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放卫星”新闻如何登上《人民日报》头条?

  1958年6月起,中国媒体上出现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新闻,国内媒体将其称为“卫星”。第一篇“卫星”稿件是怎样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的?50年后,85岁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方徨站出来,细致地叙述了这个沉痛的故事。

  赶往嵖岈山采写“奇迹”新闻

  1958年6月初的一天,新华社河南分社编委方徨接到豫南遂平县打来的长途 ... , ... 那头的遂平县委副书记赵光兴奋地说:“遂平嵖岈山夏季小麦大丰收,出现奇迹了,你赶快来吧。”

...

  两天后,方徨赶到嵖岈山。她没有想到,若干天以前,“奇迹”已经在嵖岈山下冒头了。这个农业合作社有一块5亩多一点的小麦高产田,打场下来一算,平均亩产2105斤,超出这里的小麦平均亩产大约10倍!《河南日报》抢发了消息。《人民日报》在1版版面中间、算得上第三条的位置也把它登出来了。赵光告诉方徨,之所以打 ... 叫她亲自赶过来,是又发现一块2亩9分地的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可能超过3000斤,可能是河南全省小麦的最高亩产记录。这就需要新华社记者亲手来写了。

  第二天清晨,方徨就由赵光带着,到几里地以外做现场采访。方徨去的地方是打麦场,连夜收割的小麦运到这里来脱粒称重。需要方徨在现场看到的,就是最后称重的结果。

  那确实是壮观的丰收景象。方徨不由地一声惊叫:“有这么多麦子呀!两亩地能插下这么多麦秆儿吗?”她不叫唤还好,这一声喊把周围的农民都不约而同吸引过来,对方徨没大没小斥责起来。一个女社员对着方徨大声喊道:“我看你不是记者,你是‘保守派’吧?”她马上解释,不是不相信,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太兴奋了。

  整整一天方徨都守在打麦场,没人领她到丰收试验田边上去看一看,那小块地里割下的麦子怎么源源不断呢?

  “卫星”消息登上《人民日报》头条

  第二天清早,过秤的结果出来了,2亩9分地总产量为10238斤还多一点,平均亩产3530斤7两5钱,肯定是全国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方徨立即回到农业社办公室写出一篇消息。为快点见报,她直接将 ... 打到北京《人民日报》编辑部,找熟悉的女编辑李克林。方徨口述文稿,把稿件传到了北京。

  只隔了两天,1958年6月12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方徨采写的消息。

  自从1958年6月遂平县高产“卫星”登上了《人民日报》,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媒体,掀起了一场竞放高产“卫星”的大竞赛,蔚为奇观。方徨报道的“卫星”纪录仅仅保持了4天,6月1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消息,湖北谷城县《王明进创小麦亩产4353斤》。过了7天,《人民日报》于6月23日又报道谷城县有小麦试验田亩产4689斤。此后新“卫星”层出不穷,到这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当年小麦卫星最高纪录《小麦冠军驾临青海出现亩产8585斤纪录》,算是为20世纪的小麦高产“纪录”画上了句号。

  对“卫星”往事的反思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最初赶往嵖岈山采写“奇迹”的方徨正在冷静下来。她开始认真地思考,为什么是自己,最早赶往嵖岈山去“放卫星”?待到“ ... ”风潮过去,终于有一天,她打听到了事实,当时采写的那2亩9分地产量,原来是从20多亩高产麦地里集中起来堆到一起打场的。她顿时感到心灵的巨大创痛。

  不仅如此,当时与她合作推出“卫星稿”的编辑李克林,也很快从思想狂热中摆脱出来,勇敢地站出来批判“ ... ”是“劳民伤财”、是“蛮干”,结果在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受到深深的伤害。

  方徨和李克林在一起反思,为什么她们推出了“卫星”消息?影响方徨的有多重原因。1958年2月下旬刚到河南,方徨就赶往古城登封的唐庄镇,参加河南省委召开的“ ... ”现场会。因为采访发稿在路上耽搁,她迟到了一天,结果受到会议主持者批评,质问她有没有“右倾保守”思想,把方徨吓得不轻。

