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00多年前有群东北人赴祖国最西端戍边,万里跋涉途中诞下300婴儿

核心提示:兴谦老人的老家在孙扎齐牛录乡,清代伊犁河流域九大寺院之一靖远寺与他家就一街之隔。靖远寺是锡伯族西迁至伊犁后第二年修建的寺庙,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人的心中,它的地位相当于沈阳的锡伯家庙。 锡伯族少女 文/特约作者施晓亮 一 在天山山脉的西段,有一座「 ”乌孙山”。这大概与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孙国有关系。乌孙山以北、伊犁河以南的河谷地带,是中国惟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县。其实,锡伯族真正的故乡是东北的大兴安岭、嫩江北部和嫩江左岸呼伦贝尔草原,他们喜爱骑马、射箭、狩猎。1764年,也就是乾隆29年,1020名锡伯族官兵连同家眷共5000多人,奉旨从盛京(沈阳)出发,向西迁往伊犁屯垦戍边,这次迁徙历时一年零四个月,行程一万多公里,途中有300多名婴儿诞生。 在民间的记忆中,锡伯族的西迁,就像一幅幅色彩斑瓓的壁画,映衬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消逝。2002年6月中旬,我开着三菱越野车不远万里来到察布查尔,来寻访230多年前那场改变一个民族命运的大迁徙的蛛丝蚂迹。 本来,对锡伯族的采访安排在东北的沈阳,那里是锡伯族的老巢,城里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 ”锡伯家庙”。但我最终还是把对锡伯族的采访安排在将近一年之后、距沈阳直线距离4000多公里外的察布查尔县。 最初导致我改变计划的,是中央电视台>栏目总导演焦建成。他老家就是察布查尔,这两年他一直在作一个大型电视专题节目>,内容以55个少数民族为主。察布查尔县近水楼台,被专门 ... 了一期专辑>。 「 ”在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里,锡伯族是个很值得研究的特例。锡伯族的文化在他的大本营东北没有很好的保护下来,而在远隔万里的西疆却很好地传承下来。东北的锡伯族人数虽多,但居住分散,已经基本融入了汉文化,文字没有了,语言基本不用了;察布查尔县,本来只是作为锡伯族的西迁戍边地,但锡伯族传统的文化却比较完整,锡伯文字在这里还被普遍使用,全国惟一的锡伯文报纸几十年来一直在出版,甚至东北老家不得不请察布查尔的锡伯族同胞来教锡伯文,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焦建成如是说。 最吸引我的是西迁。想想吧,乾隆29年,距今238年了,靠着极为原始的交通工具,5000多锡伯人是如何走过万里荒原,走了16个月!途中还生了300多孩子!这一段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 相隔二百多个春夏秋冬,历史的真实面貌已经模糊了,但锡伯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没有忘记自己的传统,他们执著地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历史和传统一辈一辈地传下来。 二 这些执著的锡伯人中,有一位极受敬重的老人。察县的人们都叫他「 ”兴谦老人”。 第一次见到兴谦老人是在察布查尔县靖远寺。那天是6月28日,我们随「 ”首届新疆旅游节”的贵宾团到靖远寺走马观花。在靖远寺的主殿四周,摆动放着三十几幅油画,画的是锡伯族西迁的故事。这些略显粗糙的油画并没有引起熙熙攘攘的参观者的太多注意,当寺院外响起咚咚的鼓声,人们都拥出去看锡伯歌舞表演时,院子里立即冷清了下来,我注意到一位耄耋老人孤独地围着这些油画踯躇环行。 他就是这些油画的作者,年逾古稀的兴谦老人。 到察布查尔县之前,我就听>的记者佟志红说起过兴谦老人。他用了整整40年时间,用油画表现先辈西迁的故事。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自己民族的历史,画出前辈的所作所为,给后代传下去。 几天后我们再次拜访兴谦老人。这次是在兴谦老人的家中,察布查尔县委宣传 ... 的陪同我们前往。听说我们是专为拜访锡伯族而来,老人很激动,他把那些宝贝:39幅油画以及几大本锡伯文诗词、小说都摆动了一地。随着老人的叙述,230多年前那次大迁徙的西面逐渐清晰起来了。 三 让我们回到238年前那个早晨。 那天是农历4月18日,沈阳。晨曦中,锡伯家庙前已是人山人海。被皇上选中的1020名西迁官兵今天要与父老乡亲们辞别,开始踏上西迁的漫漫长旅。