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小雁塔争顶的故事

西安城东南有座大雁塔,西南有座小雁塔。这两座塔,就像两位巨人,站在西安南门的两边,捍卫着这座古代帝都的安全。可是,这两位“巨人”竟然不能和睦相处。相传,大雁塔修成时没有顶子,就像和尚头,光秃秃的,十分难看。而小雁塔却有一顶十分漂亮的绿色琉璃宝葫芦帽子。来来往往的人,谁见了谁夸小雁塔漂亮俊俏,特别赞叹它的那顶帽子,对大雁塔呢,没有人不摇头叹气,说它那秃顶太难看。大雁塔嫉妒极了,它怨恨人们当初为啥不给它也戴顶美丽的帽子。然而,这已经迟了。寻思来寻思去,最后它想出一个办法:请风神给自己把小雁塔的帽子夺过来!风神接受了大雁塔的贿赂,决心替它帮忙。这天夜里,它眉开眼笑地来到小雁塔跟前,好话说下一河滩,不住地恭维小雁塔。当看到小雁塔被它吹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它才趁势说;“大慈恩寺最近有个盛大而又隆重的庙会,皇上要亲自去进香,可是大雁塔秃着个脑袋,叫人见了多扫兴,把你这项漂亮的帽子借给它,让它应付一下场面好吗 ? ”一听说大雁塔要借帽子,小雁塔马上警觉起来。平常,它发现大雁塔老是对着自己的帽子发呆,总觉得它不怀好意,所以就格外留神。这会儿,听了风神的话,它更相信自己没把大雁塔看错,便婉转地对风神说:“好心的风神,你走南闯北,见的世面广了,世上有谁比得上大雁塔老兄那么气派、雄伟?我这顶小小的帽子顶在它的头上,那不是辱没了它的风度,惹人笑话吗?”“哪里,哪里,你这顶帽子真是举世无双,戴在大雁塔的头上,那才真是珠联璧合,再好不过了!噢,不不不,它只不过是借用一下,用后就还你。”风神把能说的漂亮话都说尽了,小雁塔怎么也不肯借。风神发怒了,它使出所有的力气,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绕着小雁塔转圈子 ... ,小雁塔还是不答应。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风神打了—个旋儿,—下于就把小雁塔的帽子旋上了天空。小雁塔的肺都要气炸了,气得它从头到脚裂开了一道八尺宽的缝子!大雁塔夺过小雁塔的帽子,遮住了自己的秃顶,神气活现!可是,人们都厌恶它的霸道行为,谁也不给它说好话,反而越加同情小雁塔。长安城里的老百姓,节衣缩食,纷纷凑钱,把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修得更加漂亮,而且还在小雁塔身旁修了一座钟楼,铸了—口巨大的钟挂在钟楼上。小雁塔非常感激长安的老百姓,总想报答报答。可是,怎么报答呢?它想:人们成年累月的劳动,一刻也不歇息,够辛苦的了,但是这灾那祸不断地危害百姓,害得他们过不上几天安生日子,自己身伏大地,头顶苍天,能觉察出天地间的变异,应该利用这一点为人们预报吉凶祸福。它果真这样做了。风调雨顺,没有灾难的时候,它就把身子合拢,告诉人们太平无事,如果要发生什么灾异,它就久久地敞开身上的那道缝子,迎着风呼呼地吼叫,让人们早做准备。据说“安史之乱”前,它身上的那条缝就张开好长时间。后来、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开开合合,次数多了,连自己也站不稳了。它想着自己—倒,反倒要误事。不如紧紧地合住身上的缝子,以保自己永远站在长安城南,用钟声给人们传递消息。这就有了长安的老百姓世代夸耀的—景—一雁塔晨钟。巍 山 搜集——转载《古塔故事多》一书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小雁塔争顶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清初时期到清末时期,为什么考中进士的人要立碑题名?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这是宋人汪洙《神童诗》里边的一首绝句,极言进士登第后的荣耀。新科进士题名之举始于唐代,当时在曲江大宴之后,新科进士们便约定时间,在大雁塔下题名,其开端是中宗神龙年间,中间在唐武宗会昌三年,由于李德裕不是科举出身,又与科第出身的牛党矛盾尖锐,所以既废除了曲江大宴,又将雁塔进士题名全部削去。唐武宗后来在唐宣宗大中元年,又重新恢复了新科进士雁塔题名的制度。

