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谈到淮海战役的...胜利与...失败时,有意思的是双方将领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陈毅元帅当年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这样的人民战争胜利奇观,...将军也为之动心。每当想到淮海战役的小车,我就不禁想到“选票”。

核心提示: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为1比9,大大超过战役初期1比3的概算。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史、战争史上,这种百万民工支前堪称奇观,人民群众在决定一场战役胜负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是罕见的。这样的人民战争胜利奇观, ... 将军也为之动心。 淮海战役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苏文洋,原题:北京晚报:小推车就是人民的“选票” 新中国60年华诞前夕,人们都在用各种方式回忆新中国诞生前夜的那场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特别是史诗般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这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歼敌最多,人民 ... 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以60万兵力对决80万装备精良的 ... 军队。在谈到淮海战役的 ... 胜利与 ... 失败时,有意思的是双方将领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 陈毅元帅当年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在《粟裕战争回忆录》等许多军史著作中,都对百万民工支援前线有过浓墨重彩的记载。 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96000万斤,前方实际用粮434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为1比9,大大超过战役初期1比3的概算。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史、战争史上,这种百万民工支前堪称奇观,人民群众在决定一场战役胜负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是罕见的。 这样的人民战争胜利奇观, ... 将军也为之动心。 ... 第18军军长杨伯涛后来回忆道,双堆集战斗结束后,他和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等被俘将领被押往后方途中,一路之上,“但见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呈现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援 ... 作战的伟大场面……我以前带着部队经过这些地方时,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现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通过村庄看见 ... 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像一家人那样亲切,有的在一堆聊天欢笑,有的围着一个锅台烧饭,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与军装制式不同外,简直分不出军与民的界限。我们这些 ... 将领,只有当了俘虏,才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强烈的对照下,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正视铁的事实,承认 ... 、 ... 所在的地方,和 ... 、 ... 军队所在的地方,有两个世界的天壤之别。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脱离人民群众,敌视人民群众,这是一位失败的 ... 将领总结的历史教训。 每当想到淮海战役的小车,我就不禁想到“选票”。从今天的时空观看,假如两军不是兵戎相见,战场上一决胜负,而是由人民投票决定谁胜谁负,仍然会是 ... 、人民 ... 取得完全的胜利。543万民工推的小车,赶的大车,挑的挑子,担的担架,赶的牲畜,其实就是一张张投给 ... 执政的“选票”。这些来自解放区的民工,经历过 ... 执政与 ... 执政,他们衷心拥护 ... ,支持人民 ... 。这与 ... 从诞生之日起就“打土豪,分田地”分不开,与 ... 坚持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分不开。谁给农民分地,谁给农民分田,农民当然就会拥护谁,支持谁。看过《暴风骤雨》、《智取威虎山》、《闪闪的红星》的人们都知道,分过地的农民,一说打老蒋,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谁不积极?谁个不去?不管到什么时候,决定执政者命运的都是民心向背。而民心向背的背后,其实很简单,就是谁为人民谋幸福,谁让人民得实惠,人民就把选票投给谁。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淮海战役历史抗日战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