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正统年间,瓦剌屡次挑衅明朝,有意冒犯中原边境。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平定瓦剌贼寇。不过他有这个决定,与一个叫王振的宦官脱不了干系。王振是明英宗身边的老人了,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明英宗十分信任他,亲切称呼其为「 ”伴伴”。 瓦剌来犯令朝廷众人十分头疼,这时王振向英宗提议,让他效法先祖朱元璋、朱棣,亲自去平定瓦剌。这样可以向世人证明,自己拥有先祖之遗风,是个能文善武的治世明君。明英宗经不起这样的吹捧,又对自己极具信心,便即刻下定决心,要一展天子风姿。 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明英宗没有那个金刚钻,偏要揽这个瓷器活。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王振也在土木堡之变中被 ... 。还好明英宗在出发之前,任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兵部尚书于谦辅佐,明朝也不至于大乱。 明英宗剧照 虽说明英宗提前做了安排,可皇帝突然被俘虏,也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为了安抚人心,于谦不得不提议,拥立郕王朱祁钰登基。其实这个提议十分大胆,为何这样说呢?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按理来说,应该由太子继位,并设法救出英宗。 可于谦却跳过了太子,支持郕王朱祁钰,这怎么都说不过去。甚至在有心之人的眼中,这就是 ... 裸的背叛。不过最后孙太后也应允了此事,便没人敢反对了。就这样,朱祁钰在于谦的支持下,坐上了那把万人敬仰的龙椅。 明明有正统的皇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呢?笔者认为,这就是于谦的过人之处了。他之所以拥立朱祁钰,是出于以下几大原因,且听我慢慢为大家解释。 明英宗剧照 一、太子年少,不能断事 朱见深确实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但当时他才多大呢?只有两岁而已。也就是说,这个太子还是在襁褓之中,他倒是拥有绝对继承权,可他继位之后呢,要怎样挽回当下的局势,击退瓦剌? 于谦拥立太子登基后,确实可以解决「 ”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问题,但治标不治本。这时候比起死板的「 ”礼法”来说,国家更需要一位有主见、能断事的领导者。朱祁钰虽不是明英宗的子嗣,可他也是皇族宗室,并且有一定能力,选他出来主持大局,是再适合不过了。 二、朱祁钰有监国之责 明英宗出发之前,任命朱祁钰监国。众所周知,监国一般是皇太子的职责,但明英宗看在太子年幼,不得不让弟弟监国。一来证明朱祁钰有能力,二来也说明明英宗很信任朱祁钰,三来代表朱祁钰有继位的资格。 王振剧照 三、防止主少国疑 「 ”主少国疑”的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记载是: 「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主要意思是: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朱见深还是个两岁的奶娃娃,即使拥立他登基,也不能安定民心。当时瓦剌仍然未被击退,百姓还是人心惶惶,要是让太子登基,百姓对朝廷就会陷入极度的不信任当中。如此一来,不等瓦剌打进来,明朝就已经内乱了。 百姓可不管谁有继承权,只要能够让国家安定,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谁当皇帝都一样。因此朱祁钰登基后,百姓是很拥护他的,这也使得朱祁钰得以大展宏图。 朱祁钰剧照 四、于谦与朱祁钰目标一致 于谦拥立朱祁钰,无非就是想找个有领导能力的人,可以让明朝所有人都团结起来,共同抵抗瓦剌入侵。朱祁钰刚开始的目的,也和于谦等人一致,就是想击退瓦剌,救回明英宗。 所以朱祁钰登基后,立刻派于谦等人阻击瓦剌军队。同年十一月,瓦剌被明军击退。瓦剌见讨不到好,就想放回明英宗,与朝廷求和。可惜这时候朱祁钰却不干了,因为他享受到了做皇帝的好处,初心也就变了。 朱祁钰剧照 五、拥立朱祁钰是暂时的 于谦等人去说服孙太后之时,所用的理由就是害怕「 ”主少国疑”,孙太后这才答应拥立朱祁钰。于谦的初衷是正确的,他想国家此刻需要领导者,朱祁钰就是很好的人选。等到瓦剌被击退,英宗被救回来之后,朱祁钰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到时候朱祁钰把皇位还给哥哥,以后明英宗去世,皇位还是太子朱见深的。如此一来,皇位也不算是旁落了,最终仍然归于英宗一脉。只是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也忽略了皇权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更加低估了人的欲望可以有多强烈。 明英宗与朱祁钰剧照 朱祁钰当初承诺过,等哥哥回来,自己就将皇位归还。可等到瓦剌被击退,并准备送回明英宗时,朱祁钰就犹豫了。他说: 「 ”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很明显在说气话,就是说当初我本来就不想当皇帝,是你们非逼着我当。言下之意则是,如今我没利用价值了,你们就想过河拆桥。 于谦知道朱祁钰的心思,但眼下最重要的事,还是接回英宗。于是他只好说,皇位已经定下了,即使接回英宗,也不会更改,朱祁钰这才答应接回明英宗。 明英宗回京之后,一直被朱祁钰软禁了七年之久。景泰八年,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复位。一个月之后,朱祁钰病逝,紧接着当初拥立朱祁钰的大臣,均被明英宗以「 ”谋逆”之名处死,其中包括于谦。 于谦剧照 很多人认为,明英宗 ... 死忠臣于谦,是昏君所为。毕竟在国家危难之际,是于谦力挽狂澜,明朝得以稳定,还是有赖于朱祁钰和于谦的。但笔者认为,这也不能全怪明英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正所谓「 ”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不是于谦拥立朱祁钰,百姓民心不能及时安抚,国家局势也不能及时挽救。可如果不是于谦拥立朱祁钰,明英宗就不会被软禁七年,甚至朱见深的太子之位,都差点不保。这就是「 ”成也于谦,败也于谦”。 (参考文献《史记》《明实录》《明史》)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表达感情很累的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可能帮你实现。你的心间有清溪,袖底有冷香,如花间一壶酒,未曾细品,早就醉了。随后两人分离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进行着。每一个词语里,都倾注了对你的深情。谈恋爱很重要,但谈靠谱的恋爱更重要。那些无所谓的情绪,怎么有资格出席生命的狂欢?

