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思想家顾炎武师承何人,其学问是自学的吗

每当想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想起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他一生下来就出嗣,在顾炎武幼年时,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人是嗣祖顾绍芾和嗣母王氏,她十六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嗣祖顾绍芾字德甫,号蠡源,功名只是一个监生,但他天才俊逸,诗文书法都极好,备受人们的称道。他博学多闻,异常留心天下大事,喜欢读实录、邸报之类,还常常抄录下来加以保存。这种读书联系实际的精神,直接感染着少年时代的顾炎武。在嗣祖的督导下,顾炎武从小就习读经史,十三、四岁就研读完毕总结历史成败、兴废得失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在这同时,又历览了《孙子》、《吴子》、《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典籍。他遵从嗣祖「 ”读书不如钞书”的训诲,一边读书,一边抄书,每天作读书札记到二更时分方才休息,奠定了他日后在学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他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顾炎武以「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明亡,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在南明政权下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并决意不与清 廷合作。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 在北游的二十余年中,顾炎武遍游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行了万里路,也读了万卷书。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 ... ,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 ”利国富民”,并认为「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 ”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顾炎武终身为反清事业奋斗奔波,这与国破家亡的经历和他一直受到的良好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 ... 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1680年,顾炎武夫人死于昆山,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说「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顾炎武有诗:「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也就是说,他希望清朝灭亡,就如同精卫想平东海一样,「 ”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他曾经就作过一篇《广师》,列举了自己的老师。 《广师》:「 ”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 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至于达而在位,其可称述者,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议也。” 所以说顾炎武的老师,有以下这几位:王寅旭、杨雪臣、张稷若、傅青主、李中孚、路安卿、吴志伊、朱锡鬯、王山史、张力臣。 总之,顾炎武是自幼勤奋努力好学,他的学问是天赋加勤奋,还有善于学习别人、博采众长得来的。

大思想家顾炎武师承何人,其学问是自学的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董元奔|明朝遗民鸿儒相同的时代感伤和不同的人生选择

    急剧变幻的时局在明朝遗民大儒们的心中留下了各不相同的投影,但是时代根本不给他们关于何去何从的长期思考,这些大儒遂分化、集结,形成三派。隐居期间,明朝遗民抗清派大儒带着对大明王朝深深的眷恋之情,在自己的诗词中反复吟唱着时代的哀歌。

  2. 顾炎武《郡县论》:官员「 ”称职”的标准是什么?

    明朝末年,东南地区的商人阶级开始崛起,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地主和农民,意识形态也有鲜明的特点。古代贵族和士大夫生于豪门世家,从小对礼乐耳濡目染,因此认为人的本性是谦和好礼、善良守序的;商人阶级则整日为了利润而奔波,他们知道屠夫和面包师傅为我们生产晚餐,并不是由于仁慈,而是迂回的利己,因此认为人性是自私自利的。

  3. 大思想家顾炎武师承何人,其学问是自学的吗

    每当想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想起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

  4. 对于明亡的知识分子,清朝只用一个办法就让这些人主动归顺

    撰文/赵立波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在北京城漫天的火焰和憔悴的花香里消失了,带着杜鹃啼血一般的哀痛,在人们的记忆里永远定格。它日暮般的苍凉,很多年后依旧在旧士人心里隐隐作痛。这种国恨家仇让读书人感到刻骨铭心的伤感。明朝灭亡曾写出《长物志》的文震亨,书画诗文四绝,崇祯帝授予他武英殿中书舍人,崇祯制两千张颂琴,全部要文震亨来命名,可见他对文震亨的赏识。

  5. 《历史哲学》: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什么是批评的历史观?一般来说,历史学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著作者,另一种是历史考证者。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那些写作史书的人,他们写作历史的目的在于如实的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事情,以供后人知晓及借鉴。不过由于史料不足、个人水平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历史著作者可能未能够全面如实的记载历史,会留下不少矛盾和疑案。

  6. 民间不知兴亡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晚年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命驾西秦过程中,他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7. 顾炎武:历代王朝灭亡之根源

    ...无底线于人心,是历代王朝灭亡之根源。——顾炎武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包含着王朝中国和文化中国,所有的王朝都逃不过兴衰更替,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而文化中国贯数千年,穿几百世,绵绵瓜瓞,凝然而成举世华夏文明江山。

  8. 仰幕历史名人构思好名字_姓名测试

    仰幕历史名人构思好名字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向往姿容俊美构思好名字_姓名测试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顾炎武,初名绛,曾参加抗清斗争。文天样死时年仅47岁。仰幕历史名人,通过对古往今来圣贤名士、英雄模范、领袖人物的景仰之情,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工作、事业的执著,对自己的鞭策,对他人的怀念,都熔铸在几十年使用、天天呼唤的名字里。

