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佩与惋惜之情。那么诸葛亮治蜀用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诸葛亮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但能坚持这七条,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致错用坏人,庸才。
 
内修政理是诸葛亮治蜀的一个中心问题,其基本方针即“治实不治名”。
 
益州本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左思〈蜀都赋〉写到那时的蜀中是:“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梗稻莫莫”;“阛阓之里,俊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何况又有盐井、铁山。在这个基础上,商业也发展了,成都西市,被称为“万商之渊”,“罗肆巨千”。可农民、手工工人所创造的财富,都落入了三蜀之豪”的腰包。三蜀之豪,有自己的田庄、徒附、部曲、奴婢。诸葛亮说李严罢免,犹有“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李严之子李丰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蜀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与李丰教〉﹞这些上家恣情压迫农民,引发了农民起义。灵帝中平五年,益州马相起兵于绵竹,“自号黄巾”,杀刺史郄俭,进攻巴郡、犍为,有众数万人,马相自称天子。﹝《后汉书‧灵帝纪》﹞
 
汉末政失于宽,刘焉、刘璋父子和袁绍一样,在益州“以宽济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宽容三蜀豪强。这种政策,使“蜀土人士专权自恣”,更有所发展。﹝《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蜀中人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法正传〉与刘璋书﹞诸葛亮看到了蜀中“致弊,实由于此”﹝〈诸葛亮传〉注引《蜀记》﹞蜀中情况可用一个“乱”字来概括。诸葛亮在内修政理上,针对蜀中情况,制定了一整套由乱到治的方针。这就是〈便宜十六策‧治乱策〉提到的方针,而最重要的是“先理强,后理弱”一条。理强,即打击蜀土人士的专权自恣,消除“思为乱者‧十户而八”的危险局面;理弱,即扶植自由农,发展生产。之所以要“先理强,后理弱”,是因为强民专权自恣的问题不解决,弱民的安宁、生产问题也就无法解决。这条方针是“治实”在内修政理上的集中表现。
 
先谈理强。理强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专权自恣的强民,采用“威之以法”,“限之以爵”的政策﹝〈诸葛亮传〉注引《蜀记》﹞;二是制定用人标准,起用有“才策功干”,“忧公如家”之士。
 
《蜀志‧伊籍传》说伊籍“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现在《蜀科》看不到了,但可想见有它本身的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张裔传〉记载张裔常称道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陈寿在〈诸葛亮传〉中写的评语中又说:“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劝戒明也。”这表明诸葛亮把“威之以法”和“服罪输情”结合到了一起。用法无私,服罪可释,所以法虽峻而无怨,贤愚“佥忘其身”。例子是有的,如李严被废为民,徙梓潼郡,诸葛亮在与其子李丰教中明言:若能“思负一意”,则“否可复通,逝可复还。”﹝〈李严传〉注引﹞把“服罪输情虽重必释”,用到刑法上去,这在法制史上罕见。本人服罪输情既可免罪,子女,家族连坐之制,势必革除。在《蜀志》中,看不到诸葛亮当政时期还有什么连坐。李严犯罪,李丰仍旧官至朱提太守。魏晋时期,人们纷纷称道诸葛亮能用刑,为秦汉以来所未有﹝参见〈李严传〉注引习凿齿语﹞,原因也在这里。
 
在用人上,最可注意的,是他提出过七条用人标准或者说七个考核办法。“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侄?^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集‧文集〉卷四〈将宛‧如人性〉﹞他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但能坚持这七条,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致错用坏人,庸才。
 
此外,要看到诸葛亮用人,是既“限之以爵”,又“尽时人之器用”﹝《蜀志‧杨洪传》﹞。限之以爵,用张裔的话说,是“爵不可以无功取”。这就限制了权势之门做官的权利,革除了东汉凭出身世族可袭封爵的制度。爵不可以无功取,是符合上述七条标准的。真正的贤才,不受限之以爵的约束。例如杨洪、何祗,《蜀志‧杨洪传》说杨洪〈犍为武阳人〉本是李严的功曹,因为“忠清款亮,忧公如家”,李严还没有到犍为去做太守,杨洪便已被起用为蜀郡太守了;何祗本是杨洪的门下书佐,因为“有才策功干”,几年便做了广汉太守,而杨洪还是蜀郡太守。"又〈杨洪传〉注提到广汉王离,“亦以才干显,为督军从事,推法平当,稍迁代﹝何﹞祗为犍为太守,治有美绩”。〈杨戏传〉马盛衡、马承伯赞注提到阗中姚佃被诸葛亮辟为掾属,“并进文武之士”,称赞他说:“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
 
这也符合七条标准。或谓诸葛亮排斥益州人物,上引却都是益州人物。〈杨洪传〉明言“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说诸葛亮排斥西土人物的,对此话似未深思。诸葛亮用人只是凭七条标准,别无其他标准。
 
诸葛亮用这种理强的办法,在政治确实收到了由乱到治的效果,蜀中号称“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诸葛亮传〉臣寿等言﹞
 
