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进至长沙东北金井、桥头驿一线的日军,遭守军抗击、民众袭扰,加之补给困难,被迫北撤,恢复战前态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7万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采取逐次阻击,诱敌至长沙附近捞刀河两岸地区予以围歼的方针,将突入长沙市区和进至株洲之敌全部歼灭并乘胜反击。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昆仑关之战 19日,第五军郑洞国荣誉第一师继续对昆仑关攻击,夺取其东面高地,将该地日军守备队歼灭。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部驰援昆仑关,于九塘东北枯桃岭遭第五军攻击,伤亡惨重,中村正雄被击毙。31日,中国军队攻克昆仑关。此役为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次采取步、坦、炮、空诸兵种协同作战,歼灭日军4,000余人,取得了昆仑关大捷,并为桂南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百团大战 由于先后出动兵力达105个团,故名百团大战。在这次战役中根据战役需要,八路军参战部队从22个团逐步增加,最多已达105个团,约40万人,根据这一情况,总部遂将战役定名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从发动至结束,历时三个半月时间,百团大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中国远征军 从中国远征军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日本在中缅印战区投入兵力总计30余万,被歼灭18万5千余人。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
浙赣战役 浙赣战役,1942年5~9月,侵华日军为破坏浙江沿海中国空军基地及打通浙赣线而发动的一次战役。南昌方面日军于5月底沿浙赣路及其两侧向东进犯。8月底,浙赣西段之日军全部撤回原防,浙江地区日军撤至新登、兰溪、金华、东阳、奉化之线,战役遂告结束。此役国民...丢失大片土地,浙赣两省的机场被彻底破坏,20余万居民及士兵惨遭日军...害;日军亦遭受严重损失,死伤官兵共2.8万余人。
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国民...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的事件。1942年3月史迪威奉派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浙赣战役兼任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蒋介石在战略方针上与史迪威发生分歧。罗斯福不得已宣布召回史迪威,并任命A.C.魏德迈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和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于1944年10月22日离华返美。
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1944年4~12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大规模战略进攻。1943年,为摧毁美国在中国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本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在短短的8个月中,...军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六七十万人。
台湾省光复 1895年,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省。因此,《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日本对台湾省和澎湖列岛的统治,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省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10月2日,台湾省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举行。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省50年的历史至此结束。
荀子 据说荀子年十五岁游学于齐国稷下。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地自然有其固有秩序和运行过程,不依人的好恶而移易。知行观荀子认为人是具有认知能力的,外物是可以被认知的,而人的认知能力只有与外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能力。人性论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孟子古今论荀子通过对古今问题的总结,对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的继承和变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伦理思想荀子提出包括仁、义在内,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
罢黜百家 屈原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而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因此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得了统治地位。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一些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