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痕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汉族,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 由于当时时局动荡,司马氏权倾朝野。作为曹魏集团的人物,嵇康不愿与司马氏合作。他隐于竹林,喝酒赋诗。以嵇康为首的「 ”竹林七贤”常常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 ”清谈”。 嵇康精通音律,工于草书、绘画,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而且,他深邃独到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源网络,侵删 「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思想的核心,贯穿其思想的始终。在研究和分析嵇康的思想时,我们绝对不可能避开这一重要思想。 关于「 ”自然”和「 ”名教”的关系,是魏晋时期「 ”玄学”在伦理方面的主要议题。所谓「 ”名教”,一般指儒家的纲常礼教,而这里嵇康所言的「 ”名教”则是指被司马氏集团所利用、所提倡的虚伪的伦理道德纲常。而「 ”自然”的确切含义并不是指道家思想,也不是指自然界本身,而是客观世界的自然之道、人的自然本性和无私之心。 首先,「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伦理思想的重要表现,是他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他所主张的「 ”越名教”是要否定司马氏所推行的所谓「 ”名教”,这「 ”名教”是为司马氏政权而服务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教。他对于儒家的伦理纲常进行了猛烈抨击,但是他又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嵇康「 ”以六经为污秽,以仁义为腐臭”,他看到了儒家伦理道德中的消极因素,并对其进行抨击,更直接把矛头对准司马氏集团。而另一方面,在《家诫》中,他对儿子提出的各项要求和告诫完全是按照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展开的;在《太师箴》中,又婉言规劝君主「 ”弃彼佞幸”,选贤纳谏。可见,他还是深受儒家影响的。而他的儒家思想又与当时司马氏倡导的「 ”名教”相背离。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攻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用,那崇奉也不过是偶然崇奉… … ,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 其次,「 ”越名教”的目的是「 ”任自然”。嵇康主张人们在精神上超越「 ”名教”,回归人性的本来面目。「 ”自然”的生存境界,就是过一种「 ”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的生活,然而只有「 ”气静神虚”、「 ”体亮心达”的人,也就是「 ”君子”才能达到。在嵇康的《释私论》中提及:「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情不系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 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由此可见,「 ”自然”是完全自在的,非人为的。在我看来,嵇康的「 ”任自然”更多的强调是一种人生境界。超越「 ”名教”,实现自我的解脱,达到「 ”自然”的境界。 「 ”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体现的儒道兼修 众所周知,玄学实际上是儒道合流的产物。而嵇康的「 ”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作为玄学的重要代表思想,更是不可避免地表现了嵇康的儒道兼修。 在儒家思想方面,嵇康虽然「 ”非汤武而薄周孔”,但是并不排斥儒家思想。首先,儒家思想非常重视「 ”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以「 ”修身”为先决条件的。而在嵇康那里,「 ”越名教”并不否定「 ”修身”。「 ”任自然”亦可以看做是在通过「 ”修身”达到其人生境界。正如嵇康本人,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其「 ”修身”之事:《晋书·嵇康传》中说嵇康「 ”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 「 ”(王)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在道家思想方面,嵇康在《释私论》中吸收了老子「 ”无为”思想,认为「 ”君子则以无措为主”。「 ”无措”即要做到「 ”心不存乎衿尚”、「 ”情不系于所欲”,摆脱世间的一切法则,使人的自然本性得到自然地舒张,名、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回归自然。 总结 魏晋之际,司马氏集团为了强有力地控制政权,排除异己,大肆 ... 戮持不同政见的名士。司马氏集团利用「 ”名教”作为维护其统治和篡政的工具。而嵇康本人作为魏氏宗室的女婿,官居中散大夫,虽是七品微职,但毕竟与曹魏有姻亲关系,不自觉地已处于与司马氏集团根本对立的阵营之中。加之嵇康本人内心是笃信真正的儒家思想的,对司马氏所标榜的「 ”名教”十分痛恨和厌恶。在这一背景下,嵇康主张「 ”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司马氏所谓的「 ”名教”,超越这些为司马集团服务的纲常伦理,以达到「 ”自然”的人生境界。 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表现了其儒道兼修。事实上,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玄学的价值观,也可以说是儒道合流而成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① 《晋书·嵇康传》 ② 《释私论》 ③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1962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⑤ 岳强:《超越与回归:名教与自然——对嵇康思想的再认识》 ⑥ 杨晓赔:《浅析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道德意蕴》

