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策死前留下2句遗言是什么?可惜孙权一句也没用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新知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策死前留下2句遗言,孙权若用定可一统三国,可惜他一句也没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策这个人《三国志》对其的评价还是非常客观和公道的,一方面承认了孙策是少年英才,一方面也承认了他的盖世武功和统兵才能,其实还有一个方面,后人经常忽略,那就是孙策的驭人能力,他表面看是一个类似项羽的武将,但是他在文治方面的才能是项羽所不能比的。他懂得重用武将,但是更重用文臣,甚至在孙策那里,文臣的地位比武将更高,而且他个人还非常礼贤下士。细看《三国志》,孙策礼贤下的行为比比皆是,因此,他把打下的城池都会交给文臣来治理,这是孙策非常难得的一个优点。>也正因此,孙策的江东创业时间非常短暂,但非常成功。从他17岁父亲孙坚去世,暂投袁术的时候,孙策就发现袁术并非雄主,心中便有想法,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做,于是,他用自己的诚恳多次去请教当时的扬州第一名士张纮,一开始张纮不愿跟孙策交心谈论天下事,但是后来被孙策的诚意和谦虚感动,便给他指了一条路,即如今天下,想创业,只能去江东。>>于是,孙策就在张纮的谋划之下,前后筹备了大约2-3年的时间,到了公元194年的时候,孙策从袁术那里找了一个机会离开了。但是在演义中更为精彩,即孙策以父亲孙坚用命换来的传国玉玺送给袁术,然后从袁术那里把父亲的旧部黄盖、程普等猛将换走。孙策东渡长江,回到江东的时候,身边的人马很少,仅千余人或数千人,但是,就这样,孙策开启了自己的江东大业之路,并且他很成功,到公元200年,他基本已经占据江东六郡,江东完成了一统,雄踞一方之姿成熟。从孙策公元191年谋划到公元194年正式开始行动,再到公元200年,前后共用了大约9年,实际是6年时间。从创业的时间效率上来看,三国绝对无人能出其右了。也难怪,连文韬武略的曹操听说孙策已经一统江东后,都发出了一句感叹:“猘儿难与争锋也!”>但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刀剑过于锋利,则容易折损。而孙策则恰恰如是,年纪太轻,但取得的成就已经足以傲视三国。成功来得太快太突然,因此这个过程中必然也会结下许多仇家,而这些仇家的仇恨还没有消化掉,比如许贡的三个门客。其实这三个门客的说法也一直令人生疑,通常来说,老板或主人死了,不过就是树倒猢狲散,大家各自离散,自寻前程,但许贡被孙策 ... 了后,他这三个门客却没有跑路,而是留下来,潜伏了起来,干吗呢?他们要为自己的主人许贡复仇, ... 掉孙策。>三个门客如此忠贞,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要么是许贡对待这三个门客有知遇之恩,要么是其他特殊感情,所以这样看来,这三个门客表面上是门客,实际上恐怕已经不是门客那么简单的身份了。>在公元200年,对于三国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官渡之战的爆发,而对决的双方则是强大的袁绍势力和弱小的曹操势力。第二件大事是孙策遇刺,按照孙策的计划,是趁曹袁打架的时候,突袭许昌,把汉献帝借到自己的地盘上,这样以来他就能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这一年发生的两件事,都得到了一个大反转的结果。强大的袁绍没有打过弱小的曹操,而准备充足的孙策意气风发,却没有实现愿望,因为他去山中打猎,被许贡的三个门客一箭射中了脸庞,回去不治而亡了。>>孙策死前把江东之主的位置没有留给儿子,而是留给了弟弟孙权,同时,他还给孙权留下了2句非常有远见的遗言,后来看,孙权若用定可一统三国,可惜他一句也没用。>孙策说的两句遗言,即:“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这周瑜和张昭可以说是江东两大柱石,孙策出外作战,周瑜基本同行,而孙策把攻下来的城池则交给张昭来管理,实际上看史书我们发现,张昭在孙策时期,其地位非常显贵,不但有管理政务的权利,还有管理军队的权利。>但孙权继位之后,表面上看他还是重用了周瑜和张昭,但是我们通过孙权后来的表现去分析就发现,孙权之所用还用哥哥孙策留下来的人是无奈之举,一开始,他还没有培植好自己的势力——(比如鲁肃、吕蒙、周泰、甘宁等,都是孙权后来培植的自己人),而且孙权在使用这两人的时候,并不是以诚相待,其潜意识中充满了防范之心。所以孙权和孙策的驭人能力和胸怀由此就可见一斑了。>当然有人说,在赤壁之战,孙权还是用了周瑜的嘛。是的,这是孙权的无奈之举,孙权不是也曾剥夺过周瑜的兵符吗?尤其是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给孙权提出过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他发现刘备非池中鱼,最好软禁刘备;第二个建议是趁曹操新败,无暇南顾之际,火速联盟马超,攻取川蜀之地,这样以来,以长江为界,南边尽属东吴所有。这样以来,孙权一统三国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当然这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转换。可是孙权磨磨唧唧,一直对周瑜不放心,犹豫了很久都没有答应,等答应的时候,周瑜已经病死了。正应了孙策对孙权说的另一句遗言:“创天下你不如我,但是守业我不如你。”>除了周瑜,还有张昭,孙策让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但是孙权倒好,在做了吴王之后,要设立丞相,朝中大臣都认为张昭是最佳人选,但是孙权竟然因为张昭说话太刚直,不拍他的马屁,竟然两次都拒绝了。要知道,张昭在江东的地位和影响力之大,王朗说过一句话是“张昭乃江东之望”。孙权若能善用张昭,他后期的朝局大概不会那么混乱不堪。>>关于孙策和孙权对待“江东之望”张昭的任用方面,史学家陈寿给出了一个非常公正客观的结论性评价,他说:“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结论:江东出人才,但是孙策留给孙权的这两大人才,周瑜和张昭,都是三国奇才,若孙权听孙策之言,对外用好周瑜,对内善用张昭。那么孙权的基业不会那么可怜,因为孙策知道孙权不善创业,所以留周瑜以供用之,因为周瑜属于一个统兵大才,具有创业和开拓能力。而张昭则是一个内政大才,尤其是对于江东具有凝聚力,孙权若善用,他在江东的守业就会更加顺利,更得人心,另张昭严格,在他的鞭策之下,孙权恐怕也不会到了后期昏聩至极,后宫混乱,儿子惨死,太子更替,功臣冤死。可惜孙权并未按照孙策嘱托真正善用此2人。此外,孙权还有一事处理非常糟糕,一直遭人非议,那就是孙权称帝后,追封他老爹孙坚为武烈皇帝,而追封江东的创业之主孙策只是一个奇怪的长沙桓王。而孙策的儿子孙绍,也并没有收到孙权的格外优待。有小伙伴说,孙权权欲熏心,是三国最为薄情之人,不知各位看官怎么看孙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孙策死前留下2句遗言是什么?可惜孙权一句也没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古代间谍史上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除了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古代间谍史上也有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就是古人在重重谍影中所使用的间谍工具。  西方学者认为,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名叫娣莱拉得菲利斯女人。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末,就出现了间谍,她...

