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贤愚经》记载,佛陀尚未成佛前,曾在地狱中看到一位驼背的老人,拖着一辆冒着烈焰的铁车,于心不忍,便上前要替老人拖车。“他有业,理应受罪,但我不忍心,愿意替他受罪。”话语一出,所有车子的火立刻熄灭冷却了,监督执刑的狱卒也起了不忍之心,停止刑罚。能堪忍人间苦难进而付出的人,也就是菩萨啊!遇顺境,要把握住心,不受欲乐诱引;遇逆境,要调整好心,不受挫折影响。
《贤愚经》记载,佛陀尚未成佛前,曾在地狱中看到一位驼背的老人,拖着一辆冒着烈焰的铁车,于心不忍,便上前要替老人拖车。狱卒拉开他说:“这个老人在人间无恶不做,堕入地狱,是罪有应得,这也是他的业报。”“他有业,理应受罪,但我不忍心,愿意替他受罪。”话语一出,所有车子的火立刻熄灭冷却了,监督执刑的狱卒也起了不忍之心,停止刑罚。人人都喜避苦就福,唯有诸佛菩萨堪忍人间苦难,愿意来来 ... 度化众生。能堪忍人间苦难进而付出的人,也就是菩萨啊!如何看身外的境界?如何听内在的声音?都要‘用心’。遇顺境,要把握住心,不受欲乐诱引;遇逆境,要调整好心,不受挫折影响。要用心转境,莫让境界转了心。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