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僧的执著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作者: 兰溪  《西游记》取材于大唐三藏法师取经的真实故事。唐僧原型玄奘,俗姓陈,河南偃师县人,早年在东都洛阳的净土寺出家。因当时的佛教教理有矛盾之处,僧人们难求究竟,因此,他立志到天竺(古印度)寻求教理原典。贞观三年,玄奘正式提出要到印度西行求法,唐太宗不允许,他被迫采取偷渡的方式。当他走到边境烽火台的时候,遇到两个佛教徒,帮他度过了四道烽火台。到第五道烽火台,不好通融,玄奘只好绕路,结果,他迷了路,困在一片流沙中,九死一生才找到水源,走出沙漠。途经高昌国时,国王很佩服他,希望他能留下当国师,玄奘不允,国王只得强行扣留他。玄奘为表西行的决心,绝食四天四夜进行抗争,国王见他命悬一线,被迫同意放他。但国王提出了几个条件:第一,要与玄奘结拜为兄弟(《西游记》中唐僧与跟唐太宗结拜);第二,取经回来,要到高昌国讲经说法(但当他回来时,高昌国已经被灭了)。玄奘临走,国王给了他四个小沙弥,作为侍者,二十五个人力侍卫,还有大量财物,可以作二十年路上往返的费用。此外,国王还写了二十四封给沿途各个国家的介绍信。三年后,玄奘得以顺利到达古印度,来到那烂陀寺,这是当时印度最高的佛学学府。寺中戒贤法师,时年近九十岁,当时在印度享有最高威望。玄奘跟戒贤法师学习了五年,又到其他地方游学,达到古印度最高的学术水平。他的学术水平不是某机构授予的,而是要经过自由辩论的考验。当时,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五印的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共五六千人参加。玄奘主讲,任人问难,经过辩论,最后无一人再敢发问。一时,玄奘名震五印,成为人们公认的最高水平的高僧。贞观十九年,玄奘学成回国,返回长安。此时,玄奘已经46岁,出外游学17年,经过了56个国家。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出迎于东都,给予最高规格的接待,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唐太宗还找玄奘特别谈话,希望他还俗当官,被他谢绝了。于是,唐太宗就在长安城慈恩寺给他设立了翻译机构。之后,玄奘翻译了大量佛学经典。他的梵文和中文水平都很高,随念随译,文字准确文雅,至今,仍是中国佛学翻译家中的典范。目标与手段兰溪:有些“大师”开口闭口让别人放下,唐僧为什么这么执著呢?愚子:《现代汉语词典》对“执著”一词的解释是“执著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久而久之,“执著”被看成贬义词。其实,执著本身并无对错,具体情况不同,对待的 ... 也不同。兰溪:执著能成就事业,但有时又让人痛苦,到底什么时候该执著,什么时候不该执著呢?愚子:一个人执著于什么首先看他的目标、宗旨、信念,如果这些错了,越执著,错得越多,危害越大,痛苦也越深。比如希特勒,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妄图称霸全球,这是典型的为追求权力与财富的妄想。其结果是,六百万犹太人惨遭 ... 害,七千二百多万人丧生,他本人也成为千古罪人。唐僧取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追求真理,有“求取真经,利益华夏”的正念,因此才有,“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一步生”的誓言。修行就是要人们分清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正念。对正念的执著追求,是成功的起点,哪能放下呢!兰溪:有些事情没有那么明确的是非,比如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如果女孩并不爱他,拒绝他的求爱,他是否还要执著地追求呢?愚子:诗经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天经地义。然而,男孩被女孩拒绝了,下一步是选择执著地追求,还是放弃,这就关系到理解执著的第二个层面。他也许可以再作努力争取,但不应强求,甚至不择手段。《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年妇女,已有一子。一天,她突发奇想,还想再生一子,苦苦求之而不得其法之际,有一老妇人建议:“天神无所不能,你可祀天,必能心想事成。” 中年妇女依计而行,掌管祭祀的人提醒她说:“你若用自己最心爱之物祭祀天神,心诚则灵。”这位妇人思来想去,自己最心爱之物唯有独子。求子心切的妇人忍痛 ... 死自己的独子,取其血以祀天,坚信可以再生几个儿子。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可怜又可气的愚蠢行为大有人在。愿望无可厚非,但求而不得,便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害人害己。不计得失兰溪: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其中必有内心的挣扎犹豫,最后能否成功,在他,本来是个未知数,但他能坚持下来,应该是没有执著于结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爱情应该也是如此,爱上一个人,就努力对他好,别太计较得失。愚子:你说到的是第三个层面。放下得失,专注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往往更容易成功。有一个朋友曾经亲口问邓亚萍,在国际比赛中获胜的秘诀是什么,她答“把结果看淡一点,把注意力放在每一个球上”。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卖瓜的老农,卖了很多年西瓜,熟能生巧,他卖瓜从来不用秤来称,只要用手一掂量,就能准确说出西瓜的分量,分毫不差。一次,一个老道要买他的西瓜,告诉他,如果瓜农能掂量准确他挑的那个西瓜,就给瓜农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在当时是非常多的钱。但,恰恰就是这一次,瓜农没有掂量准确。为什么?瓜农太想得到这五两银子了,让他紧张到丧失了平时的水准。太看重得失,往往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兰溪:很多人会因为执著于某件事或情感,而毁了自己的生活。而我所理解的不执著,是不被外物控制。比如,爱一个人,有机会就尽力对他好,却不沉溺,不被这份爱牵制。愚子:对于爱情、事业、家庭等人生大事,执著追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因过于执著,放不下,反而被这些事情所累。人,往往被你最爱的人所伤,你不爱的人也伤不了你。比如,儿女,人人望子成龙,把所有的理想都寄托到儿女身上,因而对他们压制太强,没有去发现、欣赏他们身上的潜能,造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彼此怨恨。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再比如,爱情,人人都希望被爱,有浪漫的爱情,美满的婚姻,认为唯有这样,才有安全感。有人为了绝对的安全感做很多傻事,把对方“照顾”得不留一点空间,有的甚至防范,查 ... 、短信,跟踪,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因为太爱,反而被困扰。有些人追求财富、名誉、地位,在上面花去太多精力,人生反而为此所累,而丧失了家庭幸福和其他生活乐趣。在情绪上,人们也容易被太在意的事情影响:太在意自己的过错,就活在悔恨中;太在意已有的成绩,就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好事、坏事,只要你放不下,你就变成它的奴隶。执著而不固执,放下而不放弃,看开而不看破,才能不被外物所左右。专注于做能做的事,就会有自在的人生。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僧的执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订婚仪式流程_求婚订婚

