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旧臣的关爱是众所公认的,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构成可以看出,自始至终属于李世民嫡系的不过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说,这24人并不能一语概之称为“李世民的人”。正是从这一份名单上,回顾24人各擅胜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既让人感叹创业的艰辛,更让人深切体会到李世民用人的胸怀。

从凌烟阁功臣谱看李世民用人胸怀》

贞观十七年,这一年唐太宗44岁,距隋末晋阳起兵已有26个年头,他想起了为李唐建立和兴盛立下汗马功劳的众多老臣。这些老臣中,有的已不在人世,如魏征刚于年初去世,殷开山早在20多年前、来不及看到李世民登上帝位就在征战途中病逝;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如已经72岁,、高士廉等也都年近70。李世民不禁觉得有些伤感,于是下令在皇宫内修建凌烟阁,命阎立本绘制二十四功臣画像,皆真人大小,由大书法家褚遂良题字,自己亲自作赞,以示纪念和褒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依次为:、李孝恭、、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刘政会、唐俭、徐世绩、秦叔宝。

这24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始终追随李世民浴血沙场、戎马倥偬的铁杆“粉丝”;二是资历老功勋大、但与李世民关系一般的将领;三是隋室旧臣或原属其他方面起义军、后归顺李世民麾下的将领。

李世民对旧臣的关爱是众所公认的,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构成可以看出,自始至终属于李世民嫡系的不过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说,这24人并不能一语概之称为“李世民的人”。正是从这一份名单上,回顾24人各擅胜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既让人感叹创业的艰辛,更让人深切体会到李世民用人的胸怀。

首先,从严要求秦府旧臣。玄武门事变后不久,退位,李世民如愿登上帝位。由于李渊后期曾有意识地抑制李世民势力,因此这意味着重新论功行赏的机会到了,而当时也确实出现了“诸将争功、纷纭不已”的场面。不过,李世民显然让他们失望了,他不仅没有对秦府旧臣格外开恩,反而更加从严要求,以至于房玄龄不得不提醒他:“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反出前宫(原太子东宫)、齐府(齐王)人之后。’”

李世民严肃回答:“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我与卿辈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安能以新旧为先后哉?此岂为政之体乎!”此外,当有人建议李世民将秦府旧兵选入宫中充实宿卫,李世民同样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我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

李世民对旧臣的关爱是众所公认的,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构成可以看出,自始至终属于李世民嫡系的不过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说,这24人并不能一语概之称为“李世民的人”。正是从这一份名单上,回顾24人各擅胜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既让人感叹创业的艰辛,更让人深切体会到李世民用人的胸怀。

其次,出于公心对待其他方面功臣。与从严要求秦府旧臣相映照,李世民对不属于自己“嫡系”、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方面功臣,做到了秉持公心、公正对待。例如,李唐的建立有赖于两大主帅,北方为李世民,南方则为李孝恭。李孝恭尽管战功赫赫,却深谙退让之道,特别是在李世民与李建成夺位战中,始终保持中立,但这并不妨碍李世民将其列为二十四功臣的次席。同样,在关键的玄武门事变中并未明确表态支持李世民的还有李靖与徐世绩,李世民也没有为此产生心结,仍将二人请进了凌烟阁。

再次,不唯亲与不避亲。正是由于从公心出发,李世民在用人上坦然自信,既不以亲疏远近划小圈圈,也不刻意避亲以示“大公无私”。淮安王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叔叔,李渊起兵时,他是李氏宗亲中唯一于晋阳之外举兵响应的,之后也是战功累累,可谓功劳与苦劳兼备。李神通与李世民素来相善,在太子争夺战中,李神通选择站在了李世民一边,并营救过李世民。如前所述,贞观初期,“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李神通自言:“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

李世民郑重指出:“战窦建德时,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叛乱时,叔父望风而破。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故宜居叔父之先。”此言一出,诸将皆心悦诚服。与此同时,当长孙无忌提出自己身为皇后之兄,不宜宠任过多,否则“恐天下谓陛下为私”时,李世民坦然回答:“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今日用你,岂因私亲!”

