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伍子胥是一代忠臣,他投吴灭楚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是一代忠臣,他投吴灭楚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有位名人,他本来是楚国人,投降吴国,接着引领吴国军队灭亡自己的祖国楚国。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春秋时期楚国人。他是吴国大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兄伍尚俱是楚国忠臣。伍子胥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春秋初年,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曾一度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长,传至平王时,由于楚平王荒淫残暴,国势日衰。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人为乱",遂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伍尚 ... 害。伍子胥侥幸逃往吴国,发誓必灭楚国,以报灭门之仇。>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了解到公子姬光想推翻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为了利用姬光和吴国的力量攻打楚国,报父兄之仇,便帮助姬光刺 ... 了吴王僚,让他自立为王,即为吴王阖闾。阖闾在登位后,任伍子胥为行人,协助自己管理国家大事。阖闾还将另一个从楚国逃亡出来的贵族伯需任命为大夫,还任命伍子胥举荐的深通兵学的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 >为了巩固和扩大吴国的统治,伍子胥向吴王进以强国之策。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委托其进行变法。伍子胥筑城郭、设守备、实仓廪、 治兵库。自此,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随后,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吴王计划伐楚。>周敬王八年(前512 ),伍子胥鼓动吴王出兵攻楚。伍子胥针对楚国的弱点,提出吴军应分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次年先后出兵攻占了楚国的夷(今安徽省毫州市境内)、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进而围弦(今河南潢川西南),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为给大举攻楚创造有利条件,吴国在出兵前做了充分准备。阖闾争取到了与楚国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与之结盟,从而使得楚国北方门户洞开,为日后避开楚军正面防守,实施突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迷惑楚国,吴国还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吴国还实施反间计,离间楚王与大将之间的关系。这使得楚不用能征善战的子期,而用胸无点墨的子常为帅。>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差和伍子胥、孙武、伯齬等,出兵沿淮水攻楚,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吴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术,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 击败楚军主力,并展开追击,长驱直入,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伍子胥在楚未能安抚民心,致使吴军难以立足,为日后悲剧埋下伏笔。>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夫差听闻齐景公死,齐国内乱,大臣争宠,于是发兵攻齐。夫差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打了一个大胜仗,便更加骄傲自负。>在吴国攻打齐国的4年中,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一面率越军助吴,以示忠心,一面以重金贿赂太宰伯豁,使伯豁在吴王面前为越王说尽好话。从吴王及列士,越王皆有馈遗。吴人皆喜,唯有伍子胥知道越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越王的行为深感忧虑。但吴王受了伯豁的挑唆,不仅不信任伍子胥的进言,反而怀疑伍子胥有二心,疑心之下赐剑命其 ... 。> >伍子胥仰天叹息, 对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还要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好让我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接着伍子胥自刎而死。吴王听到这番话,大发雷霆,为了发泄怒气就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自此伍子胥波澜壮阔的一生结束了。他生于楚,长于楚,最后自己让楚国国破家亡。>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很少有指责伍子胥叛国的。大都对伍子胥抱有同情。而且还不仅仅同情伍子胥,简直认为伍子胥这样做,是非常忠诚的表现。> >比如,陈轸说:“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已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比如,桓谭说:“忠臣高节,时有龙逢、比干、伍员、晁错之变。”>比如,范仲淹说:“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比如,李贽说:“伍子胥绝孝纯忠,惊天震地,楚之烈也。”>看到没有,古人都在说伍子胥是忠臣!>伍子胥背叛自己的祖国,把别的国家引进来,灭亡自己的祖国。而且还对死去的国君进行鞭尸侮辱。为什么却还被认为是忠臣呢?该怎么来理解这种评价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先有“孝”,再有“忠”。>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就说说,很多时候,“忠”和“孝”只能二选一。那么,当这两件事需要二选一的时候,应该怎么选呢?>古人普遍认为,应该先尽孝,再尽忠。>比如闻名天下的李密,当晋武帝让他到朝廷去做官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陈情表》,向晋武帝表明,他应该先伺候祖母,等祖母去世后,他才会出来当官。晋武帝不但不生气,对他的做法,竟然还很赞赏。>还有包拯也是,虽然有外出当大官的机会,但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选择在离家乡不远的地方当小官。此举获得后人一致赞扬。>从汉代开始,推荐当官的机制叫做察举制。察举制最重要一项就是“举孝廉”。只有孝道的人,才配出来做官。>由此可见,古人是把“孝”放在“忠”的前面的。>最切实的一个例子。我们一般都会把祖国比喻成“母亲”,但是从来没有把母亲比喻成祖国的。由此可见,母亲显然是比祖国更重要的。>伍子胥为什么要带着吴国回来攻打自己的祖国,就是因为他要为他的父兄报仇,这是一种“尽孝”的行为。而“尽孝”之余,才能有忠。所以李贽说他“绝孝纯忠”。>二、只是灭“王”,不是灭“国”。>伍子胥那个年代,不像后世。那时候,作为最大的王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权威。在周天子失去权威的情况下,君王和臣民就形成了双向关系。这种双向关系,孟子一言道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既然楚平王不讲道理地 ... 了伍子胥的父兄,那就是把伍家当成“土芥”,伍子胥理所当然就应该把楚平王当成“寇仇”了。这一点,那时候的人都是理解的。>再说了,伍子胥虽然带着吴国军队打回楚国,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灭楚国,而是找楚平王复仇。当知道楚平王已经去世后,他也就是掘墓鞭尸,并没有对楚国王室进行斩尽 ... 绝,也没有另外扶持一个人起来,代替楚王。>还有一点,当时的楚国人,其实是很同情伍子胥的,是认为伍子胥的做法有道理的。可见人心向背。>当然了,世上从来没有一边倒的事情。关于伍子胥,历史上也有一些人认为伍子胥的做法是不对的。比如明代官员邵宝就曾说:“伍子胥孝知有亲而不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 当代作家王若虚也说;“既自贼其君,又贼人之君,员真小人也哉。”>显然,他们说那样的话,是因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的缘故。>总体来说,伍子胥的思想是一个以治国用兵为目的、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是春秋晚期南方地区思想发展的一个缩影,带有深刻的时代和地域烙印而留给后世。>伍子胥身上体现出一股强韧的意志力、坚韧不屈的精神。他能舍小义,成大名,其意志非一般人可比,后人对伍子胥评价为何褒多于贬,离不开他自身的命运悲剧,也离不开历史时代,更多的悲叹留给了后人。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伍子胥是一代忠臣,他投吴灭楚的原因是什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康乾盛世一派歌舞升平,暗中藏着四大危机

