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马未都—雍正五题·品味马未都,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1],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品味——雍正五题清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共十二帝,论品味雍正当为第一,其父康熙其子乾隆艺术品味都远逊于他。
马未都—雍正五题·品味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1] ,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品味——雍正五题
清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共十二帝,论品味雍正当为第一,其父康熙其子乾隆艺术品味都远逊于他。原因并不复杂,就是雍正登基前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心境来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四十五年的时间衣食无忧,只钟爱艺术,如不是天生愚钝,理应成为大家。
清皇子们自幼读书可谓艰苦,寅刻(3—5点)陆续入书房预习,卯刻(5—7点)师傅入值,一般中午结束,也有拖至下午未刻(13—15点)甚至申刻(15—17点),一年只有元旦夏至各休一天。雍正在如此严酷教育环境长大,聪敏过人,不到十岁时四书五经已烂熟于心,其父康熙亲自授课时,看到四阿哥和其他多位皇子“纯熟舒徐,声音朗朗”十分欣慰。
后来的日子里四阿哥逐渐成为雍亲王,后加封和硕雍亲王,一人悠哉游哉,不问政事,按他自己的话说:“朕仰赖皇考福庇,在藩邸数十年,优游娱乐,所蓄玩器颇有。”就在这种宽松悠闲的日子里,加之各类艺术品堆积宅内,雍正慢慢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品味,待他成为一国之君时,能游刃有余地指挥艺术创作。
紫禁城造办处档案中雍正谕旨中经常具体入微,用的最多的字眼是“秀气”、“文雅”,秀气还好理解些,文雅就因人而异了。雍正要求的“文雅”是包括了他的全部学问,这对于一般工匠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雍正经常批评造办处做出的活计“蠢”。
一个人的艺术品味需要漫长的教育,大部分人都会趋之于俗,帝王亦如此。中国历史上帝王品味高者不多见,清朝雍正帝当之无愧地算上一个。《雍正本纪》对他的评价应该能说明原由:幼耽书史,博览弗倦;精究理学,旁彻性宗;天章浚发,立就万言;书法猷雄,妙兼众体。这评价有学者认为过了,我看还基本靠谱。
《胤禛行乐图》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珐琅彩山水纹碗 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