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让你顿悟人生的故事(图文)

从前,有一位已证阿罗汉果的比丘和他的徒弟小沙弥在路上走,罗汉在前面,沙弥背着东西跟在后面走。走了一会儿,罗汉叫沙弥走在前面,把东西交给他,他背着东西跟在后面走。又走了一会儿,忽又叫沙弥背东西跟在后面,沙弥问道:“师父,您为什么叫我上前走,又忽叫我跟在后面走呀?”阿罗汉说:“我是已证四果的阿罗汉,又是您的师父,当然应该您背东西跟我走;可是您忽然发起大乘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圆成佛果,您既是初发心的大乘行者,自应我背东西在后面走了;后来您忽然又退心了,觉得行菩萨道要经无量劫学佛度生,方能成佛,不如先修小乘的‘四真道行’自了生死吧,那您仍是小乘未证圣果的人,自应跟着我走了。”由此可见,一发大心,即超二乘,可是“发心非难难常继”,务须坚固菩提心,勤修菩萨的六度万行,才能证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菩萨位,而后成佛“两足尊”(福德智慧圆满具足)! 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提心和六度万行就是菩萨行。 佛教是至善圆满的佛陀教育,是要由信—解一行—证真修实证的!到一定的功行便有一定的境界与受用,如证四果阿罗汉便有三明、六通、八解脱,永超三界了生死;修证达到菩萨的初地位时,能入百三千大干世界(一个三千大干世界为一佛刹,相当于一个星系),二地菩萨能入千佛刹,到八地菩萨能入无量佛刹,到成佛时则证穷法界,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悉皆现前,福德、智慧、神通、自在悉皆圆满具足了! “理智行为心日月,菩提心是道枢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让你顿悟人生的故事(图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大辩若讷是什么意思?

    【拼音】dàbiànruònè【解释】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例子】【相关】百度“大辩若讷”

  2. 说说心情短语带图片-感人的情话

    我不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在情感上付出后不渴望得到回报的人,只是有些善良的人早已知道自己无法修成正果所以心甘情愿的对对方好直到再也没有越愈的机会。—泰戈尔十一、一个人的品行,不取决于这人如何享受胜利,而在于这人如何忍受失败,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时光了。—泰戈尔《飞鸟集》十九、我们将怀着满腔诚意,问心无愧地哀悼那将消逝的太阳。少说多做,才是最有力的践行。

  3. 带有骈字的成语

    包含有“骈”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骈四俪六——骈:并列,对偶;俪:成双,成对。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骈拇枝指——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骈枝俪叶——指偶句俪辞。骈兴错出——指不断涌现。同“骈首就戮”。骈首就逮——指一并被拘禁。同“骈首就系”。骈门连室——形容为数众多。同“骈肩累迹”。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

  4. ... 空间留言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我讨厌自己必须得装成没事的样子,使大家一团和气。

  5. 那片毫不起眼的枫叶

    从前有一片枫叶刚抽芽,它的父母就凋零飘落了。它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消逝,没有人会记住它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会注意这片毫不起眼的枫叶。几乎所有的人看到它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所有的枫叶都为此感到骄傲,但只有那片枫叶仍然闷闷不乐。瑟瑟的秋风吹来,枫叶终于悄然飘落了。他们永远都不知道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只会一味的去羡慕别人,而叹息自己的命运。

  6. 丧家之狗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àngjiāzhīgǒu【解释】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例子】操亲掣宝剑押阵,率众连夜追...,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相关

  7. 倒悬空寺千年不倒之谜 力学的极致表现

    倒悬空寺虽然不是十分庞大,但是仍然十分神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8. 诗经——北风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雱喈(jiē)霏(fēi)飕飕北风透身凉,大雪纷飞漫天扬。情况紧急莫彷徨。北风呼啸狂乱吼,大雪飞扬心凉透。笔者认为,这首诗应该是反应男女私奔的诗。她一刻也不想再待在这个地方,受尽家暴与虐待。诗以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象征女子遭受的暴虐,暗喻女子生活的不幸遭遇,女子急于躲避风雪的心里也就自然而然了。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9. qq情侣说说 亲爱旳,我只想和你好好的走下去-感人的情话

    感情跌跌撞撞的前行,只要依赖,只要执著。我们约定好,要好好守护专属我们的独家记忆。,我只想和你好好的走下去!为男子,在浮生流连。那个谁,我爱你爱到可以连自己的情都不要。人总是要错过了才说出后悔的话。你所谓的,并非是我想象的。

  10. 蒋介石为什么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没什么不良嗜好

    蒋介石不光自己不会,在他开会时,还很介意别人抽烟。蒋介石的母亲经常告诫儿子不要沾上坏习惯。蒋介石的父亲去世的早,母子俩相依为命,感情很深。就这样,蒋介石养成好习惯。蒋介石讨厌别人抽烟,宋美龄正好有这习惯。宋美龄被迫承认,蒋介石想发火,又压制住了。>蒋介石的良好习惯一直保持他生命最后一刻,有人说了蒋介石长寿与此有关,然后又有人说了,宋美龄什么都会,更长寿,小编也不知怎么说才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