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馆] 话说宋元明清的瓷香炉 [网上展馆]话说宋元明清的瓷香炉北宋磁州窑系酱釉双耳三足炉高14.8cm口径9.5cm南宋龙泉窑青釉三足香炉高11cm口径12cm明龙泉窑青釉铺耳方炉南宋哥窑米黄色炉高7公分口径11公分明宣德景德镇窑矾红彩八宝三足炉高12.5厘米,口径13厘米,壁厚0.9厘米。清代则以钵式炉为主。宋元时期以青瓷香炉和窑变釉香炉为主,明清时期以青花香炉为主,还有红釉香炉也较常见。本期展馆我们特择数件颇有代表性的香炉与同好们共赏!
[名家名品] 淳淡婉美之书-蔡襄 [名家名品]淳淡婉美之书-蔡襄宋蔡襄楷书茶录宋蔡襄行书“扈从帖”纵23.3厘米、横21.3厘米。北宋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官方《宋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蔡襄书法墨迹多为尺牍诗翰。
[网上展馆] 钟馗的魅力 [网上展馆]钟馗的魅力清任预钟馗插花图元颜辉钟馗月夜出游图(卷)清赵之谦没骨钟馗图纵100.3厘米,横23厘米。《钟馗图》已成为全国各年画产地普遍的保留题材画样了。“头大身子小”是民间年画的造型规律之一,这在门神和钟馗的形体处理上尤为明显。
[网上展馆] 春秋晚期玉器 [网上展馆]春秋晚期玉器春秋蛇首玉带鐍半圆形环长径4、短径3.6、环部厚0.5、孔径1.6、器高2、蛇首...3.6、厚0.8厘米。春秋鸟首形玉带鐍环直径1.8、厚0.8、高2厘米。春秋时期玉器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春秋时期佩戴礼玉盛行《诗经》、肘㈠20等史籍中记载了许多当时各诸侯国佩戴礼玉的情形。春秋以来,玉被人格化为德。
[网上展馆] 瓷中艳后釉里红 造成元代釉里红技术落后的又一原因是缺乏有力的市场需求。明中后期官窑釉里红虽有个别存世,但和洪武釉里红的雄伟、永宣釉里红的华贵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些成熟作品在清中后期的官民窑中被不断仿制,但无论从青花、釉里红的呈色和绘画技巧来看,都相距甚远,讥以效颦并不为过。清代中后期民窑的釉里红生产一直没有停止过。
[网上展馆] 博物馆中的顾绣精品 [网上展馆]博物馆中的顾绣精品明顾绣《八仙庆寿挂屏(西王母局部)》纵66.3厘米,横48.1厘米明顾绣《白描十六应真图册》之一纵28厘米,横28厘米明顾绣《芙蓉翠鸟册》纵26.1厘米,横24.3厘米清顾绣《花鸟草虫图册》之《海棠蚱蜢》纵26厘米,横22厘米明顾绣《射猎图册》纵26厘米,横24.2厘米清初顾绣《五十三参图册》之十三纵27厘米,横24厘米明顾绣《杏花村图轴》纵84厘米,横45厘米清乾隆
[名家名品] 豪放雄奇 别开生面-谢稚柳 [名家名品]豪放雄奇别开生面-谢稚柳近现代谢稚柳夏山雨霁图纵57厘米,横55.8厘米。在绘画方面,谢稚柳擅山水、花鸟、兼人物。特别是,他那撇出的技法把竹叶在风雨中摇曳的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成为了谢稚柳画竹的特点。谢稚柳继承和创造的落墨画派与张大千的泼彩相互呼应,温婉可亲,铺陈奇丽。总之,工整清丽中寓豪放,淡雅隽秀中见雄奇,笔墨已出,自创新意,别开生面,独步艺坛。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 [网上展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商目雷纹青铜钺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形体与目雷纹青铜钺基本相同,但身厚体重。大洋洲青铜矛(矛头),样式多变,个性鲜明。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玉器鉴赏--礼仪器 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村涝背沙丘取土时发现青铜器,后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本文拟对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玉礼仪器进行简要介绍。大洋洲共出土玉琮2件。
[网上展馆] 康熙笔筒 独步古今 常见的清康熙笔筒多为竹刻笔筒,并在文人中普遍流行,这与当时竹刻艺术昌盛不无关系。竹刻、瓷笔筒是清康熙笔筒的主流,近年来拍卖会出现的清康熙笔筒多是此类。而一些其他质地的笔筒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康熙宫廷笔筒当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时至今日,清康康熙笔筒由于年代久远,传世极少,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