    有用目录传统的订婚仪式流程西式订婚仪式流程订婚仪式简单流程目录传统的订婚仪式流程西式订婚仪式流程订婚仪式简单流程

  2. 梦见尿血怎么解释? – 周公解梦

    我们有时候会在梦里梦见一些奇怪的事或者是一些疾病,比如梦见尿血,这总是会给人带来恐慌的,那么梦见尿血是什么意思?下面来为大家就梦见尿血在工作财运及健康方面的寓意解释一下:梦见尿血在工作以及财运方面的寓意:梦见尿血预兆你所从事的工作收入丰厚,有较大的回报!梦见尿血在健康的角度来说:梦见尿血代表你本身对性有点恐惧。周公解梦破解梦见写作写信–周公解梦

  3. 梦见在阴间

    周公解梦梦见在阴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阴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迦叶尊者入灭后,阿难尊者成为世界佛教的领袖,在印度各国巡回传教。阿难尊者将入寂时,恒河南岸的摩揭陀国与北岸的毗舍离国两相对峙,刀兵相向。阿难尊者就给他们的国王阿阇世王和毗舍离王托梦,预示将般涅槃。终因佛力加持,阿难始得以脱身,最后钵吉帝女为佛所教化,出家得阿罗汉果。

  5. 关东、奉天、东四省、东九省,东北的区域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data-filtered="filtered"电视剧《闯关东》明代的山海关:关东(东北)区域概念的形成近现代历史上,东北地区有一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就是“关东”。满清东三省明代以来,东北地区有“关东”之称,清代始有“东三省”之称。东北三省正式设立: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这9个省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至此,东北被划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延续至今。

  6. 骑鹤望扬州是什么意思?

    【拼音】qíhèwàngyángzhōu【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骑鹤望扬州”

  7. 成语典故_成语日不暇给的由来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成语日不暇给的由来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  日不暇给的由来及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刚做皇帝的时候,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不过十五个郡,其余的土地都封给有功的诸侯王,几乎恢复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但是,这种做法在当时...

  8. 梦见死老鼠 死耗子

    周公解梦梦见死老鼠 死耗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老鼠 死耗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太阳害怕月亮

    >“我想,太阳只敢在白天出来,晚上只要月亮一露面,太阳就躲起来不敢露面了。”

  10. 方正不茍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茍,颇信佛老之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