  2. 为什么中秋节变得越来越乏味了?传统和文化告诉你原因

    文/小肥虾老天桥在什么地方?明朝嘉靖年间北京筑外城,此地成为外城的中心。此桥只为天子所走,因此得名天桥。童年天桥的演出,种下了他与文艺表演结缘的种子,现在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再也不会去,乡愁便成了尘封于童年的记忆。我来南京已经数年。友人说,你对南京没有归属感。老杜按下发送键,后来想想,又撤回了。可惜李白早已不在了。今天下午南京还是愁云笼罩,青奥会结束,雾霾又照常出现在古都的天空里。

  3. 关注儿童食品安全

    目前治疗食物过敏症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完全避免接触过敏食物。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人们,凡是那些已被明确诊断患有食物过敏症孩子的家庭,除了要随时备有肾上腺素等药品外,必须确保家中不存放任何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4. 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逝世

    1727年5月17日,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逝世。命运使叶卡捷琳娜这个他人往日的姘妇,一跃成为居万人之上的君王的宠姬。网络配图此外,叶卡捷琳娜的臂力也很惊人。1711年,彼得一世被土耳其人包围,甚至想投降,但叶卡捷琳娜阻止了他,并且和其他妇女筹集了珠宝贿赂了敌军主帅,使得彼得一世得以全身而退。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

  5. 造反成功后,为什么西方的国王不用死,中国的皇帝必须死?

    剩下的虽然权利被剥夺,但是生命大多数没有受到威胁。同样是造反成功,为什么东西方对前朝皇室,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在欧洲历史上,在政治斗争中...,被剥夺权力的皇帝还有很多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同样是生活在一战时期,德国的威廉二世可以安享晚年,我们如今的好邻居,曾经战斗民族的俄国皇帝,尼古拉斯二世就没那么好运了。

  6. 梦见眼睛进灰尘 梦见眼睛进灰尘什么意思

    梦见眼睛进灰尘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眼睛进灰尘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的眼睛进了灰尘,表示你们两个人的恋情会遭到父母、长辈的反对,并且不久后会有情敌出现,你们的感情路将会受到很多波折。梦见眼睛进灰尘的案例分析萧萧梦见自己的眼睛有异物,他用手猛搓,想把异物清除。萧萧吓得醒了过来。再者,梦是提醒做梦者会发生什么事,这类事几率不大,但一定要注意。

  7. 颖悟绝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ngwùjuélún【解释】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出处】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例子】无【相关】百度“颖悟绝伦”

  8. 刘邦未娶的一女人 为什么吕后会将她生的儿子带大?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是吕雉,这是妇孺皆知的,然而在刘邦娶了吕雉之后,在娶的女人下场很惨,但是有一个人她在吕雉嫁给刘邦之前就和刘邦在一起,并且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之后还被吕雉带在身边,她是刘邦未娶吕雉之前的女人,生一儿子,自小被吕雉带在身边。不过到了之后刘盈继位之后吕雉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她怀疑大多数刘邦的儿子,甚至连她养大的刘肥也十分的怀疑。

  9. 18岁纯情男孩写得满分情书

    我今年18岁,再过几天就19岁,也就是我还未满20岁,今年大概会二一呗,所以得交22万的学费,其实我的智商是阿甘的23倍,只是,我24小时都在睡。永远记得41天前,写下42句爱她的誓言,还有43种我想的永远,却只换来44CC真情的眼泪,加上45夜辗转难眠,老实说我打了46句废言,其实你该从47句开始看,但是你都看到了第48句,只写49又觉得怪怪的,那就哈啦到50,凑个整数吧!或者是这个100分的那位。

  10.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22次战役斩首181万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22次战役斩首181万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