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还我犀牛来盐官齐安国师,出生之时瑞光笼罩,长大以后身现异像。齐安国师想起了自己那个做皇帝的弟子所赠的那把犀牛扇子。犀牛,在中国传说中是一种灵兽。因此,用犀牛角作扇骨的扇子珍贵异常。而唐宣宗所赠的这把纸扇上又有著名画家的犀牛望月图,更是珍品中的极品。齐安却把一只大手伸到侍者面前,十分严肃,格外认真地说:“扇子既然破了,把犀牛角还给我!”
还我犀牛来
盐官齐安国师,出生之时瑞光笼罩,长大以后身现异像。他行脚来到了龚公山,马祖新开辟的道场。马祖见他长像罗汉,身有圣僧的气质,便知道他是难得的尘嚣,将来会建立无胜之法幢,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齐安禅师虽然是天纵英才,也很让马祖费了几番周折,他自己也是经受了一些锻炼,却仍未开悟。有一天,马祖与人说起他的师父——南岳怀让大师,为了让后学古人的禅风,马祖说了一则怀让大师的公案:一位禅僧问怀让,:“大和尚慈悲,请你告诉我,镜子照人,映成形象之后,不知镜子上原有的光,跑到哪里去了?”怀让反问:“不知道你做孩童时的相貌,这时到哪里去了?”侍立一边的齐安禅师闻听此言,猛然大悟。他扑通一声跪倒在马祖膝下,不停地磕头。马祖笑道:“你悟到了个什么,就这样磕头?”齐安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我从怀让祖师爷的开示中体悟到了龙树菩萨的中道之义。”妙哉,怀让大师!小时候的我们到哪里去了?,我们每一个好像都能回答;现代数学家可以以“拓朴”——形的连续变化来说明现在的我们与过去的我们的关系。然而,表述得最准确的,还是佛学的“不一不异”——现在的我们既产同于过去的我们,又不异于过的我们;不能说现在的我们就是过去的我们,也不能说现的我们与过去的我们没有关系;不管过去,现在,我们是同一个我们,也即是一;过去的我们与现在的我们又存在差别,此即是异;一不是异。一中有异;异不是一,异中有一。同样,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我们在哪里?现在的我们与那时的我们是一,是异?佛教中观的“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很值得我们下功夫研究一番,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道理。齐安国师的悟境得到马祖认可,秘授佛之心印之后,在杭州盐官启建海昌院。之所以称他为国师,是因为他曾经是大唐天子——唐宣宗李忱的师父。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大唐历史上仅次于 ... 的最好的皇帝之一,当时的老百姓都称他为“小太宗”。他未登基之前曾出家多年,在齐安禅师座下作过书记——相当于齐安禅师的文字秘书。也就是说,他曾经正式在齐安的门下。有位僧人问齐安国师:“卢舍那佛是怎样的?”卢舍那佛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报身。这僧人明知法身无形,报身无相,却仍然有此一问,是想在师父的一言半句中得到一些消息。佛的报,法二身既然无形无相,叫齐安国如何回答?他自有巧妙的转身之处:齐安指着佛像前供桌上盛水的净瓶说:“你给我把那个净瓶拿过来。”僧人拿来之后,他不接,说:“再拿回原处放好。”一拿一放,绝非平白无故,这正是齐安慈悲引学僧的禅机。可惜,被这僧当面过了。他放回净瓶再次问前面的问题,齐安一语双关说:“古佛早已过去了!”一年仲夏,天气格外炎热。齐安国师想起了自己那个做皇帝的弟子所赠的那把犀牛扇子。犀牛,在中国传说中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中有纹如线,感应灵异。因此,用犀牛角作扇骨的扇子珍贵异常。而唐宣宗所赠的这把纸扇上又有著名画家的犀牛望月图,更是珍品中的极品。珍品也好,极品也罢,就算它价值连城,到了心无挂碍的禅师手里,也就是一把普普通通煽风去署的工具,并不特别珍惜。齐安唤侍者:“给我将那把犀牛扇子拿来。”侍者回答:“扇子畅快破了。”齐安却把一只大手伸到侍者面前,十分严肃,格外认真地说:“扇子既然破了,把犀牛角还给我!”犀牛——扇子,扇子若没有了,消失了,就应该只有犀牛了!所以,扇子破了,把犀牛还给我!侍者无言以对。这个公案一经传出,便轰动了天下丛林,九州禅僧争相参悟,踊跃试对者不计其数。试举几则如下:投子大同禅师说:“拿出来的话,恐怕头角不全。”(大同200年后,雪窦重显拈道:“我要那不齐全的头角。”)石霜庆诸说:“如果拿给和尚,那就什么都没有了。”(雪窦说:“犀牛还在。”)资福如宝画了一个圆相,中间写了一个牛字。(雪窦提示说:“刚才为什么不拿出来呢?”)保福从展说:“和尚年纪大了,还是别再问人好了。”(雪窦评说:“可惜劳而无功。”)“扇子破了,犀牛还我!”极为传神,所传达的悟境至妙,至深,至远。就算不懂禅者,也能感悟到大好禅机扑面而来,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些什么。它表露出古代禅师们一日十二个时辰无不在禅,行,住,坐,语,默,动,静,无不是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呈着美妙的禅机。举手投足,明月宛然;随处拈来,清风无限。悟与不悟,只在每一个人的机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