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贞操带——强迫女性为丈夫守贞操而佩带的一种器具。最著名的贞操带是威尼斯的卡勒拉所制——有两片铁片组成,顶端缚有铁带,可拴在女子的腰间。两个铁片上各有一个孔,供排泄用。孔的阔度仅能容一个手指,且有尖锐的铁齿,据说这样既可以防止她们不洁,也能防止她们 *** 。
  1.贞操带发明于十字军东征时期查无实据
  早期的贞操带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关于贞操带的历史追溯,通常首先被提及的是11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据说这是东征的战士们发明的,为了保护妻子免遭 *** 或防止妻子不忠。第一次东征,有30万男人订婚或结婚了,但是最终只有2万人返回家乡,少数人死于战争,大多数人死于瘟疫。28万人的妻子穿着贞操带数年而等不回丈夫,这样广泛发生的事情,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确实没有可靠的文献证据。现有的记载全是此后三四百年,即15世纪以后的。关于贞操带起源于十字军东征,或者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之说,至少目前根据不足。
  根据当时的材料和工艺,即使真的有贞操带,也不可能长期穿着,不仅非常不舒适,并且会伤害皮肤
  (特别是铁制品的锈蚀作用),并进一步伤害整个身体。
  2.贞操带发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关于贞操带的直接记载,现在最早可以追溯到1405年8月28日。这一天,诗人Konrad Kyeser von Eichst完成了一段关于贞操带的诗,并画了一张画做解释:"佛罗伦萨的妇女们就像这样被禁闭在一条沉重的铁带里。"在他写的其他段落里,还记述了意大利的其他城市,诸如罗马、威尼斯、米兰、贝加莫是生产贞操带的地点(见藏于德国Gotting图书馆的《Bellifortis》一书)。因而,关于贞操带是意大利帕多瓦的暴君弗朗西斯科。卡拉拉二世(14世纪末在位)最早使用的说法,多少有些依据。他到处抢掠和****妇女,规定后宫他的所有妻妾都得锁上贞操带,后来被人民推翻。现在威尼斯的博物馆藏有的一条贞操带,即属于他的王后。历史上贞操带有"佛罗伦萨带"、"贝加莫锁"等说法,均因生产地而得名。
  15世纪以后,关于贞操带存在的证据多起来。例如德国埃尔巴赫堡一伯爵家藏的贞操带,正面护盾上部雕刻着一裸妇,一只狐狸举着尾巴正她的腹下钻过去,她用左手抓住尾巴,下有诗云:"住了,小狐狸!我抓住了你。你总是从这里走过去!"所开缝隙的左边刻有一执钺的卫兵把守,右边是些卷花图案。背面护盾的上端刻着一女子坐在一男子的膝上鸠首密谈,下有小诗云:"唉,让我告诉你吧,女人们总是吃那带子的苦。"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莫里尼,谈到意大利北部大城市米兰时写道:"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米兰的贵人们都让他们的妻子戴上做工精巧的金银腰带,在肚脐处锁住,带子上只有几个小孔供她们小便。戴上带子后就让她们随意生活,不必拘管。"法国诗人克列芒。马洛曾以诗的形式,揭露了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如何打开了他的陪臣道松维利耶男爵妻子的贞操带,与她偷情。巴黎克鲁尼(Cluny)博物馆所藏的贞操带,有两条分别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1547-1559)为他的王后卡特琳娜(Caterinade Medici)、路易十三(1610-1643)为他的王后安妮(Anne)定做的。在慕尼黑、马德里、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的博物馆也藏有16世纪和17世纪贞操带的真品。
  15世纪以后,关于贞操带存在的证据多起来。例如德国埃尔巴赫堡一伯爵家藏的贞操带,正面护盾上部雕刻着一裸妇,一只狐狸举着尾巴正她的腹下钻过去,她用左手抓住尾巴,下有诗云:"住了,小狐狸!我抓住了你。你总是从这里走过去!"所开缝隙的左边刻有一执钺的卫兵把守,右边是些卷花图案。背面护盾的上端刻着一女子坐在一男子的膝上鸠首密谈,下有小诗云:"唉,让我告诉你吧,女人们总是吃那带子的苦。"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莫里尼,谈到意大利北部大城市米兰时写道:"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米兰的贵人们都让他们的妻子戴上做工精巧的金银腰带,在肚脐处锁住,带子上只有几个小孔供她们小便。戴上带子后就让她们随意生活,不必拘管。"法国诗人克列芒。马洛曾以诗的形式,揭露了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如何打开了他的陪臣道松维利耶男爵妻子的贞操带,与她偷情。巴黎克鲁尼(Cluny)博物馆所藏的贞操带,有两条分别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1547-1559)为他的王后卡特琳娜(Caterinade Medici)、路易十三(1610-1643)为他的王后安妮(Anne)定做的。在慕尼黑、马德里、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的博物馆也藏有16世纪和17世纪贞操带的真品。
  4.男权意识下的贞操观念
  文艺复兴时代,人们从中世纪的精神禁锢中解放出来,除了文艺、学术、民主政治得到巨大发展、商业意识得到强化外,性观念也较为开放。但是,这至少在形式上只是男性拥有的权利。然而,那个时代的上层女性的观念也在变化,性观念也比以往开放。于是,尽管有关于贞操的道德哲学,但是在丈夫们看来,任何道德原则以及对贞操的热烈颂扬,都不如钢铁贞操卫士的发明有效。正是丈夫们的这种哲学,促成了文艺复兴时期贞操带的出现和在上层社会有限普及。丈夫们可能认为,妻子既然知道自己没法满足情人的要求,出于不得以,只能谨守妇德,以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拒绝求爱的情人,坦然地战胜自己的欲念。其实,那时锁的质量是有限的,很容易找锁匠开锁,如果无意守贞,总是有办法的。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版画家丢勒(1471-1528)的一幅画,描绘的便是这一情景:一个人骄傲地说:我有贞操带的钥匙。穿着贞操带的美丽贵妇人欣然用大把的钱购买钥匙,而这些钱是从她丈夫钱袋里掏出来的。
  直至今天,在网上广泛传播的一则欧洲古代贞操带的故事,其结构模式大体如下:某国王或某贵族带兵出征打仗,将妻子贞操带的钥匙交给自己信任的某爵士代为保管。军队刚出城门,这位爵士气喘嘘嘘地追上来,说道:你给错了钥匙!由于各种关于这个题材的作品的作者都是男性,似乎是在讽刺女性的不贞,其实,这反映的不正是男权居主导的结果吗?当时的贞操带一定程度上是名正言顺出现的,这可以从人们谈论它的口气中感觉到。根据一些文字材料,一个年轻人来求婚,母亲颇为得意地说,女儿从12岁就穿上贞操带,日夜不离身。另一个人碰了碰未婚妻的胯股,触摸到衣裳里的铁带子,立即表示满意。有时,精巧的被称为"维纳斯栅栏"的贞操带,是婚礼第二早上新郎送给新娘的第一件礼物。
  贞操带当然也会有抵御 *** 的作用,但是那时促成贞操带发明的,主要是男权意识,虽然不排除个案中保护妇女、对妻子的爱等因素。20世纪初的德国漫画家博克斯,曾就贞操带的发明写道:"我们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爱情观是纯 *** 的。贞操带的使用完全证实我们的看法。"

