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六章 上海与我 - 忏仪的渊源

第六章 上海与我 - 忏仪的渊源 忏仪的渊源我在上海的几年之中,可以说都是过的经忏生活,在大圣寺做小和尚,固然不用说了,后来到了静安寺,做了学僧,还是没有离开经忏。经忏,似乎是危害了数百年来的中国佛教。尤其是在清代的干嘉以后,中国的佛教,只剩下徒有其表的空架子,佛教没有人才,也没有作为,大丛林,已跟社会脱了节,民间所知的佛教,就只有经忏荐亡的形态,维持着佛教的慧命!我并不是咒诅经忏的人,经是佛陀宣说的,忏是历代高僧编集的,咒诅经忏,就等于毁谤佛法,我是怎么也不敢的。这像是水能覆舟,水也能载舟,尽管由于水的缘故,毁灭过许多的生命,水的本身是没有罪的。所以,我在民国四十九年(西元一九六○年)的九月一日,给《今日佛教月刊》,写过长达一万余言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作〈论经忏佛事及其利弊得失〉,考察了经忏的历史背景,也提出了我对经忏佛事的展望和看法,现在已被收于《律制生活》一书之中。因此,有关这个问题,我不想在此重加论列。不过,我想补充一点,我在那篇文章的第三节中,曾经假设地说了这样的几句话:「佛教这种『消灾』与『荐亡』的佛事,非常可能是受了道教所谓『作法』的 ... ,所以应运而生,以资抗衡道教,免得道教在这方面优势独占。」这几年来,从好些资料的搜集中,证明我的假设,大致是正确的。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忏法仪轨,有史可考的是出于梁武帝的时代,那是一个道教盛行的时代,梁武帝本人,就是从道教进入佛教的,梁武帝对于道教的华阳真人陶弘景,有着相当的敬意。我们又知道,道教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丹鼎,一是符箓,陶弘景就是属于符箓派的两大功臣之一,另外一个是寇谦之。凡是熟悉中国佛教史的人,都会知道三武灭佛的故事,其中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运动,道士寇谦之,便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在寇谦之的重要发明中,有一部诡称是受赐于太上老君的道书,叫作《云中首诵新科诫》,一共二十卷。这一部书,对于符箓派的道教,非常有用,道教的斋醮等作法的科仪,就是根据这部道书来的。我们又知道,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元年是西元四四○年,梁武帝萧衍的天监元年是西元五○二年,梁武帝的时代,比寇谦之当令的时代晚了半个世纪出头,梁武帝接受符箓派的影响而授命于当时的高僧,从事于忏仪的编集,自是非常可能的。最有名的也是佛教史上部帙最大的一部忏法《梁皇忏》,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梁皇忏》的内容都是出于佛经及佛号的摘录编集,《梁皇忏》的科仪形式,无疑是受了道教的影响,到了后来的水陆科仪之中,简直就已掺入了若干道教的思想。这使得佛教流俗化而又产生了流弊。由于现状的需要,事实上,当时的佛道两教是彼此模仿的,可是,佛教吃了暗亏,正如朱熹所说:「理致之见于经典者,释氏为优,道家强欲效之,则只见其肤浅无味。祈祷之具于科教者,道家为优,释氏强欲效之,则只见其荒诞不切矣。」(《文献通考‧经籍考》二十五)说也难怪,佛教的修持仪轨,在佛教来说,也不是没有本身的历史根据,追溯起来,也与天神的崇拜有多少关系,那就是密教的开出。我们知道,佛教的密宗,从印度佛教的发展史上说,是属于第三期佛教,那是受了婆罗门教梵天崇拜的影响而来。密宗特别重视曼陀罗的建立,若不建立曼陀罗,密法就修不成功。所谓曼陀罗,就是坛场的建立,仪式的规定以及法物的使用;那是借着境界的统一和清净,来影响并引导修持者内心的统一和清净,以期达到修持者的身口意三业相应;再以修持者的三业,相应所奉本尊的三业,那就成了自他与生佛交融,使得修持者由于所奉本尊佛的无漏功德相应,而现起修持者的无漏功用。这一套理论是可以成立的,而且也是相当有用的,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不是根本佛教的原始面貌。虽然律中的羯磨,就是曼陀罗之一,但对法物的使用,绝没有密宗那样的神秘,密宗在印度,正像中国的禅宗,同样是属于适应时代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佛教。中国佛教的经忏佛事,就是出于道教及密宗的两大主流,各种忏仪是脱胎于道教,也有来自密教,焰口肇始于密法的修持,水陆则为忏仪及焰口的综合与扩大,各种法器如铛铪铃鼓等的使用,也是渊源于密教。这些本来都是作为自修或集体修持之用,而且均有其使用的道理,例如法器的使用,现在的经忏门中,不过当作伴奏唱赞的乐器,实则,直到现代的 ... 密教,仍把法器当作帮助修持的东西,现在我将一位欧洲旅行家对此事的记述,转摘于下:门关上之后,鼓笛铙钹喇叭齐奏,这很不调和的乐声,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紧扣着我的心灵。我悄悄地请教那位老喇嘛。他微笑着点点头。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这乐声的配合,是经过上千年的研究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使参加大祭的人们,贯注全神集中敬意。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乐器的响声,跟人体上发出来的自然响声是相应的──人身体内的响声,用手指紧塞两耳不传外音时,就可听出来。(Amauryde Riencourt着的《 ... 见闻录》第十三节)中国的佛事运用这些法器的时代也不太早,大概是从元朝喇嘛教流入内地之后,始逐渐地普遍采用。因在元人天台学者志盘所着《佛祖统纪》之中,仅谓「真言宗徒,流于歌呗」,可知当时仅为真言宗的人歌呗吹拍。后来,禅、教、律、净的界限渐失,密宗的成分也进入了显乘各宗,我们查阅近代各家的课诵本,乃至律门的毗尼日用,无不持咒歌呗,可惜的是,末流的佛教,已不知其运用的道理,竟至于成为经忏门庭的工具,僧人堕落的渊薮,腐化佛教的象征,迷信色彩的总和,我们身为如来的弟子,对此流弊之形成,必须要找出它的源头,然后予以纠正和改良。所以,我不反对经忏佛事,但却不得不要求改良。因为,经忏佛事可以作为联络信徒的桥梁,祝生、度亡、消灾、祈福,乃是宗教必具的条件;斋僧、布施、诵经、礼拜,也确是佛陀鼓励我们来做的遗教。然而,佛教的僧尼仅以经忏作为谋生的工具,佛教的寺院仅以经忏作为牟利的行业,那就太不合「法」了,也太罪过了。所以,商业化的佛事,无异是我们自招侮辱,我们现的沙门之相,是为厌离生死,是为自求解脱而兼度众生,岂能为了蝇头小利而自贬身分?我从经忏门中出来,知道经忏的功用,也知道经忏僧的罪恶与痛苦。下面是我经忏生活的自白,也可说是我对经忏生活的哭诉!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六章 上海与我 - 忏仪的渊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饿死80岁皇帝、强娶14岁公主,涂炭江南:侯景之乱南朝咎由自取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终将自食恶果。狼狈逃窜的侯景,硬是带着800残兵强占了南朝重镇寿阳,作为自己容身之所。公元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八千、寿阳造反。降梁的北魏宗室元贞,从寿阳逃到建康,状告侯景谋反。

