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二里头遗址为何不能证明夏朝存在?

夏朝是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王朝,但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之前,上古三朝的确切年代只能在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前的纪年彼此歧义、或多缺失、含混不清,出现了「 ”五千年文明,三千年信史”的现象。常常出现「 ”夏朝不存在”或者「 ”夏朝无法被证明存在”的论断。 宋健 1995年秋,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设想。此次断代工程综合了各领域专家,首先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加以梳理研究;天文学家用古籍中记载的气象事件进行研究,如青铜器《利簋》铭文中「 ”岁鼎克闻夙有商”的「 ”岁”指「 ”岁星”,以此为夏商周年代确定科学准确的坐标;考古学家将对和夏商周年代有密切关系的考古遗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相对年代系列和分期;在测年科学技术方面,主要采用碳14测年 ... ,包括常规法和加速器质谱计法。经过几年的努力,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这是我国迄今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 利簋 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报告 这个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 夏禹治水 但是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以来就颇多争议,支持「 ”工程”的学者的依据主要有四:司马迁说:「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是文献认为的夏人的中心地区,而这个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代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宫殿基址,表明已经有了国家的存在。碳-14测年结果表明,二里头文化的时间在商代之前。既然司马迁所论的商朝被证明是信史,那么,他所说的夏也应当是信史。 司马迁 一些西方学者则认为,周代文献中论述的夏人的活动很可能是周人出于政治目的而编造的;二里头文化的水平还不足以证明「 ”文明”的发生,「 ”除非能够在二里头发现文字、青铜器和车等,或者任何文明的标志,否则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基本分界线还将是商。” 史记书影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二里头文化是验证夏朝是否存在的关键所在,通过多年考古研究,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发展序列得以建立,探索夏文化的范围,集中到了二里头文化上。拿商都殷墟来说,它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甲骨卜辞中又称为「 ”商邑”、「 ”大邑商”。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它的发现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也就是说得到了文献与考古发掘的验证。 夏禹立像 而二里头遗址能否证实夏朝的存在是考古学和文献学的「 ”博弈”,根据文献记载,「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根据文献记载可推断出夏朝的具 ... 置。但从考古学来看,虽然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址,通过碳-14的检测来看,是夏朝中晚期时期的遗址,虽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也发现了很多宫殿的遗址,但是由于没能出土像殷墟甲骨文那样的文字,所以无法证明二里头就是夏朝的遗存,此外在商朝的甲骨文中,目前破译的也没有提到夏朝,我们只能说二里头是早于商朝而存在的,而根据文献记载朝之前是夏朝,所以二里头是夏晚期遗址。也就是文献资料并没有和考古学相印证,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争议不断,现如今学界倾向于认同它是夏朝的遗址,而国外学界的反对质疑之声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以来一直没有停歇,主要是夏朝缺乏考古遗迹印证,国际上公认的「 ”文明”标准包括文字、金属冶炼等,而二里头文遗址发掘并没有发现验证夏朝存在的文字;至今未在甲骨文中发现夏朝存在的证据,虽然已经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一期至四期,其碳14检测结果是前1750年至前1500年左右,时间上和文献记载的夏代基本吻合,其中也出土了不少青铜器、陶器、玉器,以及陶器上的疑似文字陶文,但却不成体系,证件不足。 二里头遗址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二里头遗址为何不能证明夏朝存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司马才人代代出,汉赋风流传今古

    都知道司马相如最擅长作赋,他所作的辞赋在当时可谓一鸣惊人,还一度成为汉代辞赋创作的范式。司马相如是富有传奇性的才子。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脱俗的风流才子。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奖基人。

随机推荐

  1. 听闻丈夫去世,她带着孩子改嫁,多年后"亡夫"归来:造化弄人

    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影星,拍了无数影片,在电影里演绎他人的悲欢离合,但自己的命运也和他开了个玩笑,让自己人生也同电影那般跌宕起伏,一时之间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故事中人。他就是著名影星赵丹,在他的人生里有着爱与恨,更有着断舍离的悲痛,他的忧愁与哀伤流逝在时间里化作成为一些难以言喻的人生之感。时过境迁,他的人生到底遭遇了些什么,才能够说出那句"造化弄人"来感叹自己的人生。生逢乱世的才子佳人赵丹从小对于艺术有

  2. 空间说说带图片女生 女生伤感心情说说图片-感人的情话

    ]十一、委屈的时候没有你陪我心疼。十三、分开后我过得都很好,只是少了以往的笑容。

  3. 励志文章欣赏:野草

    励志文章欣赏   我是一棵草,一颗野草,坚韧却不冷漠。   朋友们开始都笑我,你怎么换了这样一个个性签名啊?说自己是棵草,还是棵野草。我只是回答他们因为我喜欢,喜欢小草的坚强,喜欢她向上的那种精神。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

  4. 拉登生前曾要求子女去欧美接受教育 过和平日子

       “基地”安排前领导人乌萨马·本·拉登的亲属说,本·拉登生前通知其孩子:去西方国家承受高等教育,在那里过平静的日子。  扎卡里亚·萨达是本·拉登第五个老婆阿迈勒的...

  5. 放风筝的人

    放风筝的人   感悟精选一:   放风筝的人   以前多少次,梦里都是你的影子,但是醒来才发现,你却不在我身边,或许你已经离去,永远的离我而去。   以前以为只要握住风筝的线,风筝就还会在手中,却不知道风筝也会有断线的那一天,而那一刻,就意味着永远的别离。  ...

  6. 夏季正确补钾,能预防高血压和中风?3类高钾食物,希望你多吃点

    在以前,大家可能只关注补血和补钙,对于补钾基本上很陌生。

  7. 真正的人海战术有多残酷?60000步兵一天内被 ... 伤,堪称尸横遍野

    英法以重大伤亡突进至德军防御阵地后,第二第三线反斜面配置的德军预备队以强有力的步兵进行反击,将英法步兵逐出阵地。对这样的敌军,使用人海战术根本就无法奏效。

  8. 古代四大美女是谁

    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有谁?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这四大美女不仅风采出众、姿色傲人,而且每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下面就具体说说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之西施浣纱西施,也叫夷光、西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美女,常常在小溪边漂洗纱衣。当时越国臣服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准备复国。西施作为越国的首位美女,与另一位美女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送给了

  9. 阵马风樯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ènmǎfēngqiáng【解释】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例子】阵马风樯见豪举,雪车冰柱得真传。(元·金好问《送刘子东游》诗)【相关】百度“阵马风樯”

  10. 清朝后宫秘史:清朝八位皇后的身世档案

     清朝后宫秘史:清朝八位皇后的身世档案  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名布木布泰,公元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13岁那年,嫁给了后金国的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她被封为庄妃。顺治、康熙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