    康乾盛世一派歌舞升平,暗中藏着四大危机康雍乾盛世,是清朝最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当时的清朝可谓是一派歌舞升平,仅人口就有三亿。天朝上国看似光鲜无比,实则危机重重,概括起来,当时主要面临着四种危机。一是商业危机。康雍乾时期,国家支柱依然是农业,这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不无关系。明清之际,中国引进了马铃薯、玉米等高产的农作物,也因此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这种农业生产

  2. 你不能施舍翅膀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

  3. 我和“阿弥陀佛”的故事(图文)

    >说起来也许就是缘分吧,3月17号晚7点多锺我路过住处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当时已经走过了天也已经黑了,但冥冥中感觉烧烤店门口搭的帐篷里有人在...鸽子,不断有白花花的东西扔出来(小时候见过...鸽子是鸽子活活被拧掉脑袋拔掉羽毛,那恐怖记忆至今无法抹去。现在很多人知道了她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她是“阿弥陀佛”。5月15号大连保和照相馆了解我们的故事免费为我和“阿弥陀佛”拍了一组照片。

  4. 黄埔军校前六期将星如云 为何后十七期资质平平?

    黄埔军校生合影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奇妙地理大发现,黄埔军校前六期将星如云,为何后十七期都是资质平平?

  5. 带有五字的成语

    包含有“五”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

  6. 平步青云成语故事_成语“平步青云”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平步青云 【拼音】píngbùqīngyún 【解释】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成语故事】 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

  7. 小和尚卖石头的故事

    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去卖,但是,还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来到米铺店,见到了米铺老板。米铺老板听说小和尚是来卖石头的,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

  8. 梦见缝纫机针断了

    周公解梦梦见缝纫机针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缝纫机针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打碎骨灰盒

    周公解梦梦见打碎骨灰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碎骨灰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国破山河在!铁血英雄张巡,大唐乱世之脊梁

    文:望岳天宝十四年12月,决定大唐命运,也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由于事发突然、变起仓促,面对来势汹汹、势如破竹的叛军,朝堂之上的大唐君臣们方寸大乱、手足无措。唐玄宗更是带着杨贵妃,抛下国都长安,慌慌张张逃往四川。皇帝尚且如此,北方各地府县的官员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有的投降了叛军,有的逃之夭夭,有的在逡巡观望,大唐江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随时都有崩溃坍塌的危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