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如果体内缺少,就会引起各种缺碘性疾病,如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孕妇如缺碘,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早产、死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弥补一些地区的水、粮食和蔬菜中含碘量的不足,我国部分地区在供应的食盐中强化了碘,为了提高这些碘的吸收,科学烹调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科学烹调有利于提高碘的食用率,可防止缺碘性疾病的发生。
上篇文章:《樱桃的作用和功效》:春末夏初,颜色红润的樱桃开始大量上市.它不仅颜色好看,对于女性来说,多吃还能起到美容和预防妇科疾病的作用.
人体内的碘含量虽然极少,但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 成年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微克,其中80%~90%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如果体内缺少 ,就会引起各种缺碘性疾病,如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孕妇如缺碘,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早产、死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弥补一些地区的水、粮食和蔬菜中含碘量的不足,我国部分地区在供应的食盐中强化了碘,为了提高这些碘的吸收,科学烹调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同炒一种蔬菜,出锅前放盐,碘的食用率为63.2%;在炸锅时放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8.7%。食用不同的油,碘的食用率也不同,如用动物油炖土豆,炸锅时放盐,碘的食用率为2%;而用豆油可增加到25%。添加某些调味品可增加碘的食用率,如炒土豆,炸锅时放盐,碘的食用率为24%,而加过陈醋后碘的食用率上升到47.8%。蔬菜的不同配炒,碘的食用率也不同,如均在出锅前放盐,其碘的食用率:番茄炒土豆为53%,番茄炒鸡蛋为62%,番茄炒黄瓜为61%,番茄炒柿子椒为77%。
由此可见,科学烹调有利于提高碘的食用率,可防止缺碘性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