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虚云(百城云水 万里烟霞)

经历了生老病死之苦从而感叹人生无赏而遁入空门的人,是感人生之苦的永不可解脱,于是抛弃了万丈红尘中的种种诱惑,一心向佛,去追求心地的清净与无染。出生于贫寒之家的人走上此路,可理解之处很多,而于温柔繁华乡中苦心向道的人则又是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情怀了。现代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禅师虚云和尚就属于后一类。 虚云法师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祖籍湖南湘乡县。俗姓萧,父玉堂,生母颜氏,庶母王氏。他的父亲在福建做官,所以虚云法师出生在福建的泉州。出生后不久,他的生母颜氏就病故了,从此庶母王氏将他抚育。13岁时随父亲回到了湖南湘乡。也许是前生的因缘,虚云法师自幼对荤腥就不感兴趣,见三宝物却生欢喜心,且喜读佛书。17岁时,法师就萌生了出家的念头,曾随堂弟一起出走到南岳,走到半路的时候被家人截了回去,父母为了断绝他出家的念头,强迫他离开湖南到福建,并让他和田氏、谭氏二人成婚。即使如此,法师仍不改其志,其心如铁,同居而不染,出尘之志更加坚定。终于在19岁时,又私自到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常开法师披剃出家。第二年,又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妙莲将衣钵传授于他,虚云法师遂成为临济宗的第四十三代传人。 虚云法师虽出身富贵,然对此视之如敝履,看透了人生的繁华不过是过眼烟云,故能在出家后放下一切,苦节厉志。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并且常以野菜充饥。虚云法师25岁时,他的父亲在湖南湘乡病逝。其庶母王氏再无别的牵挂,就带领田、谭二氏在湘乡的观音山削发为尼。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虚云法师得此消息后亦是悲喜交集。所悲者,父亡而子未尽孝,所喜者一家皆归佛,共结菩提胜因,免去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从此之后,更是别无他图,唯求佛道。从这以后,虚云法师就离开岩洞回涌泉寺服劳事众,担任多年的共行职事。象担水、种菜、在食堂服务,手胼足胝,不以为劳。 >虚云法师自此后,一心向佛,遍游各地的名山古刹。他27岁时离鼓山,先后在浙江天台山、普陀山、天童寺、阿育王寺、杭州三天竺、常州天宁寺、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从佛门老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在几年的时间里,先后跟从过融镜、敏曦、天朗、观心、大定、朗辉等。法师虽出身富贵,一朝勘破红尘,皈依佛门,参悟佛理,这一切都未妨碍他以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虚云法师曾三步一拜,以人所难能之笃志苦行从普陀山一直朝拜到山西五台山,历时三年。 途中风霜雨雪,疾病饥寒,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艰苦备尝,方圆成这深心大愿。这以后,法师又参访了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 ... 三大寺,并由 ... 至印度、锡兰、缅甸等国,又朝礼各国的佛迹。后由缅甸回国,又朝拜了云南的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朝拜安徽九华山,再到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禅七中,法师心境寂然,能所双忘。某一日因开水溅手,茶杯坠地,一声破碎,悟透禅关,从此禅业大增。 >在虚云法师的一生中,有一情同手足的莲友,他就是戒尘法师。他们二人是1901年结为同参的,1903年,二人同时离终南生,朝峨眉,后到鸡足山。虚云法师在昆明江南会馆闭关,戒尘为护关,三年以后出关,又回到鸡足山。虚云法师住持鸡足山的钵盂庵,改建十方丛林,由戒尘襄理寺务。 >法师一生大慈大悲,度生无倦,常能在紧要关头临危不惧,智勇双齐,从容镇定,建寺安僧,功德无量。1911年,革命军兴起,革故鼎新,当时李根源任云南省革命协统。李一向厌恶诸方僧徒不守戒律,于是就率兵进驻鸡足山悉檀寺,把金顶鸡足大王铜像及佛殿都捣毁,并指名要缉捕虚云法师问罪,虚云法师不顾个人的安危,直接来到军门,同李根源进行辩论,终于使李开颜致敬,停止了毁寺逐僧的行为。以后李氏皈依佛教,数十年护持法门,老而弥笃。事隔四十年后,虚云法师又一次面临危难,然而法师以他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力,不惊不怒,从容笃定,度过了历时三个月的“云门事变”。1951年春,云门准备春期传戒,各地闻讯前来求戒的人很多。当时正值全国“镇反”运动开始,湖南某县有血债的反革命分子混进其中,湖南的公安部门追到云门,将其捉拿归案,由于这个原因,引起乳源地方当局对云门寺新老僧众产生怀疑,甚至误传云门藏有军械、电台。地方当局于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派出百余人,于午斋时抵寺,将寺院团团包围。在寺院左右及后山高地,都架起了机枪,对准寺内,如剿大敌,气氛极为紧张。当时全寺僧人百余人正在斋堂用饭,都不许离座。为搜寻军械、电台,所有殿堂房舍都一一细查,最终一无所获。对于所有稍有可疑的人员,都一一叫出来问话,一直到掌灯时分才离开。这件事一直到农历五月二十三日 ,京穗调查组到寺,一场镇反扩大化事件才告平息。