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普陀山“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普陀山“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刘春贤——纪念普陀山重新对外开放三十周年“一”在佛教中象征的是基础,一切以“一”为始端。而普陀山的重新对外开放,也是从许多“一”开始的。今年4月7日,恰逢普陀山重新对外开放三十周年,记者将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于后,以作史料。一个不能忘记的人提起普陀山重新对外开放,那还是1979年1月间的事。“1979年1月6日上午,我接到舟山地区行署办公室打来的紧急 ... :通知下午1时30分在行署吴副专员办公室开会,有要事商讨。”原普陀山管理局副局长徐能尚老人生前回忆道,“当时我任普陀山公社党委书记,正在地委党校参加学习。那天下午,我准时来到副专员吴子诚处开会。会议的议题是研究组建工作组进驻普陀山,调查开放的相关事宜。”去年9月12日下午,时年81岁的徐能尚在家中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忆当时的情节,老人印象很深:“会上传阅了省委领导的指示,是记录在一张纸条上,内容大意是:舟山地委 ... 诸位同志:普陀山决定开放,请你们立即着手研究组建工作组进驻普陀山,并写出调查报告上报省委。”那时,普陀山历经十年浩劫,已是满目疮痍。“荒废了十年的普陀山突然要重新开放,此事的提出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记者提出疑问。徐老说:“普陀山对外开放并不是仓促决定的,这件事已经上报 ... 好几个月了,而且与时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铁瑛同志有关。”1978年底,铁瑛去北京参加会议,中央有关领导正在讨论重新开放国内一批旅游景区,铁瑛就向中央 ... 提出“普陀山可以作为先行开放的试点。”报告给时任 ... 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后,余点头同意。事后,铁瑛又找到 ... ,向时任 ... 副 ... 的 ... 请示, ... 听后说:“行。”“这些也都是我日后了解到的。”徐老告诉记者。可记者在所查阅到的有关普陀山的史料中均未发现有此记载,也找不到任何佐证。于是,去年9月底,记者辗转向92岁高龄的铁瑛核实此事。国庆期间,病中的铁老很快委托子女给记者回话:“确有其事。”“铁瑛同志在舟山工作多年,对舟山有感情啊。他在普陀山重新开放一事上所作的贡献,后人是不应忘记的。”徐老深情地说。6人工作组也不辱使命,对普陀山的现有设施、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向行署提交了书面报告。1979年1月16日,舟山地区行政公署向浙江省革命 ... 会提交的《关于要求修复普陀山并对外开放的请示报告》(行署[1979]7号文件)中,陈述了普陀山当时的情状,提出了修复开放普陀山的原则,以及成立普陀山管理局、收集散落文物和寺院财产、动员还俗僧尼返山等着重要抓好的5项工作。同年4月7日,得到省革委会批复(浙革发[1979]57号文件),原则上同意建立普陀山管理机构,对普陀山有重点地逐步进行整修,并对内对外开放。一尊功劳最大的佛像1979年4月28日,舟山地区行署《关于普陀山整修开放有关问题的通知》(行署[1979]61号文件)下发,决定成立普陀山管理局,与普陀山公社实行统一领导,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由此,普陀山的修复工作同时展开,并开始筹办管理局成立后的第一个香会期。“香客进山总得让人家有菩萨可拜吧,但那时普济寺内无一尊佛像。十年‘文革’使普陀山遭受严重破坏,全然失去了佛教名山的风采,全山1.7万余尊佛像和数万件佛器被毁或失散,大批经书不知去向。于是,管理局动员所有人员到全山四处寻找佛像。”徐能尚回忆说,“最终,一名叫马根融的工作人员在龙湾村发现了一尊佛像头。”去年11月底,记者来到普陀山龙沙社区龙湾村,找到了当时的龙湾渔业大队大队长、现年72岁的洪兴来。据老人回忆,1967年夏天,上级命令他们去敲菩萨,于是队里就派一些人去了西方庵的观音跳,把菩萨像都敲了。收工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队里几个人就将大殿里最大的一尊观音头像给抬了回来,放在龙湾渔业大队部仓库里(原为净土庵)。佛像是用樟木雕成的,整个头部有一米来高,占地一平方米多。普陀山要重新开放时,上面来人调查,村里说有一尊观音头像,就被来人抬走了。“得到这尊佛像头之后,大家如获至宝,赶紧请工匠配上四肢躯干。没木料,就把普济寺方丈室中的地板撬来做大身。”徐老说,“菩萨身上的披风叫当时负责普济寺的法臻和尚想办法。他找到沈家门一位韩姓居士,让其赞助5套披风。