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日前,69岁的王大妈到华西医院就诊,糖、脂代谢完全紊乱,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日前,69岁的王大妈到华西医院就诊,糖、脂代谢完全紊乱,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医生表示,这是因为王大妈长期吃素而造成的,以导致她感到浑身乏力、头晕、眼花,「 ”三高”越来越难控制。 据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 ”三高”的人群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老年「 ”三高”人群十分庞大。 这种「 ”富贵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在与「 ”三高”的「 ”战斗”中,近些年素食主义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 ”三高”患者与肉食决裂,坚持长期吃素,都认为吃素会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不正确的,更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完全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医生表示,因为长期吃素食容易引起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而B族维生素有参与调节糖、脂代谢,使其转化为热量而消耗的功效。而且维生素B1、B2、B6等在蛋、奶、鱼、肉中含量丰富,若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反而会影响糖、脂代谢,影响能量消耗,严重者还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 此外,长期吃素会造成体内缺乏蛋白质、铁、锌等营养元素,从而导致营养失衡等各种身体异常现象。 对于「 ”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因此很多「 ”三高”患者就错误地认为清淡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清淡饮食与吃素是不能划等号的,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慢性病的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并不是完全吃素就能解决的,因为食品中油、盐、糖与「 ”三高”的关系十分密切。 也就是说,常年吃素,未必就不会得「 ”三高”。 因为大量的人群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蔬菜水果所提供的纤维、植物化学物、抗氧化剂和其他营养素对预防和缓解慢性病的发生大有益处。 如果素菜在烹饪时放了大量油、盐、糖、酱,如各种仿荤素菜、油炸素菜等并不能降「 ”三高”。而且脂肪并不是只存在于肉类食物中,瓜子、芝麻、花生等素食中也含有较高的植物脂肪。 所以,只在食材上选择吃素食,对于防治「 ”三高”的意义并不大。 此外,高血脂还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久坐、吸烟、饮酒、熬夜、作息不规律、情绪不稳定都会引起血脂升高。 那到底怎么吃,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内分泌科医生给出了建议: 1、坚持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原则不动摇,菜肴是否清淡健康,烹饪 ... 是关键。 饮食搭配要合理、烹调要少油少盐。优质植物油或橄榄油每天摄入量为25-30 克,盐每天摄入量为5克,糖每天摄入量在20 克以内。 2、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蛋奶素和鱼素要合理搭配,吃素的同时要摄入更多的黄豆、豆腐、豆干等豆制品,以及各种谷物杂粮,这样才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 每天吃一个煮鸡蛋和一杯脱脂牛奶,因为蛋奶可以用来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不用担心胆固醇升高,蛋素和蛋奶素者可多摄入一些。 3、蔬菜要吃够、水果要适量。 每天吃1斤左右的新鲜蔬菜,而且要多吃深色蔬菜,如油菜、菠菜、生菜、空心菜、西兰花等。水果有助于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但要注意糖分问题。推荐的水果有橙子、火龙果、猕猴桃、柚子等,每天只能吃1-2个,水果总摄入量约200~300 克就够了。 4、可以食用一些鱼肉、虾肉、鸡胸肉。 因为这三种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 ”三高”人群食用。 鱼肉和虾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属于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防止动脉硬化。建议2-3天吃一次鱼肉或虾肉,每次摄入100-150 g左右。鸡胸肉所含的脂肪和卡路里明显低于其他部位,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肌纤维短,极易被人体吸收,建议每次吃50-100 g即可。 还可食用适量的瘦肉,因为红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也是人体补血必备的,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摄入50g左右。 来源:川报观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三高降三高食品蔬菜蛋白质健康养生饮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