18世纪中叶,正是满清帝国的顶盛时代,皇太极奴尔哈斥完成了包括新疆在内的祖国统一大业。乾隆29年,为了加强由于连年战争导致空虚的西域边境防务,乾隆帝在八旗兵中相对较棒锡伯兵营中挑选1020名官兵,令他们西迁到伊犁屯垦戍边。 吃着送行饭,喝着壮行酒,锡伯家庙前已经哭成一片,虽然乾隆帝口头许诺:驻防满60年,锡伯官兵可以再回乡。但西迁军士和乡亲们都清楚,这次允许带家属,分明不是换防,而是长久驻防,遥遥万里,回来哪有那么容易啊。 西迁的路线漫长而艰苦。这条线路的大部分横穿现在的蒙古国境内:西迁大军出中前旗,经乌兰巴托、乌里雅斯太,翻越阿尔泰山脉进入新疆。 西迁大军不仅带着帐蓬、粮食、马匹、狗,还带着粮种、菜种,甚至火种也是从家乡带出来的:一种用芨芨草编的火绳。一根长长的火绳燃尽了,再引燃下一根。随军的还有萨满教巫师,他们相当于西方军队中的牧师,在鼓动士气的同时,他们也担当着锡伯语教师的角色。 在长达16个月的长途跋涉中,300多个新生命降生了。到达驻防地后,锡伯人一边积极抵御外来侵略,一边投身边疆建设。在锡伯语中,「 ”察布查尔”的意思是「 ”粮仓”。伊犁人都说,是锡伯人把这里建成了粮仓。这支西迁大军穿过茫茫蒙古草原,经历了战争、生存、繁衍的考验,他们不仅把象征生命的火延续下来,也把自己的文化延续了下来。 四 上面这一幅幅历史的画面,浓缩在兴谦老人的39幅油画中。兴谦老人的老家在孙扎齐牛录乡,清代伊犁河流域九大寺院之一靖远寺与他家就一街之隔。靖远寺是锡伯族西迁至伊犁后第二年修建的寺庙,在察布查尔锡伯人的心中,它的地位相当于沈阳的锡伯家庙。每年农历4月18日,锡伯人都要在此隆重 ... ,过自己的节日「 ”西迁节”。 兴谦老人姓何。何姓是锡伯姓氏「 ”何叶儿”的简称。他已经是西迁后的第七代人了。说起他的油画,老人说:「 ”树有根,水有源,人存本。我们锡伯族西迁的故事,一辈一辈传下来。可能随着时间的发展,后辈人会说锡伯话会看锡伯文的越来越少,我把西迁的历史画下来,这样更直观,让后辈人一眼就看明白。” 兴谦老人当了一辈子教师,教的是生物和历史,有时需要 ... 一些直观教学图,这样,从未接受过任何美术训练的他就在实践中无师自通了。1954年,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抖胆参加了新疆青年美展,意想不到地获了奖。 那幅获奖作品画的就是祖宗的西迁。这让他悟出一个道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最有价值的。他从此坚定了画西迁史的决心,「 ”你自己画,别的民族的人更不会去画。谁都不关心,这段历史就死了。”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一画就是40年。 五 兴谦老人的每一幅画下面,都用锡伯文写了一首诗,解释此画的历史背景。他还写了2本>,一本与西迁有关的历史小说,当然都是用锡伯文写的。这种活化石般的文字,在锡伯族的故乡东北,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使用。在全中国,也只有极少数研究锡伯族的专家才能读懂。 而在察布查尔,不仅人人都会讲锡伯语,而且还有一份锡伯文报纸>,这张创办于1946年的铅印四开小报,每周二期,半个多世纪来从末停止过发行。 近年来,察布查尔锡伯族还专门派出老师,回东北老家,教授锡伯族语言和文字。锡伯族东西两部分的差异,令学术界颇感兴趣。 西迁军队抵达伊犁后,在察布查尔组建了锡伯营,按八旗分筑八个城堡定居下来,以后逐渐形成今日的八个乡。因为他们生活在特殊的八旗军营制度里,其他民族不能随意杂居,加之清 ... 所规定「 ”旗民不通婚,旗民不交产”的禁令的束缚,使锡伯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相对少了些,所以长期地保持了自己民族原有的语言文字以及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许多特点。 而居住在东北老家的锡伯族,由于居住比较分散,长期与汉族、满族和蒙古族等错居杂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日俱增。汉族文化对锡伯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汉锡两族在生产、生活、语言文字、服饰和风俗各方面基本没有多大差别了。和蒙古族杂处的也接受了蒙古族的文化,特别是在语言方面。我到过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锡伯屯,那里的锡伯族大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在生活习俗等方面亦受到一定影响。

