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7年黄昆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已为国外一些科学家所证实和应用,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一项有力的手段,被称为“黄散射”。1951年黄昆提出了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1963年被喇曼散射实验所证实,被命名为极化激元,后来发现其他物质振动也有类似的与电磁波的耦合模式,也被称为极化激元。1978年以来黄昆在固体理论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历史新知】2005年7月6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病逝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 ... 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务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昆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7月6 日16 时1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黄昆院士,1919年出生于北京市,是中国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固体物理学科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推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 > >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的一些领域中,进行了开拓性工作。1947年黄昆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已为国外一些科学家所证实和应用,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一项有力的手段,被称为“黄散射”。1951年黄昆提出了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1963年被喇曼散射实验所证实,被命名为极化激元,后来发现其他物质振动也有类似的与电磁波的耦合模式,也被称为极化激元。现在极化激元已经成为分析固体某些光学性质的基础。黄昆当时提出的方程,被称为“黄方程”。黄昆与M.玻恩合著的《点阵动力学理论》(Dynamical Theory of Crystal Lattices,1954年出版,1957年苏联译成俄文出版)一书是公认的这一学科领域的一部权威著作。 1978年以来黄昆在固体理论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关于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价性的证明,澄清了20多年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理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黄昆提出的无辐射跃迁中声子的统计规律性,有可能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这些成果正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关注。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黄昆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