历史痕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阮籍用这四字评价刘邦,成为怀才不遇之人的代名词!值得收藏

    庞涓是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一名将军,他心胸狭窄,用计残害同门手足,最后落得万箭穿心而死,临死之前大喊「”「”遂成竖子之名”!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却是「”竖子成名”的典故,咱们一起往下看!魏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名叫阮籍。阮籍容貌英俊,性格狂傲,志向宏大,学识渊博。生活中,他按老庄哲学思想处世,顺其自然,不拘小节。有时他一连几个月关门看书;有时又出外游山玩水,多日不归。他不仅诗歌文章写得

  2.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竹林七贤离经叛道,为何还被后人推崇?

    说起竹林七贤,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世俗脱离,明明处于一个被封建制度牢牢束缚的乱世时期,却反其道而行之,过出了属于自己的潇洒自在的生活方式。然而,为何即便他们不与天下共谋,排斥远离独揽大权的朝廷,甚至不在乎生死,做出了众多惊世骇俗的事情,也能被世人当做时代的标榜呢?

  3. 史上第一酒鬼:被妻子推进装满酒的缸里,3天后妻子才看酒缸

    刘伶就算放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十足的酒鬼了,他喜欢喝酒到什么境界呢?他老婆有一次把他关进酒缸,三天之后都看傻了。刘伶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是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个人。刘伶这个人的性格是真放荡不羁,根据史书记载他喜欢喝酒也就算了,喝醉了之后还喜欢把衣服脱了。

  4. 以晋武帝执政之失为例,浅谈西晋急速衰亡的原因

    晋武帝司马炎在公元265年代魏建晋,在东吴衰弱之时一举统一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晋武帝执政之初花费十多年时间让百姓休养生息,此时的晋朝已经具备了长期发展的基础,司马氏也得到士族阶层的普遍支持。从晋武帝称帝以后到东吴灭亡之前这16年间推行的一系列发展生产、稳定社会、充实国家的举措。

  5. 李靖:从现实中的唐朝名将 升格神话界的流量IP

    作为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名将,唐朝人李靖的名声有些大的不可思议。如果我们仔细考量李靖其人的升格过程,就会发现很多隐藏在神话故事背后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李靖几乎参与了构建唐朝的大部分战争,称得上开国功臣。至此,后人谈及唐朝就不可能忘记其大名,这也是他被不断神话的舆论基础。此外,不少驻防西域的士兵也不可避免的皈依本地佛教。但直到此时,李靖与毗沙门的形象还没有被重合起来,两者都属于被士兵普遍崇拜的军神人物。

  6. 「 ”竹林七贤”告诉你,如何才能长得丑活得久

    说起「”竹林七贤”的刘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史料记载称他):「”文人酒痴”、「”一米四几汉子”、「”容貌丑陋”、「”热衷裸奔”、「”沉默寡言”、「”人情淡薄”、「”与世无争”。最让后世铭记他的特点是:爱酒如命,被称为「”醉侯”。他常常坐着鹿车,腰里揣着一壶酒,让人扛着一把锹跟着他,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挖个坑把我埋了”。看似包藏万物,无忌生死的豁达爱酒境界,其实蕴含着人生大智慧和厚重的生存哲学

  7. 魏晋风度: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名士和药、酒)

    竹林七贤(此文阅读时间约15分钟)名士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许多人往往浮现出放浪形骸的印象,但除了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以外,更多的人则是以注重人为修饰为特征,以阴柔美为风尚的。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男人的形象,一般地说以仪容魁伟为重,对于相貌本身倒不是十分注重。但在魏晋时期则是异数,对于相貌和形态的关注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多数时代被视为病态的癖好,在魏晋时期却是互相夸耀的资本。当时一个名士

  8. 袁天罡的水平有多高? 从他自己选墓地来看, 就远超过了诸葛亮

    虽然说诸葛亮和袁天罡一样,都保护了自己的陵墓,而袁天罡完全是从风水玄学方面入手的,诸葛亮却是从人的心理性格入手,最终取得效果虽然一样,但很明显袁天罡比诸葛亮更厉害,你觉得呢?

