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构成了不可逆的深远影响。先秦文化作为中华原生文明,也是孕育这一庞大帝国的重要养分。嬴秦玄鸟帝颛顼的后代女修吞下了玄鸟的卵,生下大业。中衍为帝太戊驾车。终于到了周幽王执政的时候,炮灰嬴秦迎来了高光时刻。这个东夷迁往西部边陲的马背部族,凭着周天子的一句废话,惨淡经营、浴血奋战,迎来了跌宕起伏、螺旋上升的新篇章。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构成了不可逆的深远影响。先秦文化作为中华原生文明,也是孕育这一庞大帝国的重要养分。我是《大秦帝国》的铁杆粉丝之一,心心念念孙皓晖老师《马背诸侯》的付梓。十多年过去了,孙老师此书仍未出版,我忍不住自己先抛块砖了,只当笑谈。之前我讲过殷商、楚部族的故事,这次八一八同样源自东夷的嬴秦部族。 嬴秦玄鸟 帝颛顼的后代女修吞下了玄鸟的卵,生下大业。过了几代有了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被帝舜赏识。打住,感觉这位拿的剧本跟殷商先祖阿契同学基本一样,莫非东夷人的牛人先祖都是标准化定制的?你还别说,自从五代十国战乱、家谱遗失后,各家族聘请作谱的匠人常常用同一套说辞给姓氏不同的一群客户交差。一个字——方便!所以这里不必纠结中间的具体过程,只记住嬴秦先祖出自东夷(鸟夷)就好。 伯益被舜帝安排了驯兽师的工作,因为工作出色而被赐予嬴姓。有人说嬴就是燕子。记住这句话,嬴姓比起跟人,更擅长跟畜生打交道。 大禹接受舜帝禅让后,也干到了要退休的年龄。按照禅让时代的套路,实力派伯益原本顺理成章接受大禹的禅让,嬴秦后人也好大大咧咧说祖上也曾阔过。但是大禹的儿子夏后启是个有野心的实力派,在种种运作下,挤掉了伯益,开启了父死子继的传统。 因为这一重竞争关系,夏朝跟嬴姓关系融洽不起来。嬴姓不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夏朝哪敢重用他们!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嬴姓转而抱了殷商的大腿,跟夏朝唱对台戏。譬如,费昌为汤王驾驶马车,打败了夏桀。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因为嬴姓历代老司机得到了商王的嘉许,所以商王安排他们为殷商守卫西部、抵御西戎,从此开启了嬴姓在西部的钉子户历史。 传到帝辛(纣王)时期,嬴姓飞廉有恶来、季胜两个儿子,作为新崛起的贵族辅佐帝辛。鄙人拙作《东夷之子——楚国八百年兴亡启示录》提过,因为殷商内部新旧贵族矛盾尖锐,新近对东夷的讨伐导致元气已伤,再加上西边姬周等多部落、帝辛的内奸哥哥微子启、倒戈的东夷囚徒军联合打击,恶来不得不给帝辛陪葬了。真是成也风云、败也风云呐。 牧野之战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车战时代,驾车技术就是这时的数理化。季胜之子孟增很快就被周成王重视。这一脉到了造父这一代也因为老司机的高超技术而帮助周缪王平叛有功,被周天子封在赵城,所以称为赵氏。这就是战国赵国的先祖。 造父封赵 恶来这一脉也因为造父的一人得道,而一并称为赵氏。恶来的后代大骆生非子,非子在犬丘居住,擅长养殖牲畜。世代养马的犬丘人都惊呆了,路边社辗转传到周孝王那里。战马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骏马不够,你拿鸡毛来凑千乘之国?有想法的孝王于是安排非子养马,效果卓著。 孝王心下一动,想立非子为嬴姓大骆的储君。但是西戎的申侯不干了:他女儿是大骆的正妻,生下阿成已经被册封为储君了。周王朝西部太平无事,申侯与嬴姓的联姻可以说功不可没,而由联姻的结晶来掌管嬴姓,更能让西戎安心。申侯委婉劝孝王改变主意,孝王出于有功必赏与维护周王室权威、西边安宁等多重考虑,决定划出秦地册封非子,称为嬴秦。 所以后世有秦赵同源的说法,两者也确实都是出自飞廉的马背诸侯。 看官注意,秦汉以前姓、氏是分开的。看过《火影忍者》的朋友一定知道日向家宗家、分家的区别——前者是主干,百世一脉;后者是分支,各显神通。姓就是表明宗家是哪个源头,氏表明分家是哪个分支。对成年男子的正规称呼是氏名而不是姓名,日语里如今还有氏名、次长这些词,都是华夏文化的遗迹。譬如秦始皇,咱们称其为秦政甚至赵政都是OK的,都能区别于春秋战国时仍留在东夷地区的嬴姓堂亲。当然,能不能称其为吕政是另一个问题;我知道你们不感兴趣,所以我按下不表。但是,教科书式的嬴政是不正规的,跟姬发、姜子牙(姜姓吕氏,应为吕尚)一样,都是出于通俗小说叫惯了、好辨识的原因。 秦始皇 你以为做个有封地的大夫是美差?没错,在中原腹地、水草肥美处是这样;但是,在西部边陲可是纯属虚构。跟殷商一个尿性,周王室不是让你来疗养的,是让你奉献的!为了抵御西戎东征,嬴秦首领多少代都不得好死。甚至在周厉王时代,西戎反叛周王,灭了大骆的阿成一脉——西迁嬴姓三传变双传了。非子一脉的秦仲也在讨伐西戎的过程中战死,留下阿其为首的五个儿子,这才把西戎击溃。 西戎东侵 阿其接过父辈的黑旗,继续一面通过联姻来分化、瓦解西戎,一面武力攻打、积蓄力量。终于到了周幽王执政的时候,炮灰嬴秦迎来了高光时刻。周幽王因为废长立幼、烽火戏诸侯等种种失控的折腾而失去了诸侯的信任,说到底肯定损伤了某些诸侯的既得利益。犬戎和申侯联合伐周,诸侯大多不愿救援,幽王领便当了。而阿其之子阿开带兵死力救援周王室。周平王东迁后,西周转变为东周,封阿开为诸侯,约定:只要嬴秦能赶走西戎,即可占有岐山以西的姬周故地。当年周王室已经大不如前,这约定完全是顺水人情、等于没说:反正自己已经无力抢回,不如让嬴秦去争取,还认我这个天子就不错了。 终于,在春秋初年,秦国建国了。这个东夷迁往西部边陲的马背部族,凭着周天子的一句废话,惨淡经营、浴血奋战,迎来了跌宕起伏、螺旋上升的新篇章。 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秦军将士
本文标签:历史春秋战国西戎恶来史记周朝战国时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