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诸葛亮死后,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来说,是一大损失。魏延和杨仪本身就有积怨,经过此事,两人积怨更深。会议的结果是这样的,“董允和蒋琬认为杨仪是不会造反的,但魏延就不好说了。”马岱将魏延的脑袋割下后,送到了杨仪的面前。我们可以想象杨仪的得意场景,面对众人,杨仪把魏延的首级扔在了地上,用脚使劲地踩上了又踩。这是杨仪面对魏延头颅说的七个字,可见他对魏延的恨意。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一个时代结束了。诸葛亮之死,无论在当时还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是一件大事。>诸葛亮死后,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来说,是一大损失。不过,魏延被 ... ,也是一件大事,可大家可能不知道魏延被 ... 后的惨状。诸葛亮病危时,他召开了一个机密的会议,参与的人员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会议上诸葛亮就身后事做了安排。>诸葛亮的安排是这样的,“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杨仪让费祎将丞相的命令告知魏延,魏延大怒,“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当得知杨仪准备率军南归后,没等杨仪出发,魏延“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魏延和杨仪本身就有积怨,经过此事,两人积怨更深。两人在撤回成都途中,都向刘禅发出羽檄,指责双方都有谋反之心。>很快,刘禅收到了两人的羽檄,他找来董允、蒋琬商议,这是决定魏延命运的一场会议。会议的结果是这样的,“董允和蒋琬认为杨仪是不会造反的,但魏延就不好说了。”> >于是,刘禅让蒋琬率军北上拦截魏延,而杨仪则率部追击魏延,两路大军将魏延困在南谷口。眼看不是对手,魏延带上几名心腹逃到了汉中,最后被马岱砍了头。>常言道,死者为大。魏延也是蜀汉中后期的一员大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他死后却遭到了奇耻大辱。马岱将魏延的脑袋割下后,送到了杨仪的面前。我们可以想象杨仪的得意场景,面对众人,杨仪把魏延的首级扔在了地上,用脚使劲地踩上了又踩。> >“庸奴!复能作恶不?”这是杨仪面对魏延头颅说的七个字,可见他对魏延的恨意。然而,让杨仪意外的是即便是他 ... 了魏延,也没有得到刘禅的重用,而是让资历比杨仪浅的蒋琬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参考资历:《三国志·魏延传》、《魏略》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魏延三国诸葛亮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