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学家陈介祺 金石学家陈介祺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金石家,潍县城里人。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居京时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曾向当时著名学者阮元求教质疑,并与何绍基、吴式芬、李方亦等许多金石学者互相切磋。他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因而“万印楼”又称“十钟山房”。
金石收藏逸事 金石收藏逸事1942年夏天,陕西省扶风县任家村的一个徐姓农民,正在自家的麦收场上碾麦子,碾着碾着,场上的地面突然陷下去一大块,徐氏向前探看,发现下面像座地窖,隐隐约约堆放着不少东西,于是赶紧将洞口遮蔽,到了夜里才陆续把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徐氏将其陆续卖出后,收藏界为之轰动。宋徽宗赵佶,不仅是书画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嗜好金石,驱使天下臣民,为其搜罗铜器。除宋王室收藏外,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亦无不唯收藏是嗜。
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 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赵明诚,字德甫,宋朝密州(诸城)人,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少为太学生,弱冠时即潜心搜蓄金石书画。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曾在青州城居住十几年,其间李清照创作了大量脍灸人口的文学作品;赵明诚在李清照协助下,完成了<金石录>初稿。赵明诚为画像题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1120年,赵明诚重被朝廷起用,出知莱州。
浅谈金石拓本的鉴藏 浅谈金石拓本的鉴藏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金石铭刻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今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石拓片的收藏和研究更为人们重视了。笔者由于对书法比较偏爱,多年留意金石拓片的收藏研究。金石拓本自宋朝兴起,千百年来已成为极其珍贵的收藏品。金石拓本的收藏应主要集中在唐代以前金石文物,如青铜器铭文、汉碑、魏碑、墓志、塔铭、法书等,拓印时间早,保存品相好则价值自然就高。
收藏奇才阎甘园 收藏奇才阎甘园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聪颖过人,博学多才,在文化、教育、新闻、戏曲、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非凡建树,尤以考古和文物收藏享誉神州的收藏奇人,他就是陕西蓝田县清末举人阎甘园。酷爱金石考古、立志挖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阎甘园与端方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挚友。山东大收藏家王维认为这样的西汉石碑在全国尚属首例,专程来西安看碑,阎甘园又转手出让王维,由客人运走山东,继而再由王维转售给天津大收藏家周季木。
佛教歌手金石文心得分享(图文) 金石文一个人驾船渡江,被一艘无人驾驶的船撞到,即使脾气再不好也不会生气,只会赶紧让开。——佛教歌手金石文简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创作并出演多部音乐剧,舞台剧。金石文于2004年皈依佛教,一直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弟子,多处参学拜访名师。2012年5月曾在云南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短期出家。后继续回到北京从事佛教音乐和梵呗的推广工作,以及中国香道文化和古琴文化的研修。
锲而不舍的下一句是什么锲而不舍的意思 | 历史新知网 锲而不舍的意思锲而不舍的下一句,这子诗句出自《劝学》篇,锲而不舍的下一句是:金石可镂。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阮元误认石头为宝物 阮元是清代有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汪容甫是一位狂放的学者。汪容甫听说阮元正在编著《金石志》,搜集各种金石文物,于是他带了一块石头给他,那石头古色斑斓,细辨之下,隐约似有字迹,篆法奇古。于是拉着阮元来到了一条河畔的一家小茶楼上。>阮元可是哑巴吃黄连了,不但不敢声张,而且另外掏腰包,嘱咐汪容甫千万不要泄漏这一秘密,生怕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