结果,那位居士送来了20套。材料是绉纱布,当时要1元多一尺,每套披风用布都在一丈多。”人们又把普济寺殿外缺了一只脚的香炉扶起来用砖块垫平。就这样,香会期在忽忙中开张,而且进展得很顺利。打那以后,普陀山的香火不灭,海内外佛门信众、游人纷纷来山朝拜观音、观光览胜。有关这尊佛像,民间还有许多传说,最神奇的版本是:当年一渔民看上雕塑佛头的木料,于是用1分钱一斤的价格将其买下。谁知拿回家后怎么也锯不开,用刀劈时竟然从缝隙中流出血来。吓得那渔民再也不敢乱动,视其为神像,并藏于家中,直到 ... 征集而献之。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这尊佛像见证了普陀山重新对外开放的历史。在开放的最初三年,这尊佛像被供奉在普济寺大殿中。后来,前寺佛像越做越大,其又在法雨寺和观音洞的主殿里被各供奉一年。1984年,这尊佛像被送上佛顶山慧济寺大悲楼内保护起来。人们念其在全山开放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后来专门在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慧济禅寺的藏经阁西边,建造了观音殿,将其供奉在此。由此,也填补了普陀山三大寺中唯慧济寺无观音殿的空白。如今,这尊贴金的观音佛像宛然如新,已不见当年拼凑的印迹,也难以让人想象其曾经历过如此波折。一项半途夭折的决定说起普陀山重新开放,徐能尚对当年的争论记忆犹新,比如开放后的首个香会期,听说普陀山又要开放,大批佛教信徒和群众闻讯而来,多年禁止的宗教活动一下子火了起来。当时上岛的有6000多人,吃住都成了问题。“那时普陀山没有大码头,只能用小船驳客,香会期当天从早到晚驳客没停过。直到夜晚,很多香客还没地方睡觉。管理局几位领导一商量,让他们付钱住民居。”这一如今看来很普通的决定,在那个年代可是严重违法行为,是冒风险的事。事后,省里有关部门领导认为普陀山开放“有些问题”,也有人认为是在“搞资本主义复辟”。在一次地区三级干部大会上,地委主要领导点名批评了管理局。最终,这个说法在一次全国统战会议上得到了纠正:“这样的活动原本是分散的,现在集中了;原来是地下的,现在摆明了,这是正常的。”中央有关领导一锤定音,普陀山的宗教活动也逐步恢复了正常。徐老感慨道。争论远不止这些。岛上居民迁移、沙滩等旅游资源保护、建水库还是造坑道井……所有的问题,都要经过一年甚至几年的争论才能尘埃落定。“当时的一些领导脑袋一拍就能弄出点‘奇思妙想’来,让人哭笑不得。”说起岛上居民整体迁移之事,徐老感叹道,“1982年上半年,地委主要领导下令:普陀山开放后,全岛居民要全部搬迁出去,大原则是‘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当时,作出这一决定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开放初期,人一多环境卫生就差,人口杂治安也差,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而普陀山全岛有4000多名居民,绝大多数是舟山本地人,要安置好他们就得找地方。于是,先决定将龙湾村和前山村的人口迁移出去。龙湾村是渔业村,有船没土地,吃的是供应粮,容易迁移,决定迁往沈家门小干(后改到大干),符合条件的招工到一渔或二渔公司,其他人能捕鱼的继续捕鱼。而前山村是个农业大队,下面两个小队(天华堂、百子堂)虽属自产自销,但其地处前寺,会影响寺院发展和安全,所以决定迁往普陀朱家尖农场。起初,干部群众想不通,不肯走。公社就反复做工作,还叫村干部去看地方。一天,龙湾渔业大队大队长洪兴来带着20多名群众,与公社、大队干部一道乘机帆船去大干看地点。当时群众提出:活人住的地方有了,死人怎么办?人过老了又回不来普陀山,总得划出点山地来以做安葬之用。而且,渔民住地离码头太远,不方便生产。后来迁移地点又改在二渔公司附近的一个叫石龙的地方,考虑到经济没来源,村里还提出“挂靠二渔公司,不单独建生产场地和码头”的要求。当时龙湾渔业大队有500多人,112个劳动力。1982年,一渔和二渔公司来招工,对象是18岁至25岁男青年,1983年又来招,对象是25岁至35岁男青年。两年时间,二渔公司共招去80多人,一渔公司仅招去4人。而且这些人只是本人户口迁出,有家室的也不能随同迁出。这样一来,全村劳动力只剩下30来人,由于缺少劳动力,龙湾渔业大队原有的4对渔船只剩下一对,大网不能抲了就只有抲小网。迁移之事前后搞了一年多,由于群众反对、干部有抵触,管理局也只好采取拖的办法,并坚持“内迁不外迁”。最后,除了龙湾村被两家渔业公司招去一部分人外,前山村根本未动一人,迁移一事最终还是流产了。但是,其留下的后遗症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普陀山“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湮没于历史600年的蒙山大佛是怎样被发现的?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