古代男人用贞操带防止女性出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男人用贞操带防止女性出轨

      贞操带——强迫女性为丈夫守贞操而佩带的一种器具。最著名的贞操带是威尼斯的卡勒拉所制——有两片铁片组成,顶端缚有铁带,可拴在女子的腰间。两个铁片上各有一个孔,供排泄用。孔的阔度仅能容一个手指,且有尖锐的铁齿,据说这样既可...

随机推荐

  1. 梦见在饭店

    周公解梦梦见在饭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饭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由朋友圈看人的德性与命运

    朋友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生命的搭伴配合,或许怀着无上自由信念的人认为,自己凭喜好想交什么朋友就交什么朋友,这样就可以无拘无束,就可以自由自在了。所谓朋友圈,无非就是性情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这种影响是共性的,简单的讲心性放射出来的行为语言形成一种宇宙共振,而受这种共振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朋友和配偶,因此当你和酒肉朋友在一起,你也就变成了别人的酒肉朋友。

  3. 梦见电梯,坐在电梯上,电梯突然停了

    梦见小黑狗的头掉了,公司阿姨帮忙做法超度。但是梦见电梯一直上升的话,表明您最近的势头很不错,干任何事都很顺利。此外,对性有强烈的好奇心时也会做这种梦,但是电梯停了,就表明自己恐惧性或有性障碍。

  4. 地藏七救了我的哑巴儿子

    地藏七救了我的哑巴儿子我是由于我的儿子才开始接触到佛的。曾想我的儿子一定能撑起我给他打下的一点事业。后来女儿跟如一老师打了一个地藏七,非常受益,就给我报了名,我带着20多岁的从小因为...而导致哑巴的儿子去了“白豪寺”打地藏七。地藏菩萨慈悲教化让我感悟深刻啊!此次打地藏七,我带着他一起,他原本就是很勤奋的人,在家就是很勤劳,洗衣服、做饭样样事都做。

  5. “穆王八骏”是怎么回事?穆王八骏是哪八骏

    关于周穆王的传闻有很多,而且都带有传奇色彩,这其中的一个传闻是“穆王八骏”。那么,“穆王八骏”是怎么回事呢?“穆王八骏”是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传说能日行万里。周穆王乘坐的是八匹马拉的舆车,每匹马的名字都很特别,关于“穆王八骏”是哪八骏有以下几种说法说法一: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6. 随车夏雨是什么意思?

    【拼音】suíchēxiàyǔ【解释】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随车夏雨”

  7.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後来东找西寻,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

  8. 100个世界景点背后的故事 比萨塔下什么都是斜的

    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蜂拥到比萨城,都是慕斜塔之名而来。比萨斜塔修复工程耗资约合2500万美元,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专家认为,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300年内不会倒塌。>比萨斜塔高约60米,塔体由8个层面组成,在直径16米的塔体中心有可以上下的螺旋形台阶约300级。每年5月至8月间,比萨斜塔晚上也向游人开放。

  9. 每天都这么累?内外湿邪在作怪!吃这五种食物可以去祛湿气

    湿邪在夏季最为常见。

  10. 米芾耍无赖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米元章还有一种怪癖,特别讲究清洁,凡是他用的器物,不许别人动一下,摸一摸。米芾以他的名字,“推断他是一位爱好清洁的人”。>米芾还时常向人借古画临摹,却把原画留下,以伪作还人,因他临摹技术高,很多人竟辨不出真伪。有时候,他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古书画,竟不惜耍无赖。米芾说着,仍旧做出要投水...的状态。>米芾不知羞地回坐在原位上说:>“谢谢,谢谢!值得为它再活下去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