  另一个原因,省委第二书记、 ... 吴芝圃领头斗争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扣在潘复生头上的罪名主要就有潘复生是“保守派”,因为他认为不能把指标定得太高。几个月下来,方徨意识到,创造生产奇迹是省委新任主要领导的意图,而且迎合了领袖的意愿。最令方徨心灵震撼的还有女社员那一声喊:“我看你不是记者,你是‘保守派’吧?”这句话使方徨不敢往深处追究,照着眼前景象写出了消息。(摘编自《 ... 员》)


 1958年前后“三面红旗”出台内幕

 亩产13万斤粮食卫星是怎样制造的?

  ... 是个人所为,还是集体头脑发热?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放卫星”新闻如何登上《人民日报》头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反卫星导弹:射向苍穹的强国利箭

    在正式的拦截试验中,这种导弹以美国先前发射的探险者5号卫星作为目标。苏联的第二代反卫星导弹依然是庞大的R36与此同时,前苏联依然将反卫星的希望寄托于陆基战略武器身上。一旦美军利用其进行反卫星攻击或更为可怕的轨道轰炸,苏联的太空防御系统将处于防不胜防的完全被动。这就让苏军被迫将反卫星重任从弹道导弹身上挪开,转而尝试以最新技术发展轻便的空射版本。只是他们期望研发的79M6反卫星导弹,一直没有能够获得成功。

  2. 反卫星导弹:射向苍穹的强国利箭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1957年,前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的首颗人造卫星送上近地轨道,开启了持续至今的太空军备竞赛。次年,美国人也立刻做出回应,将探险者1号卫星送上太空。两大世界级强权的军备竞赛,也就从海平面下的深渊,被瞬间拉升至大气层外的苍穹。超乎大部分人的想象,前苏联军方在发射卫星之前,就已经开始设想具体的反制措施。毕竟,透过美国方面的公开咨询与KGB的情报来源,都表明美国海空军

  3. Space X :正不断创造历史的跨时代科技王国

    今天,SpaceX已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力量。但对于火星计划和SpaceX的野心来说,这不过是最基本的起步。作为SpaceX公司产品先锋的猎鹰1型火箭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补给的龙式飞船2010年,全新的龙式飞船发射升空,成为首个向国际空间站输送货物的私人企业产品。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生产车间SpaceX的航天飞行器将成为跨时代的象征由于猎鹰9型的价格和性能优势,在2019年5月的一次发射中就部署了60颗通讯卫星。

  4. Space X :正不断创造历史的跨时代科技王国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2002年,埃隆-马斯克创办了日后声名远播的SpaceX公司。当时他的或许已经想创造历史,但却未必意识到此事的影响力会如何发酵。今天,SpaceX已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力量。不仅在于更轻松的进入宇宙空间,还能对即将到来的资讯传递模式产生巨大影响。SpaceX公司的LOGO埃隆-马斯克的动力源头,来自他长期以来的登陆火星梦想。早在2001年时,他便设想

  5. 「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 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来源:央视网三军仪仗队抬棺、1人抵5个师……今天他故去十周年10年前的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10年后的10月1日,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高举钱老的荣誉牌,乘坐群游车驶过天安门广场。

  6. 为什么要选择西昌作为卫星发射中心?

    秘境西昌西昌,这座被大小凉山的千峰万岭重重遮蔽的都市,这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它曾经有过不俗的历史:早在汉朝时,这里叫邛都,那是大才子司马相如开疆拓土的重要收获。

  7. 管你棒 ... 还是捧 ... ,美国人能封锁住中国航天的发展吗

    早年——与新中国成长同步的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封锁,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后成立的「”多国出口管制协调...会”,该...会由美国主导,西欧国家参与,于1949年11月在巴黎秘密成立,又称「”巴统”,其宗旨在于防止西方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向...国家阵营流动。1950年,随着...战争爆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进攻...,威胁中国边境,与之遥相呼应的「”巴统”也将中国列为禁运国