再谈理弱。在诸葛亮看来,不先理强,就不能使“强不侵弱”,“理强则弱伸”,只有先理强,才能收到理弱的效果。诸葛亮是怎样理弱的呢?他抓住了“为政以安民为本”。《蜀志‧蒋琬传》说诸葛亮称赞蒋琬,“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这正是诸葛亮自己的政策。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蜀志‧后主传》建兴二年﹞;“以境劝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蜀志‧杜微传》诸葛亮与社微书﹞。这里所谓“民”,指的是那些负担赋役的“弱民”,即有户籍的自由农户。诸葛亮还说过:“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便宜十六策‧治人〉﹞这是诸葛亮“理弱”的方针。
 
诸葛亮使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具”﹝〈张裔传〉﹞,发征丁一千二百人主护都江堰,是与理弱相配合的措施。诸葛亮的“先理强,后理弱”的方针政策,改善了蜀国的政治。蜀中经济的发展因此较快。〈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蜀末号称“男女布野,农谷栖亩”﹝〈蒋琬传〉。〈后主传〉也有“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之言﹞。这改变了“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宥?供z〈诸葛亮集‧文集〉卷二〈教〉﹞的面貌。
 
诸葛亮自己说得好:“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此任长之术也。”﹝同书卷二〈论诸子〉﹞所谓“任长”,表明他吸收了各家所长,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治国之道。而他这套治国之道,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治实精神与用人标准上。唯其如此,所以陈寿等人说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诸葛亮传〉﹞。

诸葛亮治国考核官员的七大绝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白川义则被暗 ... 内幕简介 白川义则遭遇暗 ... 过程

    策划暗...白川义则的人是王亚樵。王亚樵充分调查了白川义则的行动模式,并根据其警卫方式策划了这次暗...行动,计划在虹口天长节庆祝仪式上袭...在上海的日军高级军政人员。日军为了显示军威,首先举行阅兵仪式,鸣放礼炮21响。爆炸发生后,日本宪兵立刻一拥而至,把尹奉吉逮捕...害。这时被炸伤的日本军政要员被紧急送往各大医院进行抢救。当时白川义则被送进平凉路的日本兵站医院。白川义则因伤势过重,于1932年5月26日毙命。

  2. 「美图」世界古建筑奇迹,中国只有一项入选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非常大胆的建筑,它们或出自于天才之手,或出自怪才的杰作,不管怎样,它们「”奇迹般”的存在,展现了人类无尽想象力。这些奇迹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建筑乃至科技的发展。凌云入霄敢比天高,奇形异彩巧夺天工!1、埃及吉萨金字塔埃及吉萨的10座金字塔也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们耸立在尼罗河两岸的沙漠之上,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金字塔如此高大,使人们很容易相信它们是神或巨人所建造的古代传说。吉萨金

  3. 外婆的经历

    外婆的经历万物众生相生相克冥冥之中自由主宰。故事讲的是我好朋友外婆的经历,事隔多年她依然健在,只是这件事发生后她在也没有做过接生,也不愿意再提起。>我朋友外婆姓李,当初是一个接生婆,乡亲们都叫他李大娘。>已经十二点了,可是李大娘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那男人走的很快,雨大路滑,李大娘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后面跟随。李大娘边走边觉着奇怪:可能是刚搬来的吧!

  4. 孝庄与多尔衮的爱情

     孝庄与多尔衮的爱情  “太后下嫁多尔衮”几成历史谜团,引起众多史学专家的兴趣。像这类如此八卦的宫廷秘史,何以引来如此众多的关注呢?窃以为,这一谜团其实跟权力斗争有关。到底是太后了为取悦多尔衮,委曲下嫁,以求自己和儿子的地位稳固;还是多...

  5. 梦见孩子怀孕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怀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怀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唐高祖李渊的发妻窦氏的情感如何?窦氏生平简介

    >的结发妻子窦氏是京兆始平人,她的父亲是隋朝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毅十分高兴,藏在后面的窦氏也看上了风姿倜傥的李渊。只有窦氏昼夜服侍,几乎不脱衣服鞋袜,动辄一个月。

  7. 怎样通过命运线看一个人的人生运势?_看相大全

    一个人的命运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人的成功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这些因素和人的运气共同作用,才能决定一个人能否最终成功。命运线的开端,有数条分叉线的人,是一个多才多能的人。沿着命运线而出现副生命线的人,一生都会比较顺利,不会遇到大的挫折。命运线起自智慧线,而往上延伸的人,其一生的运势都是往上走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怎样通过感情线看一个人的人生运势?

  8. 患上高血压后,不要吃这4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一旦患上高血压后,将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高血压患者忌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以免导致体内摄入过量脂肪,从而增加患心知管疾病的风险。若高血压患者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也会加重病情。同时,还会导致人体出现肥胖现象,对人体造成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有高血压一定要引起重视,平时一定要定时监测自身的血压值以便了解病情的发展和自身的健康情况。

  9.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先秦音乐“和谐”观是包含音乐、审美和社会伦理在内的一种综合观念。“和谐”最初专指音的谐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西周...

  10. 托马斯·潘恩常识_托马斯•潘恩名言_托马斯•潘恩人权论_托马斯•潘恩的政治思想

    中文名:托马斯·潘恩外文名:ThomasPaine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诺福克郡出生日期:1737年1月29日逝世日期:1809年6月8日职业: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主要领域:伦理学、政治学托马斯·潘恩——英裔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托马斯·潘恩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1802年在杰斐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