  2. 一个陕西人的半个世纪,70多年前的大雁塔日食照片

    1941年9月21日大雁塔日蚀照1941年9月24日,在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读完第一学年的杨觅楠与同学崔文璞决定转往教学条件更好的兰州西北国立医学专科学校继续学业。杨觅楠为了在远走他乡时有故土之物可睹,在大雁塔旁购得此照片,并保留至今。他当时绝对不会意识到,此举竟然为1941年9月21日日蚀中的西安留下了唯一的一张照片资料,而且是由大雁塔作为衬托。

  3.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_宗教信仰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一位中国哈吉的朝觐感悟_宗教信仰

  4. 雁塔题名的由来

    雁塔题名的由来大雁塔修成后,不少人在雁塔题过诗。唐朝时在雁塔题名的仅限新科进士,其他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几位游览雁塔的新科进士见他两人如此这般,也都依样画葫芦地题了名。从此以后,新科进士们在放榜的这天,都仿效前科的张X他们,先到曲江杏林饮宴祝贺,叫做“杏林宴”,然后到大雁塔登临题名。这一举措不但保持了天下名塔,而且留下了不少出名的题诗与题名。

  5. 小雁塔百震不倒之谜

    有人说西安城南荐福寺塔之所以被称做“小雁塔”是因为它比大雁塔小的缘故,那么宝庆寺塔比大雁塔更小为啥不被称做小雁塔呢?再者,小雁塔为啥经多次大地震而未倒塌呢,它的基座比大雁塔要小得多而塔腰却粗壮啊?不知是义净的默念起了作用,还是海龙王在拼力博斗的商船面前认输了,总之,海上风平浪静了!义净回到长安大荐福寺后,栽下了从五天竺带回来的“圣树”——菩提树,便全力以赴地张罗起筑雁塔的事儿来。

  6. 大雁塔和小雁塔

    大雁塔和小雁塔西安古称长安,城南有两座举世闻名的唐代古塔,一座是大雁塔,一座是小雁塔。此事奏明皇上,皇上当即颁旨,令鲁师傅在大慈恩寺建一座大雁塔,令王小在荐福寺建一座小雁塔。当天晚上,王小悄悄在他选好的两座塔址处各埋上一枚铜钱。塔址选定后,转眼间开工日期来到。王小觉得这样费工费时,就把塔基修得又低又小,塔身修得窄而细长。所以直到现在,小雁塔的顶端还像乱砖堆积起来的一样,成为世上罕有的无顶砖塔。

  7. 大小雁塔争顶的故事

    西安城东南有座大雁塔,西南有座小雁塔。相传,大雁塔修成时没有顶子,就像和尚头,光秃秃的,十分难看。而小雁塔却有一顶十分漂亮的绿色琉璃宝葫芦帽子。大雁塔嫉妒极了,它怨恨人们当初为啥不给它也戴顶美丽的帽子。风神接受了大雁塔的贿赂,决心替它帮忙。一听说大雁塔要借帽子,小雁塔马上警觉起来。大雁塔夺过小雁塔的帽子,遮住了自己的秃顶,神气活现!小雁塔非常感激长安的老百姓,总想报答报答。

  8. 玄奘法师与油酥饼

    御厨领旨后,出于对玄奘法师的崇敬,他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绞尽了脑汁,终于用清油制成一种名贵的“千层烙饼”。玄奘法师在译经过程中以这种千层油酥饼充饑,不但食欲大增,而且面色也渐渐红润起来,译经的工作效率大增。玄奘法师终因积劳成疾而与世长辞了。此后,京都长安的众厨师,怀着对玄奘法师的崇敬之情,对“千层油酥饼”又不断地作了精细改进,使它在色、形、味等方面都更加出色。

  9. 一千多年后再走“玄奘之路”

    一千多年后再走“玄奘之路”2006年10月12日至11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组织,企业、文化及传媒精英组成的“玄奘之路”考察团,从中国河南洛阳出发,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最终到达印度,圆满走完了玄奘1300多年前走过的路。“玄奘之路”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所不同的是,1300多年前,长安城的人们是为了欢迎玄奘的回归,而1300多年后,西安的人们是为了给循着“玄奘之路”西行的行者们壮行。

  10. 大雁塔和小雁塔的传奇

    初建雁塔五层高玄奘曾参与建造坐落在慈恩寺的大雁塔,现高约64米,总共有7层。>塔名来历有故事武则天时得今名>大雁塔为何称作大雁塔,如今仍有多种传说,最常被人提起的有三个。其实玄奘建成大雁塔后,从没提过塔叫什么名字,只说是慈恩寺西院的塔,或称其为慈恩寺西院浮屠。武则天时重修佛塔后,便正式命名其为“大雁塔”,该塔名一直沿用至今。可在玄奘圆寂之后,大雁塔又有了其他的“用途”。

