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可怜飞燕倚新妆。反之,高力士不仅是三品的内侍监,还是渤海郡公。她以入道的形式,暗度陈仓来到唐玄宗身边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事情,册为贵妃是天宝四载的时候。李白第一次来长安的时间是比较众说纷纭的,但是无论那种说法,他见得玄宗,也见不得贵妃。因为那会儿杨玉环既不是太真妃,也不是贵妃,只是玄宗的儿媳寿王妃。事实上,在《松窗杂录》故事里李白只是即兴地写《清平调》三首,并没有刻意暗讽贵妃的意思。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按着唐代李濬在《松窗杂录》里给李白的这三首《清平调》的词加一个创作背景故事,说是在开元年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前赏花,李龟年手持着檀板,正准备领着梨园弟子高歌一曲的时候,唐玄宗忽然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既然皇上不愿意用旧歌词了,那肯定找人写新的歌词。新歌词找谁写?答:当然得找才子来写。大唐当时最出名的才子莫过于李白。所以,李隆基就让李龟年手拿着金花牋去找李白,要求谱三首《清平调》的新词。金花牋,就是洒有泥金的笺纸。 > 据说李白接受圣旨的时候,他还是宿醉的状态,原文说“犹苦宿酲未解。”但是作为酒中仙李白就在宿醉的状态,思路也比一般人要清楚。首次,他清楚天子之邀显然是不能回绝,所以他答应了。其次,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名不虚传的事情。醉一点刚刚好,李白当即就挥霍写下这三首词。然后,李龟年就拿着新词到唐玄宗那里复命了。唐玄宗看了看新词,也觉得很满意。于是,他立刻就让李龟年等梨园弟子奏唱了新词。 > 自此之后,唐玄宗也好,贵妃也罢,对李白都很优厚。但是这让唐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有些不平。因为李白和高力士有些小梁子,他曾经借醉让高力士帮他脱鞋。高力士那会儿大概是唐玄宗的面,虽然不乐意,但还是做了。事后吧,高力士大概觉得自己一个正三品的内侍监给一个翰林待诏脱鞋,实在有点掉价。毕竟,翰林待诏也就是六品官。对了,也说李白是翰林学士的。然而,翰林学士虽是皇帝的近臣,但其实没有品级。反之,高力士不仅是三品的内侍监,还是渤海郡公。关键吧,当时太子都尊敬地称呼高力士为“二兄”,唐玄宗本尊称呼高力士为“高将军。” > 故此,李白这样不给高力士面子。高力士有情绪也是自然的。所以,他就搬弄是非,跟杨贵妃说,“李白写得《清平调》不仅是别有用心,而且没安好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您不觉得这个比喻不恰当吗?” > 贵妃皱眉道:“莫不是因为我比赵飞燕胖?”(这句只是作者脑洞,可以划掉。- -) > 高力士道:“当然,不是。赵飞燕是大美人,但赵飞燕也是迷惑汉元帝的妖姬。所以,他拿你比赵飞燕,根本是在诋毁您啊。” 然后,贵妃恍然大悟,也开始在唐玄宗说李白的各种不是。最后,害得李白不得不愤然离京。 这个故事说得煞有其事,甚至宋代乐史撰的《杨太真外传》也收录这则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应该不太可能是真的,因为杨玉环被选为寿王妃是在开元二十二年左右的事情,这已经是开元后期了。她以入道的形式,暗度陈仓来到唐玄宗身边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事情,册为贵妃是天宝四载的时候。而李白呢,他一生到长安也就两次,第一次入长安的时间据说是在开元开元二十六年夏至二十八年春之间,也学者说是开元十八年或者开元二十五年或开元二十一年说等。李白第一次来长安的时间是比较众说纷纭的,但是无论那种说法,他见得玄宗,也见不得贵妃。因为那会儿杨玉环既不是太真妃,也不是贵妃,只是玄宗的儿媳寿王妃。故此,李白不可能在开元时期来长安写这样的词去暗讽杨玉环。事实上,在《松窗杂录》故事里李白只是即兴地写《清平调》三首,并没有刻意暗讽贵妃的意思。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李白高力士唐朝历史清平调唐玄宗安史之乱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