最后,广泛吸收各方面人才,不以出身论英雄。如果说任人唯贤是李世民用人的原则,五湖四海则是贯彻这一原则的体现。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也是不断延揽各路豪杰的过程,从对立阵营中招引人才更是他的一 *** 宝。对这些人,李世民都能倾心以待、用人不疑。这里面最典型的当属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部下猛将,屡败唐军,后归降李世民,深为李世民器重。但由于之前与唐军将领结怨太深,不久,李世民手下诸将以担心尉迟敬德叛乱为由擅自将其关押,并劝李世民“即杀之”。

李世民却不以为然,当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单独将其带入自己卧室,予之以金,说:“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我终不信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欲去者,以此金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纵是尉迟敬德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听了这一番话也是感激涕零,从此更加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事实上,如果我们注意到大量原属于、窦建德、、刘武周以及李建成等人的良臣猛将,最后纷纷归入李世民麾下为其所用,那么,对于李世民的成功,或许就不是什么难解之谜了。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曾向群臣自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我则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才能不能兼备,我常弃其所短,用其所长。人主多恶谏臣,而我未尝因直谏黜责一人。”寥寥数言,无疑可以让我们一窥李世民用人之道的奥秘所在。

揭秘:凌烟阁竟只有1/3是李世民嫡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4.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5.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6.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7.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梦见从房顶上掉下来

    周公解梦梦见从房顶上掉下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从房顶上掉下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凤凰网梧桐汇商城|每天刷牙还口臭,是因为没有彻底除菌

    说是口腔异味,其实就是口臭,那真是走到哪,尴尬和郁闷就跟到哪,它让你在生活中处处碰壁,甚至让你没有恋人、没有朋友、工作受阻。据统计全球有20%以上的人患有口臭,而WTO早已将口臭作为一项世界级疾病!在中国,口臭发病率高达27.5%,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人就有1个人患有口臭。口臭看起来是小事,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有调查显示,重度口臭患者幽门螺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

  3. 梦见猪下仔

    周公解梦梦见猪下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猪下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朱瞻基是怎么躲过朱高煦的埋伏顺利进京的?

    你们知道明宣宗朱瞻基怎么躲过了叔叔朱高煦的埋伏而顺利进京称帝呢?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问,也是后人的疑问。>第二种说法是,朱高煦是马后炮,等到他得知自己的皇帝哥哥朱高炽去世的消息后,准备去伏击侄儿朱瞻基时已为时已晚,侄子朱瞻基已过了伏击地,朱高煦才派兵出去埋伏的。>>三、朱高炽死亡悬案>那么朱瞻基究竟是怎样躲过叔叔朱高煦的伏击一劫,而顺利抢到皇位的呢?

  5. 在曹操心中独一无二的女人,哪怕她身世卑微

    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就算仕途失意日子也照样过得有滋有味。这个倡女姓卞,出现在曹操面前时,人们叫唤她为卞姑娘。>夏侯惇吓坏了,嘴巴张得能把曹操吞进去,他们知道曹操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夏侯惇等人纷纷劝曹操:“天下女人多得是,何必和一个倡女来真的呢?”虽然当时曹操已经娶过两位妻子,正妻丁氏以及后娶的刘氏,但那都是父母之命,而卞氏是他的自主选择。这一人生哲学,曹操受益终生。

  6. 梦到树苗 -周公解梦

    小伙子梦见刚发芽的树苗,会娶一位美貌的妻子。囚犯梦见发芽的树苗,会释放出狱。商人梦见刚发芽的树苗,是祥瑞,不久的将来生意能获大利。梦见枯萎的树苗,象征著忧愁的失望。梦见砍伐树苗,会受到仇人的骚扰。梦见嫁接树苗,会长寿,子孙满堂。梦到花-周公解梦

  7. 必经之路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8. 欲求多福,返观自心

    晋朝时,桓玄纂位。何无忌更加钦佩,命令文人殷阐等人撰写义构文,以等待殷仲文的光临。没想到殷仲文精神恍惚,没有经过何府。何无忌怀疑他轻视自己,大发脾气,告诉刘裕。殷仲文临终前照镜子时常看不见自己的脸,数日后便遇害了。何无忌怀疑殷仲文傲慢而致他于死地,这是殷仲文在九泉之下直呼冤枉的。人类由于罪多福少,而感现土石和瓦砾多而金银少。我们想自求多福,只要返求诸心,就行了。

  9. 塔科马窄桥坍塌的唯一受害者是一条三条腿的狗

    今天我发现塔科马窄道桥上唯一的受害者“飞驰的格蒂”是一只三条腿的狗。这只三条腿的狗是一只黑色的可卡猎犬,被遗弃在飞驰的桥上的一辆汽车的后座上,尽管他的妻子在一次采访中说那是她的狗。(毫无疑问,当他告诉她当他把狗遗弃在那座注定要垮掉的桥上时,它已经把狗留在车里了,一切都很顺利了!)”1940年11月7日,Coatsworth试图驾车穿越4个月大的塔科马窄桥,这座桥当时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吊桥(今天是第3

  10. 【毛边】的意思是什么?【毛边】是什么意思?

    【毛边】的意思是什么?【毛边】是什么意思? 【毛边】的意思是:★「毛边」在《汉语大词典》第8989页 第6卷 1006毛边máo biān(毛边,毛边) 1.    经裁剪而没有缝缘的布边。   ▶ 鲁迅《彷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