  3.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6.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7. 弟弟两次谋反,侄子叛国逃回,哥哥继续重用,这样的皇帝你见过吗

    弟弟贪腐成性,两次谋反,弟弟的儿子投降敌国又逃回,作为皇帝的哥哥居然无动于衷,继续重用,这样的皇帝你见过吗?没见过,但确实发生过!这个弟弟就是南梁的临川王萧宏,哥哥便是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萧衍。

  8.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9. 嘉靖朝臣:夏言的前半生出彩,后半生糊涂,一步对、步步错的官途

    金碧辉煌的议政大殿,在皇帝以及诸位大学士眼中极为平常,甚至深感厌恶,但对于那些未曾见过世面,还在以此为目的挣扎的穷酸书生,则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10.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随机推荐

  1. 证严法师:「孝子」是「孝顺孩子」

    出门后却不幸被车子撞倒,伤重两天后往生。只因一个小孩失踪,使得全家风云变色、愁云惨雾。十几年来,这位失去孩子的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孩子的照片前叫孩子的名字,母爱像长流水,永无间断地从上往下流。“百善孝为先”,很多好事都是从孝开始。但多数人只知如何疼爱子女,却不知如何孝顺父母?难怪,现在很多人说“孝子”是“孝顺孩子”不是孝顺父母!

  2. 柔情蜜语的情话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

  3. 哥白尼是怎么死的 揭秘哥白尼真的是烧死的吗

    哥白尼怎么死的哥白尼是以亵渎圣经罪、被教会以火刑柱炮烙处死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哥白尼的历史地位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早从亚里士多德之前就已开始也被天主教会接受的宇宙观,这是现代科学淘汰陈旧科学观的伟大胜利。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和宇宙有限论。

  4. 梦见吃牛肉_周公解梦梦到吃牛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牛肉好不好

    梦见吃牛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吃牛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吃牛肉,这是一个好梦,表示你的身心舒畅,身体也非常的健康,预示着生活幸福。病人梦见吃牛肉,身体会很快康复。原版周公解梦梦见牛肉,吉;猪肉,忧病。《敦煌本梦书》梦见牛肉在堂,得财。《敦煌本梦书》梦见食牛肉者,身大健。《敦煌本梦书》梦市买牛羊肉,吉。

  5. 神话世界里的父亲节

    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源自美国,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话世界,看看那些神话世界中各具特色的神祗老爸。做为一名天神,宙斯拥有无上至高的权利,而做为一名老爸,他却又无法让自己的子女后代和平相处。雪山神女听见外面的吵架声,赶出门来看时,正见丈夫砍下亲生儿子的头,于是痛哭失声,此时湿婆才知道做错了事,于是去求守护生命神毗湿奴。

  6. 蒙牛乳业CEO牛根生的经典短信语录

    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产品市场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是百万农民。一个事业能不能成功,关键靠制度设计。会说话的产品卖得快,哑巴产品走得慢。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入坟墓。

  7. 明世宗朱厚的生平事迹简介

    明世宗朱厚于嘉靖元年到嘉靖四十五年在位,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

  8. 庞德为何会落到惨死的下场 他为何不跟随马超呢

    庞德此人在最初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时是跟随着被我们所熟知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是马超手下地位等同于马岱的重要人物。那么为何会惨死呢?

  9. 85 品味人生

    品味人生这个社会充斥着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因确立了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各奔东西。在这方面,我倒是想建议人们不妨试试看能否把佛法当作人生坐标。在这之前,他曾经尝试着使用了各种...来探索人生真谛。经仔细观察、取舍后,才最终选择了出家求道的生活方式。思索人生,记得最早是从小学写作文《我的理想》时开始的。

  10. 《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花衫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