  9. 竹林与「 ”无竹”之辩:「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历史谜题

    1960年4月,在江苏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的一位南朝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发掘了一组大型拼镶砖印壁画。全画由648块长方形青砖拼镶而成,分为左右两块,对称分布在主室南北两壁,每块各长244厘米,高88厘米。画...绘有八人,在人物身侧刻有各自的名字。南壁由外侧向内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壁为向秀、刘灵(伶)、阮咸、荣启期,人物以同根双枝形的树木隔开,共有十株。

  10. 南京发现南朝墓,出土最早竹林七贤人物图,专家:共8人,没竹子

    1960年4月,在江苏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的一位南朝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发掘了一组大型拼镶砖印壁画。全画由648块长方形青砖拼镶而成,分为左右两块,对称分布在主室南北两壁,每块各长244厘米,高88厘米。画...绘有八人,在人物身侧刻有各自的名字。南壁由外侧向内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壁为向秀、刘灵(伶)、阮咸、荣启期,人物以同根双枝形的树木隔开,共有十株。

随机推荐

  1. 关于形容优秀的成语集锦? | 成语故事

    才能优秀,超出同辈。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著优秀的人物。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亦作“一时之选”。|成语故事儿童成语故事精选二篇?|成语故事关于易用错四字成语集锦?|成语故事关于成语大全及解释分享?

  2. 一小国不停攻打中国,最后成功得到世界认可,称它为“中国”

    一小国不停攻打中国,最后成功得到世界认可,称它为“中国”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非常让国人自豪的国家。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边境自古以来一直是战事不断,很多少数民族即使是伤亡惨重,也要不停骚扰中国边境,就是为了占中国的便宜。其中有一个小国从汉朝开始就这一直不停攻打中国,最后虽然没有成功将中国拿下,但是却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这个国家的名字当成了中国。

  3. 压力大

    压力大  励志阅读精选一:  压力大!想又有什么用?只是会为此刻的压力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最终变成双重压力!  压力在大也别去想!千万别去想!忍下去!用最好的心态去应对压力,去战胜压力,总有一天,在胜利单上有你的名字!  此刻的压力比起未来,只是小巫见大巫。此刻就忍不住...

  4. 刘弗陵是什么结局?天生聪慧,无奈却因病而死

    你们知道刘弗陵八岁即位,天生聪慧,无奈却因病而死,接下来历史新知小编为您讲解>话说刘据等人由于遭到他人污蔑,却没有办法使自己重返清白,不得已只能起兵,结果因为兵败而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都没有人能够有实力去继承他的位置。之后,武帝染病而死,此前托霍光,上官桀等人帮刘弗陵继位,后称弗陵为汉昭帝。然而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同时也是霍光的女婿,有一女。

  5. 坦然自若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tǎnránzìruò。

  6. 慈禧为什么不肯再慈安太后专用寝宫居住?原因是什么

    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太后为何不肯在太后专用寝宫居住,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新知小编一起看下去。慈安太后被称为东太后,慈禧太后被称为西太后。慈禧太后也不敢擅专,必须征询慈安太后的意见。慈禧太后获悉此事后,诱骗慈安太后将遗诏烧毁。最后,慈禧太后在送给慈安太后的点心中下毒,将她毒害。但当时为了避嫌,慈禧太后没有搬到太后专用寝宫——慈宁宫居住。因此,慈禧太后对储秀宫进行了大规模改建。

  7. 為富不仁的果報

    一日,波斯匿王於靜處思惟:「世界上很少人能擁有名利權勢後而不驕奢浪費,並且能夠知足節欲,保持廉潔,不傷害、惱怒別人。絕大多數的人獲得顯赫的權勢後,都不免驕奢放逸,為所欲為。」於是,波斯匿王前往給孤獨園向佛陀請法。然而,難與不難在於有沒有正確的認知,擁有富貴權勢者如果能真正捨棄內心的貪著,用無常幻化的名利與財富,廣修一切善法,發願饒益一切眾生,便可將稍縱即逝的名利與財富,轉化為心靈上永恆的富裕。

  8. 完璧归赵的蔺相如

      在赵惠文王十六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完璧归赵」,这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和氏璧,当时秦昭襄王就写了一封信跟赵王商量,他说听说你得了一块非常美的美玉,所以愿意以十五座城作为代价,希望来交换这块玉。  当时赵何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如果你不给呢,秦国很强大...

  9. 雪莉·杰克逊简介

    职业:作家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以恐怖故事“彩票”而闻名。

  10. 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

    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返回
顶部