往是三个原因导致的 须提高警惕

    当清晨起床之后,你会不会出现口干、口苦,还有口臭的现象呢?

  5. 奥匈帝国的缔造者出生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奥匈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6月8日他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和解,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戴上圣斯蒂芬王冠,建立了奥匈帝国。1900年奥匈加入八国联军出兵中国。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由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年,86岁高龄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驾崩,弗朗茨·斐迪南的侄儿卡尔即位为奥匈帝国皇帝。

  6. 皇帝娶大臣的女儿,皇帝的女儿嫁给大臣,古代掌权者结婚都是套路

    建议魏武侯把另一位公主嫁给吴起,测试他的态度。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嫁给了堂邑侯陈婴的孙子,另一位不知名的公主则成了绛侯周勃的儿媳。把自家的女儿嫁给皇帝,然后子孙就可以娶皇帝的女儿,这种操作也是套路。>于是晋朝皇帝最著名的两位女婿:一是王敦,一是桓温。王敦、桓温造成了东晋王朝最大的两次统治危机。

  7. 梦见大拇指_周公解梦梦到大拇指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大拇指好不好

    做梦梦见大拇指好不好?梦见自己的大拇指,生活会很幸福、富裕。女人梦见自己的大拇指,即将要分娩。商人梦见自己的大拇指,生意能获大利。小偷或强盗梦见自己的大拇指擦伤,不久会被逮捕,并且被判刑。病人梦见自己的大拇指有破伤,因得不到合理的治疗会长期忍受折磨。拇指向上代表情况有利,拇指向下则表示消极负面的因素。好几次梦到大拇指掉皮是什么意思?

  8. 见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见”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见”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独...

  9. 说说大全2017流行的 年轻人喜欢的个性说说段子-感人的情话

    看着路人,一个接着一个。我却没有说不的权利。

  10. 郑板桥一日三餐皆素食(图文)

    郑板桥,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