  2. 敦煌莫高窟,那一抹遗憾千年的苍凉深刻而孤独

    而在这条溪流面前,便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莫高窟,走进它就仿佛走进了一场宏大的叙事,一座座洞窟,一尊尊佛像,承载了多少前人的祈愿,而那间小小藏经洞,似乎还在诉说着劫难后的悲伤。据资料考证,敦煌莫高窟初建年代大约在公元366年间,由一位云游到此的和尚开凿,他叫乐尊,彼时,他绝对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划出了一道璀璨的佛光。莫高窟里那5万余件佛教经卷等文物一定光照世界。

  3. 非遗之美|即将失传的中国古代十大金工艺之一——鎏金技艺

    胡傅铜酒樽导语:在山西博物院的民族熔炉展厅中,有一件精美的盛酒器胡傅铜酒樽,历经两千多年,虽然酒樽上面的彩绘已经脱离,但通体的鎏金依旧光彩夺目。而鎏金这种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冶炼文化的巅峰技法,如今却也面临着失传的现状。今天,每日深阅读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鎏金这项珍贵的民族技艺,我们先来了解它的历史发展。

  4. 魏晋何止风流,两岸故宫馆藏的50座魏晋南北朝佛像

    提起佛教造像艺术,就不得不提魏晋南北朝。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均自魏晋南北朝始凿。

  5. 永生说钱系列:会昌开元​背面为何要铸一个汉字?

    在开元通宝钱币家族中,有一种背面不铸月纹,而是铸有一个汉字,钱币界习惯称其为「”会昌开元”钱,意思是这种钱币是唐朝会昌年间(841—846)铸造的。会昌开元不同与一般开元通宝钱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背面多铸了一个汉字,而是因为它见证了佛教史上一次重大的劫难,这就是发生在会昌五年(845)的唐武宗灭佛事件。背面铸有一个汉字的「”会昌开元”钱,就是用被销毁的佛像铸造的。这种钱币在会昌法难之后,大部分

  6. 张大千:敦煌壁画对中国画坛的影响

    在1940年至1942年,张大千率众弟子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对于敦煌壁画,张大千认为: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有十大影响:敦煌壁画佛像一.佛像、人像画的抬头中国自有图画以来,在我前面所述,是先有人物画,次有佛像画。所以我说有了敦煌壁画的精巧缜密,这才挽救了中国画坛苟且的风气。

  7. 河北邯郸藏一座最大规模佛像窖藏,2895件石刻佛像揭秘北方人审美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主要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而临漳石刻佛像窖藏,在邺城遗址东郭区是2012年1月中国社科院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块),是国内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发现。如果临漳石刻佛像窖藏没被发现,很多人像我一样,也许不知道临漳这个地方。

