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能入阁?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赵贞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一方面是徐阶的弟子,属于倒严派内,算是“正派”人物阵营,另一方面又在剧中长袖善舞,逢迎皇帝,世故圆滑,令人厌恶。> >记得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因为严世蕃造了天孽,下令毁堤淹田,导致两县百姓沦为灾民之际,胡宗宪专程去找他借粮赈灾。但是赵贞吉的回答却是:无粮可借!面对胡宗宪,赵贞吉倒也坦诚“你我二十年的故交,豁出去我给你交了底。朝廷有人跟我打了招呼,叫我不要借粮给你。”胡宗宪追问是哪一边的人,赵贞吉“两边的人都不希望我借粮给你。”面对一脸惊愕的胡宗宪,赵贞吉振振有词说道“事情已经洞若观火。浙江不死人,这件事便完不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逝者如斯,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挡不住。”相信观众在听到这一段话时是何等的惊愕!> >从胡宗宪的话里我们得知,赵贞吉是个理学之臣,是阳明心学的继承者,与胡宗宪能有二十年交情,那么早年间定是个仗义执言,立志为民 ... ,匡扶社稷之人。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定是宦海沉浮,渐渐磨掉了自己的棱角与锋芒。目睹了越中四谏、戊午三子,想必为官也越来越谨慎,面对受灾的两县数万百姓,面对挚交胡宗宪借粮救百姓的大义请求,也要深思熟虑,避免引火烧身。这种变化着实恐怖,这是数十年的官场哲学彻底腐蚀掉了他的书生意气。>后来在主持浙江大案中,赵贞吉借力打力,明哲保身的官场权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水平甚至在杨金水之上。在整个办案过程中,赵贞吉的心思压根就不在案子身上。这起浙江大案全然成了他的升迁良机,面对几方的势力,他游刃有余,两不得罪和稀泥。案情激烈之时,赵贞吉完全是在隔岸观火,让海瑞冲锋在前,无论将来风向如何,他自己绝不会首当其冲。他的目的便是借这件事情,让嘉靖看到他赵贞吉是一个老成谋国、能为解君忧,敢辞其劳之臣。>工于心计,爱慕功名,圆滑世故,这就是剧中的赵贞吉,其实不只是在大明帝国,历朝历代都很容易看到的这种官僚。他们往往胸有城府,谨慎细微,所以仕途平顺,能左右逢源,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治国之才,却只为谋一己私利。赵贞吉正是这种官僚的杰出代表。赵贞吉并没有胡宗宪身上的公忠体国,为国为民,但是他最后却能入阁,成为最年轻的内阁成员,比起杨金水装疯、胡宗宪隐退确实成功了很多。>但就在赵贞吉入阁不久,海瑞便上书了,顿时朝野震惊!此时的赵贞吉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内阁重臣,面对海瑞与王用汲的当堂反驳,在陈洪的逼迫下,会理屈词穷气急败坏地说出那两个字:朋党。这两字一出,形象尽毁!赵贞吉明明有宰辅之才,可堪大用,但是圆滑,缺乏君子的刚韧!比起徐阶、高拱、张居正来,又缺少一种担当!其实本可以在大明帝国 ... 官场下春风得意,无奈他碰到了海瑞……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能入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大明王朝:压死沈一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江南织造局名义买粮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作为国产历史剧的扛鼎之作,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值得细细让人推敲,而最为让人心疼的角色,愚以为莫过于沈一石。沈一石的悲剧结局其实在他出现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成为了定局。

  2. 大明王朝:上压下顶,赵贞吉就像风箱里的老鼠,看他如何破的招?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2期:大明王朝:赵贞吉太难了,面对浙江...案的结案,他该何去何从?实际上对于赵贞吉这样的官员,他嘴上越说不想干了,他越付诸行动往上爬。

  3. 《大明王朝1566》中最悲催的太监,被嘉靖当枪使,结局不言而喻

    在我们印象中太监大多是赵高、魏忠贤那样无恶不作的人,在《大明王朝1566》中也有这样的人。那就是位居吕芳之下的陈洪,毫不客气的说他是整部剧中最悲催的太监。他不但被嘉靖皇帝当枪使,而且也注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在前期由于吕芳的原因,陈洪的阴险刻毒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浙江官场一案中,由于嘉靖帝运用了权谋之术,陈洪才拿到司礼监的大权参与政务。所以说他是最悲催的太监,被皇帝利用完之后就随手抛弃了。

  4. 大明王朝:赵贞吉太难了,面对浙江 ... 案的结案,他该何去何从?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2期:大明王朝:赵贞吉太难了,面对浙江...案的结案,他该何去何从?当时赵贞吉也跟谭伦讲了,自己想急流勇退,回泰州专心研究心学。实际上对于赵贞吉这样的官员,他嘴上越说不想干了,他越付诸行动往上爬。

  5. 大明王朝:锦衣卫朱七一头磕碎地砖,为什么差点坏了嘉靖帝好事?

    几句话说完,他为什么突然头磕地,直接干碎一块地砖,在场的各位都吓得魂都没了,为什么嘉靖帝反而安慰他没事呢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41期:大明王朝:锦衣卫朱七一头磕碎地砖,为什么差点坏了嘉靖帝好事?

  6. 大明王朝:阁老的大智慧,严嵩为什么要把昆曲班子连夜送给徐阶?

    鄢懋卿巡盐归来,分赃不均,也预示着严党即将走到末路,在这一点上,吕芳跟嘉靖帝的想法是一致的。(纠正上一篇的错误:吕芳在剧中确实自称奴婢,在书中写的是自称奴才,纠正一下。)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9期:严嵩将价值二十万两的昆曲班子送给徐阶,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7.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一贯摸透嘉靖心思的严嵩要揭发血经真相?