200多年前有群东北人赴祖国最西端戍边,万里跋涉途中诞下300婴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乾隆帝的一个谎言,一个民族一段悲壮的史诗

    这是锡伯族在清代史上的第一次南迁。而汉八旗又不能完全信任,于是,擅战且忠诚的锡伯族官兵便纳入了乾隆的视野,皇上与锡伯人相约,边疆戍边60年便可荣归故里。伊犁将军随即将原编10个扎兰(队)缩编为6个旗(牛录)。

  2. 200多年前有群东北人赴祖国最西端戍边,万里跋涉途中诞下300婴儿

    靖远寺是锡伯族西迁至伊犁后第二年修建的寺庙,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人的心中,它的地位相当于沈阳的锡伯家庙。

  3. 锡伯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但锡伯族家谱中仍有使用西北等字样的。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传统节日。锡伯族的“抹黑节”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这是二百余年来锡伯人民的传统节日,纪念一部分锡伯族西迁祖国西北边疆的伊犁地区,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锡伯族祭星,是锡伯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举行。

  4. 少数民族锡伯族迁移到新疆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网络配图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5. 七星山下石佛寺锡伯民间故事多(1)

    石佛寺乡一村锡伯族民居>七星山下石佛寺锡伯民间故事多>辽河,从东北方向而来,在沈北新区兜了个弯儿,向西南奔去。七星山东北角有座石佛寺。在石佛驿站客商们还能欣赏到评书、民间故事、锡伯族大秧歌、二人转等。目前,石佛寺一村,被辽宁省文化厅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石佛寺>从前,辽河南岸七星山山脚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个健壮的锡伯族青年、赶马车好手“小瓜尔加”。

  6. 满族姓氏为什么都被汉化了?揭秘满族姓氏改汉族姓氏对照表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9/20180917212228153719054875371.jpg img_width=

  7. 锡伯族简介

      锡伯族简介  锡伯族,现有人口十七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 *** 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随机推荐

  1. 叠见层出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多次重复出现成语出处: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摘句图》:“至于清词丽句,叠见层出。”

  2. 结婚誓言感人台词有哪些

    结婚誓言感人台词在电影中见得很多,这些都是结婚宣言经典语录,赶紧来欣赏一下吧!法官翻遍所有的犯罪记录和案例,最后陪审团一致通过:判你终生归我。我没太多承诺,没有甜言蜜语,只因真爱无需太多言语表达!屋前有一条小路屋后种一片毛竹。结婚誓言感人台词也只是台词,结婚的时候,真心才是最重要的!

  3. 梦见做饭给情人吃

    周公解梦梦见做饭给情人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做饭给情人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2019年猪年祝福语

    2019年猪年祝福语1、除夕的炉火最暖,将归家的游子温暖,让亲人绽放了笑颜;除夕的饺子最香,将馅里包满了吉祥,让幸福的感觉荡漾;除夕的情意最浓,将祝福的短信发送,让好运伴你一生。春节了,祝你在猪年里身体健康,宏图大展!年年健康好享福,岁岁平安好幸福。

  5. 康、雍、干祖孙三代,70年才平定新疆,左宗棠为何只用了一年半?

    到了同治4年,也就是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占据伊利,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慈禧不敢随便放弃祖宗打下的江山,便同意了左宗棠的出兵请求。1876年4月,左公率军挺进新疆,1878年1月2日,收复新疆之战以胜利告终,前后持续不过一年半多的时间。同样是清朝,同样是在新疆作战,康雍乾爷孙三人时期清朝正值鼎盛却用了70年,左宗棠已经到了晚清却只用了一年半,这是什么原因呢?

  6. 投膏止火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7. 关羽对刘备的一次不悦,最终导致了关羽兵败被 ...

    建安二十四年末,关羽包围了樊城、襄阳,胜利在望,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自行援助。但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了关羽的要求。关羽性格刚强与同僚关系不好,刘封也是一样,在刘备为汉中王。

  8. 唯美的句子说说心情 微博空间伤感的句子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曾经可以肆无忌惮出口的话,不计后果做出的事,在长大的那一天,终于硬生生地压回了心底。而这将会成为,照亮他人心房的灿烂千阳。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是来自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然而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之后,立刻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

  9. 最早的春联是

    最早的春联是参考资料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因嫌其词不工,就自我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于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10. 梦见孕妇吃瓜子_周公解梦梦到孕妇吃瓜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孕妇吃瓜子好不好

    孕妇梦见吃瓜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孕妇梦见吃瓜子的详细解说吧。食瓜子,主生贵子。《历史新知》孕妇梦见吃瓜子,预示会生男孩,且将来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孕妇梦见买瓜子吃,预示将会有好消息来到,有可能是关于宝宝性别,也可能是生活中有好运。孕妇梦见吃黑瓜子,代表宝宝会健康出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