随机推荐

  1. 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

    在美国,一名华裔木匠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干完活回家的路上,木匠伸手到他的衬衣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他的眼镜不见了。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木匠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吃紧,而那副眼镜就是那天早上他花了20美元买来的。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休假。“原来,是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送给了他认为更需要的人。”

  2. 乔拉王朝:探索印度帝国400年的成就

    朱拉王朝是统治印度南部大约400年的王朝.尽管有一些上下之分,包括在一个只有朱拉公主才能维持王朝威望的时代,帝国对古代印度的政治、艺术、文学、哲学和建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历史上记录最好的部分可以追溯到9世纪至13世纪.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朱拉王朝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因为该王朝的领土不仅包括印度大陆的南部,还包括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岛屿.此外,Chola统治者的影响延伸至东南亚沿海地区,包括现代印度

  3. 了解中药配伍禁忌:专家带你解读十八反十九畏

    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些常用的配伍禁忌,行内人给这些药品的搭配写成了一首顺口溜,现在我帮大家了解并且解读一下。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国历代医家总结的结果,反映了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得到大多数医生的认可,但是这种禁忌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可商讨的部分。这样非但不能治疗病情,还会带来更多负面的效果。希望通过文章的简单介绍,对大家在正确认识中药配伍禁忌上有所帮助。

  4. 冰河期多久发生一次?

    地球经历了五次大冰期,其中一些冰期持续了数亿年。在第四纪冰期开始的大约270万到100万年前,这些冷冰期每41000年发生一次。考虑到上一个冰河期大约在11700年前结束,地球不是该再次结冰了吗“我们现在应该进入另一个冰河时代,”桑德斯特罗姆告诉《生活科学》。

  5. 年龄不同冬季早餐需求也不同

    每个年龄段的人的营养需求不同,所以他们的早餐应该也有所区别。幼儿的早餐幼儿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当注重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尽量少吃含糖较高的食物,以防引起龋齿和肥胖。青少年比较合理的早餐是一杯牛奶、适量的新鲜水果或蔬菜、100克干点。中年人较理想的早餐是:一个鸡蛋、一碗豆浆或一碗粥、少量干点,适量的蔬菜。

  6. 凡情失圣—明勖

    凡情失圣—明勖高齐年代,定州地方有一位叫释明勖的法师,少年时代潇洒倜傥,并怀有很大的志气,他常常读诵华严经,知道清凉山乃是文殊菩萨所驻锡的地方。唔,对方想必也以为明勖是大士化现的了?当彼此说出原先所栖居的道场时,明勖心中的疑团才得到解答。明勖心中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可是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7.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经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帛书甲本:□ □ □ □ □ □ □ 盈也,潚呵始万物之宗。锉其解其纷,和其□ ,同□ □ □ □ □ 或存,吾不知□ 子也,象...

  8. 宋朝猛将秦翰一生负伤50次,49次是荣耀,唯有1次说不出口

    宋朝有个武将,也因负伤次数之多而出名。宋太宗赵光义对秦翰的表现盛赞有加。朝廷传令放弃夏州时,秦翰再三申明,夏州城高池深,宋朝控制在手中,对稳定日后西北局势极为有利,也未获批准。秦翰征战一生,《宋史》记载,秦翰“倜傥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堪称文武双全。其实,秦翰一共负伤五十次,在这四十九次伤之前,还曾负过一次伤,但这次负伤却没给他带来丝毫荣誉,反而成为他一生的耻辱,让他终身未娶,羞于启齿。

  9. 美国人拍摄的1946年北京城:这才是北京城最初的模样

    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图为城墙上的角楼,看起来雄伟大气。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学生出行,穿着一致队伍整齐划一。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老北京城雪景,北京城的中轴线,一线将北京城一分为二。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很远处依稀可见的颐和园白塔,是北京非常有名的景点。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图为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一股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图为前门大街,都是两三层的小平房,生活节奏慢。

  10. 供奉冤家结善缘

    供奉冤家结善缘傍晚时分,一个和尚在返寺途中,突遇雷雨。小沙弥笑了笑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淋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就专门为他写了一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施主,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开冤结,增进善缘。再后来,这位庄园老爷成了这座寺院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供奉终年不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