  8. 看看SpaceX的新宇航服:Instagram上的Elon Musk股票

    一张由发布的照片现在我们从头到脚都知道SpaceX的新宇航服是什么样子了。上周五,Space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穿着宇航服的人站在“龙”太空舱旁。(例如,SpaceX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绕月旅行的付费用户。但这张照片是绑在一条巨龙内的宇航员的腰部照片。SpaceX持有一份美国宇航局的合同,负责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

  9. 美苏的「 ”性别大战”:曾为「 ”太空第一女”较劲

    冷战期间曾有这样一幅图片:赫鲁晓夫高举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和保持着在太空停留时间纪录的宇航员瓦莱里·别克维斯基的手。

  10. 人类航天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来

    谁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人?谁是第一个成功登上月球的人?这些太空英雄的名字我们如雷贯耳。但有成功就有失败,我们只记得他们成功时的荣耀,却已然忘记了那些在成功路上牺牲的人们。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一个悲剧苏联英雄,作为世界航天史上首位因载人航天而遇难的宇航员,科马洛夫的一生也是具有荣耀与传奇的。

随机推荐

  1. 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人?辛弃疾生平简介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辛弃疾的词。辛弃疾有着“词中之龙”之称,他和苏轼并称“苏辛”,被无数文人列为楷模。若投票选举模范干部,辛弃疾定能拔得头筹,收获一大堆的奖状和勋章。接下来迎接辛弃疾的,是频繁调动几十个岗位的官场旅程。而朝廷明明白白对辛弃疾挑明“组建军队可以,但是建制前的费用自理”,没办法,辛弃疾推行了“榷酒法”,将卖酒专营权收回来,增加的收入用来建军盖房。

  2. 梦见发疯的动物咬人

    周公解梦梦见发疯的动物咬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发疯的动物咬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窳惰子精进成佛

    难陀虽然懒惰成性,却有聪颖绝伦的智慧,躺在床上听人讲解经书,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说也奇怪,难陀一见到佛陀,便立刻起身为佛陀铺设坐具,并至诚恭敬地顶礼佛陀。於是,佛陀为难陀开示种种法要,并且呵责他赖床、贪睡,又怠惰不振的种种过失。因为难陀非常尊敬、相信佛陀,因此对自己过去的恶习深深自责,并生起惭愧忏悔的心。更以种种饮食供养佛陀及诸比丘。

  4. 什么是射肋水_风水知识

    对阳宅而言,河流要有环抱之势,流去之水要盘桓欲留,汇聚之水要清净悠扬,凡是直冲斜撇,浚急激湍,反跳倾泻者均为不吉,类似这种向屋侧流来,然后向屋后流去的所谓「射肋水」,是很容易引起绯闻与官讼的。

  5. 六个日本兵看守一座城,为何城里数十万百姓不反抗?答案很简单

    抗日战争期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我国的战场上投入了庞大的兵力,而这些士兵也都是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有的县城只有六个日本鬼子把守,但是城中的数十万百姓却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抗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其一,心理原因。国人怕死,加之当时的中国属于无人统一的状态,人没有灵魂,不懂反抗,所有人犹如一盘散沙。部队高度机动化,即使反抗成功了,还会再次被占领。

  6. 果不其然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uǒbùqírán【解释】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出处】【例子】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去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哩,今日果不其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相关】百度“果不其然”

  7. 文江学海是什么意思?

    【拼音】wénjiāngxuéhǎi【解释】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例子】崇文院之列三馆,国子监之印群书,虽唐汉之盛,无以加此,故天下之人,始知文有江而学有海。宋·姚铉《〈唐文粹〉序》【相关】百度“文江学海”

  8. 意马心猿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yìmǎxīnyuán。

  9. 煞费心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àfèixīnjī【解释】指费尽心思。【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煞费心机”

  10. 梦里水乡

    在江南,美丽的水乡。在这样一片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逸详和,这个夜晚,枕着水的歌声,我睡在水乡的梦里,仿佛置身于水墨丹青的画里,于是我的发生了改变,我已经成为水乡的一分子,江南的游客,我梦里的故乡。这些本已是构成水乡的元素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