  8. 「 ”像”由心生——光彩照人的佛像是尼瓦尔工匠的骄傲

    很早以前中国人中就流传着尼泊尔工匠的传奇了。当志满意得的元世祖忽必烈想要在...建大金塔的时候,国师八思巴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和工艺方面人才荟萃的尼泊尔,一纸诏书传到加都,国王收罗了八十名能工巧匠,让他们自选一人当行长。

  9. 清朝帝王将「 ”佛牌”戴在头顶,不是原创,他们是向这些老师学来的

    清朝皇帝的服饰是有严格规定的,并形成了一种制度。为什么清朝的皇帝要把佛像戴在头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说法。而把佛像戴头上,发挥到极致的,应该是在明代。这个阶段,还没有正式把佛牌当成皇帝专用的装饰。这三件佛牌的主人是万历皇帝和皇后,其基础为金质,但佛像已经由金质,变成了玉质。同定陵的佛牌相比,这件佛牌不论在材质上,还是在做功上,都比定陵万历皇帝的佛牌要精致许多。

  10. 从性感到诗意:龙门石窟里中国雕塑的变迁

    众多的佛像,不仅是佛教的瑰宝,更是中国雕塑的一部演变史。

随机推荐

  1. 那兰陀最后的光辉

    那兰陀有四方大门,他们就在门口,要求里面的和尚学僧轮着出来。活佛说,作为佛教徒,如果我们能有那兰陀最后那波学僧的学问固然是好,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最后那波学僧那样的归依的“量”。活佛说故事的时候,当时我想,最后的那兰陀,其实就是一个佛教版的300烈士史诗。可是,后来听活佛提及介绍、每次赞美那兰陀,都以它最后那几天发生的事为骄傲,每次都是集中讲这段最后的几天的历史。

  2. 国军上将连发多枚炮弹差点将白崇禧座机打落,张治中将其五花大绑

    蒋介石的麾下有五人屡被老蒋重用,人称「”五虎上将”。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指的是:「”干将”陈诚、「”忠将”顾祝同、「”飞将”蒋鼎文、「”虎将”卫立煌、「”福将”刘峙。五人都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其实,这「”五虎上将”中,只有卫立煌实至名归,其他四虎均徒有虚名而已。比如「”福将”刘峙,是国军二级上将,打仗很一般,但他有个特点,那就是对蒋介石非常「”愚忠”,唯命是从。在「”中山舰”事件中,刘峙率军

  3. 梦见去了别人家

    周公解梦梦见去了别人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去了别人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礧碨】的意思是什么?【礧碨】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礧碨léiwèi1.大石貌。清·姚鼐《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黯澹凸坳水痕渍,镇几礧碨重不陂。」礧碨的拼音léiwèi礧碨是什么意思礧碨léiwèi1.大石貌。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葱翠紫蔚,礧碨瑰玮,含光晷兮。」2.高低不平貌。

  5. 李鸿章差点做了总统?遗憾慈禧没死,功亏一篑

    1900年,慈禧收到一封密报,说十一国公使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让慈禧将权位还给光绪。这简直戳了慈禧的逆鳞。她连哭带闹一场,做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向全世界宣战。《宣战诏书》听起来还挺霸气,「”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大清朝廷宣布自即日起与各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慈禧随后通电全国,要各地调兵勤王,共渡难关。谁知电报根本没发出去,盛宣怀当时任电报局督办,直接

  6. 周公解梦 梦到输钱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到输钱是什么意思既然是赌就会设局,梦见赌博的人往往有“身在局中,当局者迷”的寓意,也许是你自己在用钱或工作方面出了错误而感到压力时,更多体现的却是你对机遇的渴望,而非用艰辛取得赢利的生活态度。周公解梦梦到赌博输钱,梦中的自己苦恼万分,梦者很可能经受着被别人主宰命运的艰难。周公解梦梦见屎沾身,拉屎,大便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7. 大蒜有这6个很棒的优点,你知道几个?

    科学研究表明,世界抗癌最有效的植物中,大蒜当之无愧,位居榜首。

  8. 梦见奶奶做饭给我吃

    周公解梦梦见奶奶做饭给我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奶奶做饭给我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金毛狗

    周公解梦梦见金毛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金毛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带有津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津”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窃据要津——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津关险塞——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分别把守交通要道。延津之合——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同“延津剑合”。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