在“云门事变”中,前后被拘禁的僧人有二十六人。在这期间,全寺僧众百余人集中禁闭于禅堂十八日,饮食睡眠均在其中,大小便都有军警看守。由于地方当局对云门寺的情况作出了错误的估计,认为虚去法师和绝大多数僧人都是“反革命”,以致对法师也施了种种无礼的手段,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事变平息后,农历六月下旬,虚云法师抱病为远道前来求戒者传授三坛大戒,这是云门复兴后第一次传戒,虽然受戒人数不多,由于天气酷热,戒期的时间也不长,但风波已平息,人心安定。参加受戒大会的人深怀希有之心,难遭之想,实非平时传戒法会所能比喻。 >法师护教之心并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内心的笃信和潜修,而是每到一处,修建颓废殿宇整理经版文物。直1920年,祝兴寺兴建工程大体上竣工,法师应滇督唐继尧之请,移锡昆明的华亭寺,重兴古刹,改名云栖寺。虚云法师在此辛苦十载,百废俱兴。1934年,应广东诸护法及李汉魂将军之请,虚云法师又移锡曹溪,主持重兴六祖道场南华寺。1936年,林森、蒋介石、居正等在南华巡礼,他们都各自捐款修复殿堂。l943年,南华寺修建完毕,因知道粤北乳源县云门山大觉寺为禅宗五家云门宗之发源地,于是,法师又辞别曹溪,在云门开法。当此之时,云门残屋颓垣,只有祖殿尚存,却已岌岌可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法师决心重兴大觉禅寺,复振云门宗风。于是不分白天黑夜,亲自规划,事必躬亲,因高就远,牢地为基,大兴土木,广造梵宇。前后共历时九年,终于重建殿堂180余间,新塑圣像八十余尊,宝相庄严,梵刹清净。1953年正月,上海玉佛寺举办禅七法会两周,请虚云法师主法,期间编成《虚云老和尚禅七开启录》出版流通。后又应苏杭两地佛教界的邀请,到那里主法开示,并发起重建虎丘绍隆禅师塔。之后到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会议。会议结束后,法师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到武汉赴江西庐山养病,住在大林寺。当时云居山有几位禅人到大林寺参礼虚云法师,言谈中提到云居的情况,叹惜殿堂毁于日军侵略炮火,明代铜铸毗卢佛生于荒烟蔓草之中。法师得知这种情形后,恻然伤之,于是发愿重兴云居祖庭。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虚云法师率领向位弟子前往云居,结茅而居,以图复兴云居。各地僧人听说虚云法师到来,纷纷前来依止,不到一年,座下就集结了百余人。虚云法师一面组织僧众实行农禅生活,开荒种粮,植树造林;一面筹积资金,修复殿堂,以安僧众。到1954年夏天,新建法堂一座,楼上藏经,楼下安禅,新垦农田60亩,嘉禾满垅。衲僧满堂,耕田博饭,俨然一派百丈家风。1956年,法师继续督众兴工,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钟鼓楼。云居的殿堂依地形的不同稍有变化,山中住人近200人,水田180亩,旱地70余亩,收稻谷4万多斤,杂粮2万多斤,粮食自给有余。至1959年,云居的修建工程基本上竣工。虚云法师把康熙时所编的《云居山志》寄到香港重印,并附录《重建云居山真如寺事略》于志末,记述中兴云居的因缘。 >虚云法师于国难当头之际,总是尽自己所能,助国家百姓。1936年,全国处于抗日救亡的紧急关头,当时法师正在曹溪主持南华寺,他提议全寺大众减省晚食、节积余粮,献给国家救助灾民。l940年,广州沦陷,1941年,曲江县严重缺粮,饥民甚多,虚老就将各方供养20多万元,全部交给广东省 ... 作为赈济灾民之用,1942年冬,国民 ... 主席林森派屈映光到广东,请虚云法师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1943年1月26日 法会圆满,法会历时3个月,期间名公巨卿赠给虚云法师的名贵古玩及字画共5大箱,在归途中,他把这些东西全部分赠给各地寺庙,自己不留一物。侍者问及此事,虚老回答“徒费保存,徒乱人意”。 >虚云法师虽是禅宗大德,平生亦以振兴禅宗为己任,可他的思想并不偏狭,其特点是宗教并重,禅净并重,解、行并重,内外并重,他在谈到佛弟子如何适应时代的问题时认为,除戒定慧不能改动以外,佛弟子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可以改变。既然中国佛教与印度相比,时间、地点、条件都变了,则佛教中的若干生活习惯,也应因时制宜。虚云法师的思想,以此可见一斑。>法师一生经历也颇为坎坷,1958年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在全国佛教界展开,云居山亦不能免。 1959年10月13日 虚云法师自感老病交加,恐来日无多,对人讲话时,每每作嘱托语,这年的10月13日圆寂于云居茅蓬。法师圆寂的消息公布后,海内外佛教界同声震悼。台湾省、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美国、菲律宾、泰国、马来亚、越南等华人佛教界都举行法会,寄托哀思。虚云法师的一生,正如有篇纪念他的文章所说:“虚云和尚对传戒、讲经、做水陆、做法会样样都拿手,对于垦殖、建筑也样样在行。虚老修庙,从规划设计到具体施工,都是他亲自主持督导,从不烦劳他人。对于农事上开垦种植诸项,更是因地制宜,胸有成竹。法师一生弘扬佛法,利济群生,且悲深愿大,心坚行苦。虽出身富贵,至老不改其志,苦心修行,深受海内外佛教徒众信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是后辈人的楷模。”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虚云(百城云水 万里烟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昔日大明星 今日苦行僧:何宝生