  9. 顾炎武

    顾炎武提出“经学即理学”的著名命题,认为别无所谓理学。顾炎武阐发了圣人之道在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观点,提出圣人之道在于“博学有行”。顾炎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演进是有其必然性的。顾炎武反对君主专权,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顾炎武反对专制主义的法制,他认为集权使“法令日繁,治具日密”。

  10. 阎若璩

    阎若璩,中国清代汉学家。早年随其祖父客居江苏淮安。十八年,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落第。二十九年,受徐乾学聘,南下江苏洞庭山参与修纂《大清一统志》。晚年仍居淮安,专意著述。于同时学者好加讥评,仅服膺钱谦益、黄宗羲、顾炎武3人。曾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纠举舛错,为顾炎武《日知录》订正讹误。他以记诵博赡,考核精审名著一时,此后乾嘉考据学风受其影响甚大。其主要著述尚有《潜丘札记》、《毛朱诗说》等。

随机推荐

  1. 梦见葵花 瓜子

    周公解梦梦见葵花 瓜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葵花 瓜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耿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耿”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耿耿于心——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3. 抱蔓摘瓜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àowànzhāiguā【解释】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出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例子】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相关】百度“抱蔓摘瓜”

  4.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

    一朵朵绽放的鲜花,那是妈妈的眼睛。祝“六一”儿童节快乐!正是鸟语花香,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儿童节快乐,祝你永远保持一颗童真的心!最大的愿望是想与你:先过儿童节,再过青年节,再过情人节,再过母亲节,再过父亲节,再过重阳节。虽然不放假,想想也开心:祝你六一快乐!二十多年前的今天给你发的信息收到没有,没收到没关系我再发一次:祝六一节日快乐!

  5. 经典的励志正能量语录学会把复杂的事情做得简单

    正能量语录集正能量句子:不张扬,不虚伪,低调而不颓废,平和而温暖,如云般洒脱,如莲般淡然,以冷静诠释宽容,用达观衬托高贵。正能量语录集正能量句子:剖析自我是一种精神。正能量语录集正能量句子:有了坚强的理由,一切顺风顺水,虚伪的懦弱,也会在真诚的诺言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正能量语录集正能量句子:命运,是一个很飘渺的东西,有人相信命运,走到了塔顶,或者坠落到崖底。

  6. 南怀瑾谈死亡的过程

    真正要死亡,最后一刹那是无比快乐的,可是最后一刹那,就这么弹指一声。大概这个死亡阶段,经过二、三十个钟头忽然梦一样醒过来,中阴身开始了,就是一个身体死亡了,另一个身体生命还没有合拢过来,中间存在的阶段叫做中阴。所以你平常自己的性光都不认得,你到中阴身灵魂的境界,那个光一来把你自己的灵魂都吓散开了,乱七八糟又来了。

  7. 梦见买青辣椒_周公解梦梦到买青辣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青辣椒好不好

    梦见买青辣椒是什么意思梦见买青辣椒:生意会兴旺,能发大财。梦见买青辣椒意味着,运气安定,特别是健康方面体力充实,活力展现获得实绩的一天。梦见在买青辣椒意味着,这两天的你自尊心相当强烈。已婚者梦见买青辣椒预示出远门。

  8. 民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据报告,1930年至该所求职者共2772人,其中国内大学毕业生821人,国外大学毕业生133人,专科毕业生292人,三者占到求职者总数的45%。截至1936年6月,全国108所高校中,已向教育部报告学生失业的学校达80多所。依据已报结果,平均每百名大学毕业生中失业人数约为13人。按此比例计算,每年有1000多名大学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状态。

  9. 翡翠教学贴

    翡翠教学贴翡翠的种和色初识翡翠的人大概都知道翡翠的种大致有玻璃种、冰种、糯种这三类。玻璃种,顾名思义,就是像玻璃一样透明度极高的翡翠,玉质(肉质)细腻,很难看到内部的纤维结构。玻璃种翡翠价值最高,数量相对其他种的翡翠来说比较少。玻璃种翡翠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白,蓝,绿等。有飘翠的比较珍贵,飘翠(飘花)也分蓝色和绿色,如果是满绿色的玻璃种,而且绿色绿得正,就极为珍贵,是翡翠中的极品。

  10. 有人说漫画是从讽刺中诞生,而此人被称为“日本漫画的源头”⋯浮世绘大师的传奇,葛饰北斋

    动漫是日本代表性的流行文化,日本漫画的起源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从世界漫画史的源起来看,漫画的问世与报刊的出现以及政治讽刺密不可分。从这个标准来说,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一七六〇~一八四九)晚年的《北斋漫画》里的部分作品符合这个定义。提到葛饰北斋,大家想到的就是浮世绘,怎么会和漫画有所关联?其实浮世绘本身就是江户时代带着草根味的大众艺术,浮世绘师偶尔发发牢骚画几幅政治讽刺画并不奇怪。要进入江户时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