  2. 梦见“吉他”是什么意思

    梦见吉他——意味着获得爱情。·梦见弹著吉他唱歌——会找到一个疼爱丈夫、称心如意的好妻子。

  3. 梦见货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货车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货车是什么意思梦见货车,往往表示生意兴旺,事业顺利,势态良好。职员梦见货车,还有可能表示要调动工作。商人梦见空货车,预示生意没有利润,预期落空,要亏损。梦见货车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4. 夜行山路 菩萨安灯

    据说山上有狼,还有蛇等动物。走着走着,忽然,山路两边亮起了电灯;一排电线桿子,整齐有序。老板同意了,并将我们送到要去的同修家。同修的妈妈有病了。原来来时天黑,因为我们在路上一直念观世音菩萨,感得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神通示现了电桿和电灯,为我们照亮。

  5. 足球的心灵故事

    1951年,巴西贫民窟有个酷爱足球的男孩,只能把塑料盒当足球踢。他的身影引起一位先生的关注,先生慷慨地送他一个足球。原来此人是巴西著名的前国脚布里托。另一个故事发生在2000年英超联赛,埃弗顿队对西汉姆联队。此时,埃弗顿守门员扑球时突然受伤,球滚到对方球员迪卡尼奥身边,他离球门只有10米,只需轻轻起脚就能踢进“不设防”的球门。整个足球场沉寂片刻,旋即掌声雷动!

  6. ... 的诗词中有讲抗日战争的吗 | 历史新知网

    ...的抗战诗词,按内容分,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类:一、主题明确的抗战诗词。《中国抗战诗词精选》是199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金亭。书中收录了...的四首诗词:《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挽戴安澜将军》。

  7. 梦见诗歌 梦见诗歌什么意思

    梦见诗歌是什么意思?梦见诗歌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诗歌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在写诗,预示收入会减少,经济困窘。梦见自己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预示职场上将遇到挫折,或求职过程很艰难。学生梦见自己写诗,表示天资聪颖,考试顺利,成绩优秀。女人梦见自己在念诗,表示你知书达理,性格贤惠,会深受丈夫疼爱。

  8. 梦见菩萨不高兴

    周公解梦梦见菩萨不高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菩萨不高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猴年送老师的祝福语

    猴年送老师的祝福语1、美酒令人回味,音乐让人陶醉,好书百读不悔,情意形影相随,节日问候最可贵。祝老师新年快乐,阖家幸福!那个顽皮而不懂事的孩子您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让我青春之花开放新的一年又来了,在这里给老师送上最真的祝福:老师,新年快乐!您不仅是我永远的老师,更是我永远的老师,祝您新年快乐!

  10. 07-101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一海涛辑1.人所作善恶,有四神知之:一者、地神知之;二者、天神知之;三者、旁人知之;四者、自意知之。罪譬如树,意因缘譬如果。《大明三藏法数》因缘果报–三海涛辑1.偷盗罪之果报:一、贫穷;二、不得自在。《长阿含经》因缘果报–四海涛辑1.懈堕有六失: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