    日前,记者在香港采访时了解到,今年40岁的道生法师(何宝生)隐居在大屿山地糖仔的宝林寺内,过着挑水、耕田、种菜、每天只睡6小时的佛门清修生活。昔时的何宝生经常穿著光鲜亮丽的名牌,开著不同款式的豪华跑车出出进进,每天收工后就与朋友一同出去飙车、喝酒、交女朋友。然而在08年3月24日,有盗贼到其隐居的寺庙偷金链时正好被何宝生碰到,这才曝光了他的行踪。

  2. 马尔尚为自己的冒险辩解

    在法庭辩论中,马尔尚为自己的这次行动辩解说:“我是法国航空俱乐部的教练长,十分关心民用航空事业。而现在,拥有两万名成员的航空俱乐部已濒于破产,培养年轻飞行员工作也陷于困境。我想用自己的飞行行动促请当局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马尔尚的辩解给自己起了一定解脱作用,法庭只给了马尔尚以象征性处分:罚款五千法郎。

  3. 梦见搬花

    周公解梦梦见搬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搬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扬清激浊是什么意思?

    【拼音】yángqīngjīzhuó【解释】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例子】【相关】百度“扬清激浊”

  5. 人类需要一个后备地球吗?

    如果人类仍然局限于这个星球,科幻小说充满了地球的反乌托邦未来。科幻小说激发了第一批探索地球以外的火箭先驱。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对人类和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坏消息。洛厄尔说,也许火星人是想排水来支撑一个垂死的星球。

  6. 今天要离开家乡了,形容很难过的诗句。有吗? | 历史新知网

    家乡难离家中老母添白发,乡里水山熟之他。难是人生分别日,离开旧土心在家。舍不得离开故乡的句子1、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的峰峦,也没有香山那样死活的枫叶,但他四季风光如画,谁见了都会赞叹不已!把水映得一半红,一半黄,这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

  7. 两面看

    德国诗人乌兰德素以写短信著称。有一次,他跟朋友聊天,争辩任何事物都应从两方面来看。他的妻子笑着插话说:“可有一件东西只需看一面。”>“你的信,亲爱的,它们通常只有一面。”

  8. 南丁格尔的事迹

    南丁格尔生活在十九世纪英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她小的时候,父母希望她能具备文学与音乐的素养,从而进入上流社会。但南丁格尔却发誓要改变这一切。1860年,南丁格尔用英国...奖励的钱,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他被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912年,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代表一致通过决议,设立南丁格尔奖。

  9. 梦见仇人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仇人,预示你将取得成就,困难将过去,未来会有好运,值得期待。如果梦见和仇人交朋友,预示你将结交很多新朋友,帮助你获得成功。梦见收到了仇人死亡的消息,预示你会有宽容又忠实可靠的朋友。商人梦见仇人攻击自己,预示生意上会遇到挫折。女人梦见丈夫的情妇,预示你将赢得丈夫。梦见仇人难过,预示你会打赢官司,或是战胜敌手。梦见海盗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10. 刘克庄南宋豪放派诗人生平简介,刘克庄一生有哪些成就?

    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刘克庄生前曾自编文集,嘱林希逸为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其季子山甫汇为《大全集》200卷。然而刘克庄的《千家诗》并非启蒙类读物,,后来广泛流传的《千家诗》,多题为南宋谢枋得选注、清王相增补修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