    严嵩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对于这样的结果,内阁首辅严嵩只能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为此,严党的核心成员鄢懋卿南下巡盐,成功的募集了300万两银子,当然还有另外200万两银子被严党私吞了。这件事情办成了以后,自然对嘉靖和朝廷有功,严党自肯定要找回场子,弥补在浙江改稻为桑的败局。为什么内阁首辅严嵩要特意为难他呢?原因便是严世蕃希望借着打击齐大柱,进而打击海瑞,然后再牵连到裕王等人身上。

  8. 能臣?奸臣?东南抗倭第一人胡宗宪的悲剧人生

    说起明朝倭寇之患,我们头脑中肯定能闪现出戚继光、俞大猷这些抗倭名将,但是当时这些将领应该说还只是战场将领级别,而当时真正的东南抗倭前线统帅胡宗宪却鲜为人知。胡宗宪剧照基层历练的能臣胡宗宪出生世袭锦衣卫家族,26岁考中进士,随后在六部当中的刑部实习观政。在益都县任职的两年里,还不满三十岁的胡宗宪充分展示出能臣的资质。

  9. 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抗倭的后台老板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在历史,胡宗宪是大奸臣严嵩的人,由于站位问题,一直被低估了。客观上来讲,明朝嘉靖中期,倭患猖獗,朝廷以胡宗宪担任抗倭总督后,才基本奠定了抗倭战争的胜局。不过由于胡宗宪依附权臣严嵩、赵文华,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都是以贬居多。胡宗宪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胡宗宪也是如此。他在历史上最大的功劳便是抗倭。

  10. 在明朝做首辅有多难?「 ”受气媳妇”严嵩的艰辛历程

    世人皆...严嵩,媚上误国,专权贪赃,结党伐异。

随机推荐

  1. 外刚内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àigāngnèiróu【解释】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例子】无【相关】百度“外刚内柔”

  2. 日军 ... 旧照:义勇军奇袭据点 回马枪歼灭关东军

    根据日军在...贴上的说明,这场战斗发生在1932年9月8日,大约有900名东北义勇军战士袭击了太平哨的一处日军据点。因日军阵地修筑完备,东北义勇军将士缺乏重武器,并未能一举拿下占据太平哨的日军,战斗到天亮以后,因日军援兵抵达,而选择了主动撤退。东北义勇军的将士又一次对太平哨发动了袭击,并一举歼灭了驻扎在太平哨的日军。而具体实施这次太平哨袭击行动的则是辽东义勇军第一路唐玉振的部队。

  3. 梦见薪水 梦见薪水什么意思

    梦见薪水是什么意思?梦见薪水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薪水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支付薪水,表示你虽不满现实,但始终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梦见你的薪水减少,预示你必将受到利益侵犯。梦见薪水增加,预示你不论从事何种事业都将获得丰厚的回报。梦中自己如愿以偿加了薪水,表明梦者可不能得意,更要抓紧工作,否则可能降低级别。

  4. 冷灶

    冷灶“大人,前面就是淮县了。”想来在这淮县,等待着自己的,必定又是驿站的冷茶冷饭吧?一路尝尽冷落滋味的张之华这份感动可想而知,第二天启程之前特地手书一封托华寿转交,信中不但向华雍称谢再三,同时表示日后定会寻机相报对方的这份盛情。呼——看着张之华等人远去的身影,华寿抹抹头上的冷汗,长出了一口气。——世间趋炎附势,本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而华雍之贵与华寿之富却偏偏从烧冷灶而来,倒也甚为出奇。

  5. 竹取物语之蓬莱的玉枝

    然而三天之后,皇子的船又回到难波港。这玉枝果然制造得同辉夜姬要求的一模一样。老人拿进去给辉夜姬看,只见匣中附着一首和歌:身经漫漫万里路,不得玉枝誓不还。辉夜姬默默无语,只是一手托着腮,连声叹气,苦思对策。

  6. 隋炀帝杨广的开挂人生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17154142153449170256008.jpg img_width=

  7. 你别不信!二战波兰「 ”骑兵”真暴打过德军坦克,死的还是个贵族

    1939年9月1日,德军悍然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9月9日,布楚拉战役开幕。从西部波兹南突出部撤退下的波兰波兹南和波莫兹军,于德军南部集团军前重新集结,阻挡其进军华沙。德军的形势是如此严峻,以至于9月17日德国空军只保留了在布楚拉地区的作战任务。然而,波兹南和波莫兹军并未能扭转整体局势,9月12日德军进军至利沃夫,9月14日完成对华沙的包围。加上之后苏军的背刺,波兰很快彻底沦陷。

  8. 恩维尔·帕夏简介

    全名:伊斯梅尔·恩维尔·帕夏职业:奥斯曼帝国领袖国籍:土耳其语为什么出名:1908年土耳其青年革命的领袖,这场革命开创了奥斯曼帝国多党政治,帕夏是奥斯曼政治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从1914年到1918年有效统治国家。在德国一边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帕夏是策划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最直接责任人之一,在这场种族灭绝中,80万至18万亚美尼亚人被谋...。在奥斯曼战争失败后,苏丹梅赫梅六世驳回了Pasha和他的同事,他们逃亡。

  9. 恰当的评语

    某大学每年都将本年度毕业生的合影挂在学生活动大楼内,还在每个班级的镜框旁贴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圣经》节选来作为说明。一次,某毕业班同学问一位教授,《圣经》中哪一章最能说明本班的情况。>“第十一章三十五节。”>同学们急忙翻开《圣经》,找到教授指出的那一节,只见上面写道:“耶稣在哭泣。”

  10. 带有否字的成语

    带有否字的成语  包含有“否”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唯唯否否——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泰极而否——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